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又现亏损 能逃脱三五年一轮回魔咒吗?
|
2016-05-14 19:21:58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京东方又现亏损 能逃脱三五年一轮回魔咒吗?
京东方又现亏损 能逃脱三五年一轮回魔咒吗? 2016-05-14 00:03:00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肖隆平 我要分享 评论投稿订阅
导读: 近年来,京东方开始布局OLED,多个项目是今明两年才能投产。那么,京东方押注的OLED能否让其破除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呢?
京东方又现亏损 能逃脱三五年一轮回魔咒吗? OFweek显示网讯 连续的季度亏损并呈扩大之势,或许预示着中国最大的面板制造商将再次陷入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但与上次不同的是,提前布局的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生产线可能避免态势恶化。 4月26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京东方当期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88.93%至1.08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则下降254.05%,亏损高达13.57亿元(本文仅指扣非净利润的亏损)。 京东方似乎陷入了一个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笔者梳理发现,京东方自200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2001年—2004年四年属于盈利状态,但2004年扣非净利润下降六成多。2005年和2006年两年亏损。2007年盈利。2008年—2012年连续亏损五年。2013年—2015年盈利三年。 京东方是中国最大的面板制造商,其2014年和2015年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板领域连续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15年,其电视面板市占率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同时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 遗憾的是,京东方新一轮亏损期或已开启。尽管其2015年全年是盈利的,但扣非净利润却是同比下降66.42%,而且从第三季度的负1.68亿元,增加到第四季度的负7.95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再度增加到负13.57亿元。京东方亏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出现了环比、同比下降,尤其是2016年第一季度表现明显。 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从2015年开始,面板行业陷入了成本上涨,价格却一直低位运行的状态。比如主流的32寸液晶面板价格,从2015年初的100美元降至目前的52美元,降幅近50%。40英寸、43英寸、48英寸和55英寸的液晶面板价格均不同程度出现下降现象。“这导致京东方、华星光电的盈利能力出现了大幅下降。” 近年来,京东方开始布局有机电激光显示(俗称OLED),多个项目是今明两年才能投产。那么,京东方押注的OLED能否让其破除三五年一轮回的魔咒呢? 盲目扩张是亏损根源? 面板行业,韩国和日本一直扮演着领跑者角色,中国则扮演着跟随者角色。因此,中国面板企业常常面临项目“上马就落伍”的尴尬处境。 京东方的扩张也常常伴随着争议。京东方还在固守阴极射线管(CRT)时,国外已扩展液晶面板5代线;京东方5代线产能达到最大时(俗称满产),国外已经在中小尺寸上有了OLED;京东方8代线尚未兴建之时,日本的夏普已经在建10代线。 在2008年—2012年京东方处于亏损期间,其投资热情却是高涨。有观点认为,京东方是越亏损规模越大。比如2008年9月,京东方联手合肥市政府及当地国有企业联合投资175亿元建的第6 代 TFT-LCD生产线项目。当年,京东方亏损高达10.19亿元。 在此期间,国家提出要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200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计划》,提出国家将安排引导资金和企业资本市场筹资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并举,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6-05-14 19:22:18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京东方也不会错过搭政策“顺风车”的机会。2009年8月,京东方再次联手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兴建投资了第8代TFT-LCD生产线,该项目投资总额则高达280.3亿元,建设周期为26个月。也就是2011年11月以后才能投产。 据京东方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合肥6代线于当年4月实现满产,比原计划提前 3个月,当年底通过工艺技术提升,实现月产能10 万片玻璃基板。与此同时,北京8.5代线也于当年底实现30K满产,综合良率达 90%以上。两条生产线也给京东方带来了不小的收入,分别是47.70亿元和1.3亿元,占当年京东方总营业收入的37.44%和1%。 但两条生产线却未给京东方带来多少利润。据京东方2011年、2012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合肥6代线2011年的营业利润是负14.81亿元,净利润是负11.47亿元。北京8.5代线的营业利润是负3.19亿元,净利润是负2.87亿元。2012年合肥6代线净利润虽然扭亏为盈,实现1.24亿元,但营业利润继续为负,为负3.18亿元;北京8.5代线营业利润还有恶化之势,达负3.62亿元,净利润也为负2.07亿元。 