主题:国电南自:2015年报净利润0.3亿 同比增长108.8%2016-03-26 00:00:00 来源: 同花顺财报
(
600268)国电南自:2015年报净利润0.3亿 同比增长108.8%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报告期指标 2015年年报 2014年年报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3年年报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500 -0.5400 109.26 0.0100
每股净资产(元) 3.07 3.12 -1.75 3.7
每股公积金(元) 1.61 1.61 -0.04 1.61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1947 0.2520 -22.74 0.823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0.7843 0.5615 39.68 0.3254
营业收入(亿元) 55.85 48.61 14.9 51.93
净利润(亿元) 0.3 -3.41 108.8 0.04
净资产收益率(%) 1.5500 -15.5800 - 0.2200
数据四舍五入,查看更多财务数据>>
二、主营业务构成分析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万元)
成本比例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
电力自动化设备 551577.01 100% 412427.06 100% 100% 25.23%
按产品
电网自动化产品
206537.55 37.44% 134079.51 32.51% 52.07% 35.08%
新能源产品 101971.38 18.49% 91305.42 22.14% 7.67% 10.46%
输变电总承包业务 69697.47 12.64% 62555.15 15.17% 5.13% 10.25%
电厂自动化产品 57273.34 10.38% 36287.09 8.8% 15.08% 36.64%
智能一次设备产品 32868.31 5.96% 27633 6.7% 3.76% 15.93%
轨道交通自动化产品 28517.82 5.17% 17455.11 4.23% 7.95% 38.79%
节能减排产品 25804.81 4.68% 22031.1 5.34% 2.71% 14.62%
水电自动化产品 17014.39 3.08% 12943.06 3.14% 2.93% 23.93%
信息安防产品 8611 1.56% 5331.66 1.29% 2.36% 38.08%
其他 3280.93 0.59% 2805.96 0.68% 0.34% 14.48%
按地区
华北 178240.51 32.31% 137661.58 33.38% 29.16% 22.77%
华东 147413.63 26.73% 101782.94 24.68% 32.79% 30.95%
西北 91927.83 16.67% 70471.13 17.09% 15.42% 23.34%
华中 63868.07 11.58% 47591.3 11.54% 11.7% 25.48%
南方 46216.99 8.38% 36818.95 8.93% 6.75% 20.33%
东北 17296.56 3.14% 13412.2 3.25% 2.79% 22.46%
海外 6613.42 1.2% 4688.95 1.14% 1.38% 29.1%
三、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4690.43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54.61%,较上期变化:-962.07万股,截至2015年12月31日股东人数68687,同比上期变化:3.69%。
名称
持有数量(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
增减情况(万股)
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31927.67 50.26 不变
东北证券(
000686)股份有限公司
866.64 1.36 新进
中国农业银行(
601288)股份有限公司-中邮核心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549.99 0.87 新进
中国工商银行(
601398)股份有限公司-鹏华改革红利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418.84 0.66 不变
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00 0.31 -680.01
尉氏县利嘉商贸有限公司
170.69 0.27 新进
凌红梅
169.59 0.27 新进
李远生
158.01 0.25 -19.8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117.89 0.19 新进
周志能
111.11 0.17 新进
较上个报告期退出前十大股东有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丰庆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809.23 1.27 退出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团险分红
600.00 0.94 退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兴业行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33.25 0.37 退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19.67 0.35 退出
马锦涛
200.10 0.31 退出
吴滨
185.92 0.29 退出
四、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10派0.5元(含税)
五、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概述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年,公司努力克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深化改革的困难与压力,实现经营形势整体好转,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各项经济指标在困难中得以提升,实现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1、提升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激活体制机制,强化内控管理,促进了管理效益双提升。进一步规范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议事规则。强化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全面推行7S管理,开展质量管理及项目管理专项调研,公司安全生产水平和产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推行电子化采购,ERP和SRM系统进行对接,促进各级采购过程阳光、高效、受控,防范经营风险。
2、专业稳步发展提升,实现业绩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订货合同金额74.0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回款5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55.8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91%;实现利润总额24,034.74万元,同比增加48,463.09万元;实现净利润15,369.42万元,其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044.74万元,同比增加37,140.85万元。
