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面板价格触底回温 面板厂获利可期
|
2016-07-11 20:23:45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面板价格触底回温 面板厂获利可期
面板产业向国内转移,高世代线是未来主力:液晶面板发展的速度很快,从前些年的三代,迅速发展到四代、五代,然后跳过六代达到七代,而更新的第八代面板也在逐步投产,第十代也在逐步建设中。面板生产线根据基板大小按世代划分,世代线越高,基板越大,经济切割的尺寸也会变大。
利用率也会更高。2015 年“高世代线”和“中世代线”供应占比分别达到75.78%和24.20%。根据Display Search 数据,“高世代线”的供应占比将逐步小幅增加,在2016 年第四季度将达到79.36%。因此,高世代线是大尺寸面板供应增加的主推手,也是决定未来面板供应是否会大幅增加的关键。中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终端需求市场,中国大陆面板全球占有率从2005 年的不足1%,到2013 年首度成为全球第三大平板显示生产地,预计至2017 年,中国大陆面板出货量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面板供给紧俏,景气度上扬:根据市调机极HIS 的数据,6 月32 寸面板调涨6%,创2 年来最大单月涨幅,40 寸/43 寸面板涨幅约1%——2%,49寸、55 寸、65 寸等电视面板价格持平。而第三季在备货等需求增加下,供过于求比率预计降低至0.6%。在供给端,据悉三星未来将L7 产线转为生产OLED 面板,此前L7 面板产线主要生产40 寸液晶面板,三星L7 占总面积产能约为1%至3%,而国内面板产能尚未完全释放。需求端,第三季为传统的备货旺季,需求增加,今年面板面积需求增长预估为2.3%,到了明年,需求成长率5.3%就会高于供给成长率的3.1%,面板供需将得到有效改善。
OLED,新一轮显示浪潮:在2015 年,很多阷碍AMOLED 发展的障碍被攻克,比如生产效率低、收益率管理问题、投资成本高以及发光材料寿命短等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提高了AMOLED 面板产量。2015 是OLED 在智能机发展的第一个分水岭,SDC 积极拓展中国市场,让OLED 屏的接受度再次被打开。预计第二个分水岭将出现在2017 年,随着Apple 加入AMOLED 显示屏的应用,柔性OLED 的需求将出现爆发性的增长。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都纷纷加大在AMOLED产线的投资,预计中国大陆厂商在AMOLED 的产能占比将由2015 年的3%提升至2019 年的19%。而在AMOLED 产业链的上端,大陆目前已经直接参与的环节只有驱动IC 环节,国内IC 驱动厂商受益于国内面板厂商的发展,正从开发导入迈向量产供货阶段。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随着日韩企业产业调整,下半年面板行业供给过剩状态将有所缓解。建议投资者关注华东科技,公司投建的8.5 线是全球首次 使用金属氧化物技术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预计华东科技2016-2018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240/269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18/0.37/0.38 元,对应PE 为18/9/9 倍,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另外,建议投资者关注深天马A、京东方A、华映科技和TCL(华星光电)等面板厂商;在面板产业上游,液晶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产业上游的基础配套产业,也是液晶面板最关键的原材料。建议关注彩虹股份和东旭光电;AMOLED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所带来的机遇无限,AMOLED 以其优良的性能有望逐渐成为平板显示行业最闪亮的新星。由于国内面板厂商积极投资AMOLED 面板以及IC 驱动专利壁垒较低,中颖有望受益AMOLED 市场的爆发。我们预计中颖电子2016-2018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9/6.21/7.58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35/0.44/0.53 元,对应PE 为153/122/102 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同时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锦富新材、深纺织A、诚志股份和康得新A 等产业链相关公司。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不及预期,推广及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6-07-20 10:38:51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从3月开始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其中32寸和6寸以下的小尺寸涨价最多,更让人吃惊的是功能机的1.77寸手机屏竟然涨幅超过 200%,而就现在的情况看,7月液晶显示屏的上涨基调已成为定局。
短期涨价问题无法解决,预计会持续一段时间。从年初至今的涨价演绎过程看,因为TFT LCD技术成熟、产能过剩导致的关厂降产能是这一轮涨价风暴的导火索,因此“甩包袱”的后遗症绝对不会通过扩产来解决。
从现在的发展看,转单效应已经显现,关闭的LCD厂恢复生产不可能,各大厂商加大OLED开发和高端产品转型势必维持一段时间中低端LCD涨价周期。
这一轮涨价过程中,大陆企业将是最受益的。从产业链了解到,为了巩固货源,华为已经预定了多家公司的手机面板产能,从显示屏的厂家报价看,已经进入一礼拜更新一次报价,价格以订单到款时间为准等方式避免面板涨价影响。因此对于面板厂家来说,预计下半年业绩有望大超预期。
重点关注:一是直接受益的面板厂商包括深天马 A(主要为小尺寸面板)、京东方 A(小尺寸及中尺寸面板)、TCL 集团(控股华星光电)、华东科技(控股中电熊猫)、华映科技(控股华映光电)等;二是显示模组厂商包括合力泰、金龙机电、星星科技、麦捷科技、*ST宇顺。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