京东方对自己的扩张行为“太猛”似乎也有所发觉。2010年9月,合肥市政府在京东方6代线建成之际,又提出了兴建8代线的构想,并成立了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京东方只是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该项目10%股权,但被各界理解成了京东方的又一个面板生产线项目。一个月后,京东方就此专门发布了一份提示性公告,澄清其与该项目的关系。当然,最后这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还是在被京东方多次增资后成为其旗下的一条生产线。 押注8代线是京东方的又一不佳选择。2013年全国已有6条(含在建)8代线之际,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高鸿锦曾表示,中国液晶面板生产线还能建1—2条。但京东方第三条8代线,即总投资147亿元的福州8.5代线项目却是迟至2015年12月开建,此时中国已经有了8条8代线。 “2014年之后再投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属于战略短视行为”,刘步尘表示,因为产能过剩加重,2014年后,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这已经直接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盈利能力上有所体现。同时,国际厂商正在发力OLED,OLED电视发展越快对液晶电视的冲击就越大。 押注OLED 面对液晶面板的市场疲态,京东方也在选择新的方向。 2016年3月19日,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第17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透露,京东方今年将发力OLED技术,一方面布局柔性显示,另一方面,下半年将量产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以在OLED技术领域获得话语权。 OLED是一种具有更加轻薄、省电、高性能等特性的面板。比如,智能手机的最大痛点是待机时间短,因此手机厂商都希望以薄型、无背光源的 AMOLED面板取代液晶面板,进而降低系统功耗,并腾出更多空间摆放大容量电池。OLED则被视为继液晶面板、等离子显示板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OLED将广泛运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领域。 目前,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厂商则尚在起步阶段。这对于京东方来说或许是个利好。2013年11月21日,京东方投资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点亮投产,这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设计产能为每月5.4万片玻璃基板,产品定位主要为中小尺寸低温多晶硅技术(俗称LTPS)及AMOLED高端显示器件。这被认为是中国自主创新、自主技术的全球最先进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 但初期效益却不乐观。据京东方2013年、201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3.05万元,净利润548.13万元,但营业利润是负5292.23万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6万元,但营业利润是负12347.89万元,净利润也是负9805.11万元。
|
2016-05-14 19:22:34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这并未影响京东方押注OLED的热情。2014年12月,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将斥资220亿元建设成都第 6 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而且是全部由京东方出资,这与其在液晶面板项目联合地方政府投资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并于2016年2月再追加245亿元用于该项目二期工程,且将主要产品变更为AMOLED显示产品,建设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2017年投产,两期项目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 京东方笃定此次投资能够获得巨大利润。来自全球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 Search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AMOLED出货量达4533 万片,营业收入达11.89 亿美元,分别比2009 年增长104%和122%。因此Display Search估计,2016 年,OLED市场规模可达到 161 亿美元,其中AMOLED销售收入将达到 157亿美元。京东方对此声称,成都6 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是京东方抓住了“扩充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时机。” 但要想获取OLED市场的更多利润,也不是那么容易,京东方仍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挑战。比如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其投资的4.5代LTPS/AMOLED生产线已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大批量生产。此外还有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的5.5代线,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的4.5代线,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的2.5代线和4.5代线,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的4.5代线等。 不过,中国大陆将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据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IHS公司预测,2018年,中国厂商在OLED市场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2%跃升至15%。业内人士认为,随着OLED面板成本的下降和产能的提升,OLED产业也将得以迅速发展。这对于京东方来说将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