3、科技研发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一级资质换证复审;通过安防工程企业一级资质年审,完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价。《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影响力稳居中国电力行业学术出版前列,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并蝉联“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一期持续跟踪和完善,二期项目成功上线并通过验收,实现企业级信息集成,提升公司管理效率,降低技术资产流失风险;试点推广研发数据资产加密系统,构筑公司研发资产防泄密墙;建设研发绩效管理系统并通过验收,将研发绩效管理工具化,数据化,精细化。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共计99项,完成省部级鉴定23项,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完成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获得授权的专利授权161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45项;录用、发表科技论文109篇;参与国标、行标的制修订43项。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以下荣誉:
“高压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公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等2个项目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获得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2015年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果一等奖。
公司积极开展技术调研、技术交流和人才储备,持续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修订企业级产品鉴定流程,优化各项科研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4、产业园建设尚在推进:
“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工业园”项目正在推进,建设规划正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中。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电网产业累计订货398,13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76,23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变电站自动化业务保持了原有电力系统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并在风电、数据中心、光伏、煤化工、冶金等行业应用与推广,参与实施国内变电站重点工程180项,其中500kV及以上变电站17项,220kV及330kV变电站44项,110kV(含66kV)变电站119项。在特高压工程领域,公司首次中标线路保护和断路器保护,至此实现公司在交流特高压领域二次设备产品全线中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系统运用一体化业务系统平台,层次化保护控制设备、标准配送式预制舱等技术,实现各种智能化的高级应用功能,完成了“一体化设备、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系统”技术构架,在江苏、重庆等地一批项目有序实施。此外,在海外市场中,公司中标安哥拉、港珠澳大桥、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印尼、坦桑尼亚、越南等一批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配电自动化业务实现配网主站及调度主站在系统内市场的新进展,配网终端产品在2014年覆盖包括四个直辖市在内的13个省市基础上,实现了在云南、辽宁、浙江三省市场的开拓。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加快,公司在线监测及诊断技术专业、电子式互感器专业、微电网专业、交直流电源专业持续发展,并启动了充电桩项目调研及研发工作:
在线监测产品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入网检测中表现优良,公司全站在线监测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中标并实施广州局磨碟洲变电站项目、柳南站变压器油在线监测装置及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项目等。目前,公司已将国网和南网系统成熟应用的经验与案例复制到发电厂监测中。
智能微电网产品利用就地安装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各种分布式能源,以储能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PDS6100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项目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并先后在北京延庆、江苏泗洪、青海玉树等地投运成功、运行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总包业务除保持原有电力系统市场外,持续拓展新能源市场及海外市场,新签订260MW的太阳能光伏总承包和100MW风电总承包项目;签订埃塞俄比亚输电线路设备供货及服务合同。
2、报告期内,公司电厂与工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93,079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03,80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在铁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地铁市场进一步拓展,有轨电车业绩继续扩大,国际化业务发展迅速。签订埃塞俄比亚铁路、郑徐客专等普铁的四电集成工程,以及南京地铁4号线、长春地铁1号线电力监控系统;京福高铁、吉图珲高铁、宁安高铁、EPC总承包项目淮安市有轨电车一期工程等已经开通运营。
热控专业:公司建立了以maxDNA分散控制系统为核心,覆盖机、炉、电、辅、仪控制和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报告期内,maxDNA系统成功拓展到万胜煤矿综合自动化项目;首次签订循环硫化床DCS项目,有利于maxDNA系统在电厂控制系统领域进一步扩展。
电气自动化专业:公司为发电企业提供涵盖电厂网控、电厂厂用电、电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配、输、用电监控和测控,提供各个容量等级的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实现国产励磁系统在国内最大F级燃机上的应用;此外,公司中标并实施新疆、广东、辽宁等多个项目。
3、报告期内,公司信息与服务累计订货30,587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3,463万元。
公司信息安全业务稳步提升,报告期内,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项目在取得国家能源局第四实验室资质的基础上,完成五大发电集团近70家电力企业的等保测评及安全评估工作,成功中标秦山核电、中广核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项目,发掘了核电市场领域。风云远程集控系统在福新内蒙公司、中电投新疆哈密公司得到成功应用,较好实现了风电场及光伏电站的“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开拓建筑智能化市场,成功签订了上海华电大厦、陕西华电大厦和河南省省直机关综合办公楼等物业的弱电智能化项目。