2016-05-17 00:27:56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面板业务低迷 京东方徒有规模无效益 2016-05-16 00:30:00 来源: 法治周末 作者:蒋起东
导读: 京东方被投资者冠以“不死鸟”和“烧钱王”的称号。尽管长期亏损,但企业规模却越亏越大。
OFweek显示网讯 近日,显示面板企业京东方公布了2016年一季报。 作为国内的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让外界略感意外。虽然营业收入获得持续增长,但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将近九成。 融资、投资、亏损,继续融资、继续投资、继续亏损,近年来京东方似乎陷入到一个怪圈之中,企业规模不断攀升,企业效益却持续低迷。 增收不增利 京东方公布的今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2.9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6.17% ;但净利润仅为 1.0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 88.93% 。 此外,京东方还获得了高达 14.35 亿元的政府补贴。不过,京东方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 14.65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变为大幅亏损 13.57 亿元,同比下滑 254.05% 。 事实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从去年第三季度就已开始。财报显示,京东方 2015 年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出现亏损额为 1.68 亿元;第四季度,亏损额扩大到 7.95 亿元。 这也是京东方 A 上市以来的第二大单季亏损。最大的单季亏损可追溯至 2011 年第四季度,亏损额为 16.29 亿元。 近日,京东方披露的 2015 年年报中,业绩也同样是只增收不增利。京东方 2015 年年报显示, 2015 年实现营业收入 486.23 亿元,同比增长 32.0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36 亿元,同比下滑 36.1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13 亿元,同比下滑 66.42% 。 面板业务低迷 净利润下滑主要源于显示器件业务的低迷。 2015 年,京东方的主营业务调整为三大业务,分别是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京东方 2015 年年报显示,显示器件业务仍占据着京东方营收的绝大部分比例,营业收入 435.01 亿元,占比 89.47% ;智慧系统业务营收 87.81 亿元,占比 18.06% ;健康服务业务营收 8.26 亿元,占比 1.7% ;其他业务占比 2.46% 。 不过三大业务的营收与利润并不相称。营收占比仅有 1.7% 的健康服务业务 2015 年却取得了 3 亿元的营业利润,而营收占九成的显示器件业务仅获得 8.22 亿元的营业利润。值得注意的是, 2014 年显示器件业务营收为 326.8 亿元, 2015 年增长至 435 亿元。 据了解,去年全球面板价格下滑, 2015 年电视面板价格下滑了约 30% 至 40% ,手机面板价格大约下滑了约 20% ,导致京东方的面板业务利润下滑。 不过随着京东方重庆 8.5 代线去年投产,京东方 2015 年电视面板出货量比 2014 年增长了约 1.4 倍,因此面板业务利润下滑,但京东方的面板业务营收仍然在增长。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从一季度报可以看出,京东方主业液晶面板的业绩并不理想,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在由原来的比较良好,向有些危险的状况变化。” 对此,梁振鹏分析认为,从 2015 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全球面板行业的均价下跌迅速,由于彩电市场不景气,终端整机厂家需求较少,导致上游面板行业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导致行业利润受损。
|
2016-05-17 00:29:24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有规模无效益的怪圈 事实上,在此之前京东方也曾过了一段较为艰难的日子,直到 2012 年下半年才有所和缓。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京东方出现了长达 5 年的亏损。到 2012 年三季度,京东方宣布当期实现 1.5 亿元的净利润,这才结束了此前的亏损局面。 京东方被投资者冠以“不死鸟”和“烧钱王”的称号。尽管长期亏损,但企业规模却越亏越大。在亏损期间,还累计进行超过 700 亿元的巨额融资。 2013 年,京东方宣布募集资金 460 亿元,这一数额创下当年 A 股募集资金之最。 京东方前几大股东多为国企背景,其中北京国有资本管理经营中心持股 40.63 亿股,占总股本 11.56% ,是第一大股东。目前京东方 A 总股本 351.53 亿股,股东人数也已达到 140.857 万户。 “国企背景的京东方,存在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此前,海外六家面板企业联合以不正当价格向中国大陆企业供货,给中国液晶面板反垄断带来深刻的教训。国内京东方、 TCL 等面板企业的崛起,则打破了三星等品牌的长期垄断。 国家发改委曾公告, 2001 年至 2006 年六年时间里,三星、 LG 、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六家企业,在台湾地区和韩国共召开 53 次“晶体会议”,会议轮流承办,基本每月召开一次,主要内容是交换液晶面板市场信息,协商液晶面板价格。在中国大陆境内销售液晶面板时,涉案企业依据晶体会议协商的价格或互相交换的有关信息,操纵市场价格,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不会让存在战略价值的产业没落,否则再次落入日韩等企业定制的价格体系中,给与我们消费者的就会是一个不合理的价格。”洪仕斌表示。 在洪仕斌看来,京东方规模很大但效益低迷,主要存在两点原因,“每年,在国内的生产线成熟之后就会面临着国外企业的放血,价格下压,产业链上游竞争激烈;而产业链下游则存在着商业模式的改变,如果今后彩电硬件免费,那么面板价格可能会被进一步下压”。
今年会亏损吗 京东方的业绩下滑是整个液晶面板行业业绩惨淡的缩影,面板厂商业绩下滑的也并非只有京东方。 近日,韩国面板厂商 LG Display 发布的公告显示,其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达到 95% 。 日前,台湾面板厂商友达也发布了 2016 年一季度报。其中显示,受传统淡季、客户消化库存的影响,其当期合并营收 711.4 亿新台币,同比下滑 25.4% ;营业净利润亏损 50.97 亿新台币,税后净利润则亏损 55.8 亿新台币。 梁振鹏指出,对于液晶面板企业来说,都是三五年一个波峰,三五年一个波底,从 2012 年到 2015 年,行业比较景气,因为产品处于一个供不应求或者供需平衡的状态,所以厂家基本上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正是因为行业波峰的状态,导致京东方、华星光电、三星、 LGD 等液晶面板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就使得整个液晶面板供应市场又呈现出一个饱和的状态,行业竞争自然进一步加剧。 “预计液晶面板行业 2016 年利润仍然会持续下跌,而且有可能在下半年有一些企业会发生亏损。”梁振鹏认为。 洪仕斌则认为,未来面板的景气程度还很难讲,原因在于产业链上游的竞争态势及产业链下游商业模式的创新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
2016-05-17 00:34:10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台湾四大面板厂Q1亏损超36亿人民币 2016-05-16 08:10:35 来源: 经济日报 我要分享 评论投稿订阅
导读: 台湾四大面板厂首季合计亏损近180亿元新台币,群创因受到206南台强震冲击,单季税后净损85亿元,是近15季来最大亏损,几乎吃掉去年全年约八成获利,也是首季亏损金额最高的本土面板厂。
比去年Q4小幅收敛 本季想赚钱有难度 下半年营运有机会缓步回升 OFweek显示网讯 台湾四大面板厂首季合计亏损近180亿元新台币(下同),群创因受到206南台强震冲击,单季税后净损85亿元,是近15季来最大亏损,几乎吃掉去年全年约八成获利,也是首季亏损金额最高的本土面板厂。 本土四大面板厂首季亏损金额虽较去年第4季的约190亿元小幅收敛,但仍是2013年以来,单季亏损金额次高的一季。随着面板价格持稳,以及逐步进入下半年旺季,面板厂营运有机会缓步回升,但本季要转为单季获利,仍不容易。 分享群创首季合并营收564.17亿元,毛利转为负值,单季毛损率为7.16%;税后净损85.81 亿元,每股净损0.86元,是2012年第2季以来最大亏损,主要是受到面板报价下滑,以及地震影响;4月起受惠电视报价止跌,营运可望较首季好转。 友达首季税后净损55.8亿元,每股净损0.57元,毛利率力保在0.5%的正值,主要是受到面板报价下滑,以及客户调整库存的影响,导致业绩受冲击,该公司严控库存,净负债比为17.6%,财务结构维持稳定及健康的状态。 至于中小尺寸面板厂华映,首季税后净损28.52亿元,每股净损0.44元,亏损状况较前一季每股净损0.42元略增。华映首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货9,815万片,季增4.1%,大尺寸面板出货26.8万片,季减14.9%。 彩晶首季税后净损9.21亿元,每股净损0.28元,较上一季每股净损0.42元缩小。该公司首季出货量达337.7万片(以19寸来计算)季减20.1%。 展望第2季,友达董座彭又又浪说,面板景气从去年下半年一路往下走,到今年首季可说是谷底,今年愈往后对景气就愈有信心,从3月开始已感受到需求回温,接着有大陆五一、下半年的欧洲杯与奥运等运动赛事,都带动拉货动能,也使得面板跌价压力减缓很多。 彭又又浪认为,目前总体经济状况稳定,加上有运动赛事带动下,需求动能可望延续,不过,面板供需平衡不是普遍现象,高规格与差异化的产品,仍供应吃紧;中低阶的面板依然产能过剩。 高阶中小尺寸 友达群创争霸 友达力推低温多晶矽(LTPS)技术,对抗群创力拱的氧化铟镓锌(IGZO)产品,双方以各自的技术优势,生产平板与笔电等高解析度的中小尺寸面板产品,并将掀起高阶中小尺寸面板龙头大战。 友达总经理蔡国新说,友达昆山六代LTPS新厂,目前已导入笔电与平板等中尺寸产品,并获得品牌客户下单,初期产能2.4万片玻璃基板已供不应求,尤其友达有4.5代LTPS厂的经验,将能在下半年快速量产六代LTPS的产品。
|
2016-05-17 00:53:26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夏普年度亏损略扩大 因面板过剩 2016-05-16 08:37:16 来源: 凤凰财经
导读: 日本电子生产商夏普(Sharp Corp)周四(5月12日)公布的截至3月份会计年度的净亏损略扩大,显示器价格大降、及其客户--苹果的iPhone销售速度放缓带来了压力。
OFweek显示网讯,日本电子生产商夏普(Sharp Corp)周四(5月12日)公布的截至3月份会计年度的净亏损略扩大,显示器价格大降、及其客户--苹果的iPhone销售速度放缓带来了压力。
夏普公布,其年度净亏损为2,560亿日元(23.5亿美元),上年亏损2,223.5亿日元。 其营业损失为1,620亿日元,超过上年的481亿日元,但好于3月份预计的1,700亿日元。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