4、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累计订货219,12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44,79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拓展水电自动化、土工大坝、水资源等专业业绩。水电站“远程诊断”和“远程集控”两个平台开发工作实现预期目标;中标世界第四大水电站委内瑞拉古里水电站改造项目;签订梨园水电站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项目;完成公司首个水调自动化系统——华电木里河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完善电除尘、变频专业提效整体解决方案,为节能、新能源、电能质量治理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中标蒲城电厂1、3、4、5号机组电除尘改造项目,并在新疆吐鲁番电厂签订了低低温除尘合同,取得了公司除尘岛成套业务的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在光伏电站电气系统集成领域的先机和优势,致力于新能源整体方案核心竞争力构建,打造一支包含项目开发、营销、设计、造价管理、招标、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服务的一支专业团队。
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武汉天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煤粉锅炉等离子点火技术持续发展,等离子点火成功应用于无烟煤和生物质领域。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过70多年创新发展,有辉煌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厚实的品牌和良好的干事创业风貌,在长期积淀中形成了如下核心竞争力:
1、公司具有专业优势。公司是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先行者,也是主要的科研和产业化基地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发电、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研究条件、能力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电网产品在国网的集中检测中名列前茅,嵌入式装置NPS平台通过省部级鉴定,整体技术国际领先,maxDNA研发团队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DPU,并已进入试运行。
2、公司品牌具有市场影响力。公司是国内电力自动化行业的知名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商誉和行业影响力,在业内树立了扎实的品牌形象,能够提供与行业内的专业技术、标准、管理机构平等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国电南自(
600268)”商标于2010年10月正式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2013年公司“SAC”商标取得了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
3、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逐步健全“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管理体系,在市场管理、研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推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同时,公司建立起覆盖商务、财务、合规等领域的风险管控机制,着力实现运营的规范化管理。
四、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电力需求增长放缓,总体发展空间逐步变小,需要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支撑。受电价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影响,行业盈利和投资能力将经受严峻考验。同时,环保约束越来越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加快开放电力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形成有效竞争;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就是要提高新能源发电比重,并为其他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
1、智能电网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智能电网产业涵盖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其建设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主导,公司作为设备集成商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处于行业前列。“电改9号文”的出台将导致电网和电源的投资重点和规模发生改变,配电网、用电系统、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业务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智能电网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2、智能电厂产业前景良好:
智能电厂产业涵盖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其建设主要由各大发电集团主导,公司作为设备集成商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当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中,火电厂过程自动化呈寡头垄断局面。发电的智能化技术进化将贯穿“十三五”期间,电厂智能化将成为发电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智能电厂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3、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的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发布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
600869)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将助推新能源建设提速,公司在该领域主要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环保产业的地域性较为明显,公司水处理专业市场集中度不高,除尘专业进入门槛较低,竞争都较为激烈。
4、轨道交通产业市场容量提升:
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愈加明显,区域经济整合发展趋势加速,轨道交通产业市场容量显著提升。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垄断性,对设备技术、供应商资质等有严格要求,进入壁垒较高。细分市场中,铁路供电自动化领域呈寡头垄断格局,公司与主要竞争者市场份额相差不大;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有轨电车领域,公司优势较为明显。
5、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及“两化”融合概念日渐深入,智慧城市将逐步由概念走向实践,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快速。在电力系统内,各个集团公司的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基本由所属下属单位负责实施,但通信及IT公司的涉足将可能逐步打破现有竞争格局。信息安全测评行业受限于当前国家能源局的资质要求,进入壁垒较高,公司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作为智慧城市等行业的新进入者,公司亟需积累经验、打造竞争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14年8月14日,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公司确立了“聚焦主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践行“1234“的战略路径,围绕“创新科技、回报社会”的公司使命,以价值思维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为手段,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愿景。
1、发展战略:
聚焦主业,转型升级。
聚焦是指在业务布局、专业发展、资源配置、人才结构方面向主业聚焦。
主业是指智能电网、电厂与工业自动化、信息与服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产业板块。
转型是指从投资拉动向研发和创新驱动转型,从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从产品为主向产品和系统并重转型,从“母子公司”管控向“事业部+子公司”管控转型。
升级是指管理从粗放到精细、技术从止步不前到重返领先、资产从低效到高效、人才从平凡到卓越,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南自升级版。
2、战略路径:
“1234”战略路径。
“1”是指推行一套精细化管控体系;“2”是指“产品”和“系统”二者并重,致力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是指专注于“自动化、清洁化、信息化”的三化技术研发及产品服务;“4”是指持续发展“智能电网、电厂与工业自动化、信息与服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产业板块。
(三)经营计划:
1、2015年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在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中,基于当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依据2015年营销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和其他基本假设,综合考虑提出了2015年度的经营目标。本报告期,公司严格成本管控,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得到合理控制,推动主营业务发展,业绩扭亏为盈,实现预期目标。
2、2016年工作思路和经营目标:
2016年公司将以“十三五”战略规划为引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市场营销,突出科研创新和管理提升,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201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预计营业费用40,000万元,管理费用58,000万元,财务费用19,300万元;预计利润总额26,0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0万元,每股收益0.08元。
3、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新业务、新客户开发,强化营销体系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稳固传统优势专业,拓展智能配电网、信息安防、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电气化、新能源等业务;不断开发新客户,建立有较强能力的商务和项目管理人员队伍;(2)加强研发和设计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研究院的组织体系和科研能力建设;推进重点科研项目,提升产品研发质量;加强科技管理,优化创新环境;组建设计院和提升设计能力;(3)加强三标体系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升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体系运行与质量管理,改进过程绩效,提升品牌形象;加强生产管理及项目管理,严控库存总量;坚持依法治安、狠抓责任落实、完善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4)进一步强化管控,大力推进依法治企,着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管控,完善职能;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全面推进公司依法治企工作;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理念,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着力降低采购成本。
(5)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公司文化建设,提升南自核心竞争力。
(6)2016年,在维持公司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上,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控模式,优化成本控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合理进行财务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公司在承接大型工程项目时,根据项目情况可能会采用BT等方式建设,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项目融资。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与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产业主要包括电网自动化(含工业供用电)、发电及工业过程自动化、轨道交通及基础设施、信息与安全技术四大板块,并围绕四大产业板块发展电网及电站建设业务,涉及的行业领域较为广泛。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不仅与国民经济的电力需要相关,也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等)的较大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GDP增速持续回落,CPI保持在低位状态,用电增长明显放缓,煤电增长受限等,对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改9号文”、“环保新法”、国企改革等的出台也为国有电力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伴随着各种挑战,亟需企业科学谋划、提前布局。
对策:公司密切关注国家产业发展动态,积极研究产业政策变化,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发展理念创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共享发展,防范行业政策风险。
2、管控效益需进一步提升公司推行“事业部+子公司”管控模式后,总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加大,总部管控力度有所加强,但由于当前专业子公司多且经营规模悬殊,管理水平各异,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策:推进企业内部改革,持续深化体制建设,建立集团化两级管控体系,激活体制机制,强化内控管理,促进管理效益双提升。 返回首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