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成都新项目本月有望封顶
|
2016-07-18 08:28:39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8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26 |
|
主题:京东方成都新项目本月有望封顶
当前,重点要突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坚定不移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摘自7月1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七月成都,已至盛夏。炎热多雨,却丝毫未能影响工业生产建设的热情。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冲压车间内一片繁忙,预计就在今年9月,该公司生产的汽车将正式下线。本月5日,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第三次“竞进拉练”活动举行,看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由市政府领导带队,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市)县负责人组成的约60人的考察组一路马不停蹄……
从“3+N”工业园区布局,到项目落地建设,再到每两月开展一次的“竞进拉练”,以工业强基行动为总揽,突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成都,如夏季中的一抹新绿,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成都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紧实施“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计划。
●成都每两月开展一次工业竞进拉练,在项目和园区一线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对标先进、总结提升等活动,在拉练中找差距,在竞进中促提升。
●今年上半年,成都工业投资增速有望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神龙汽车成都项目
预计今年9月实现新车正式下线
明年上市销售,当年计划产量9.1万辆。
京东方成都新项目
2015年5月 正式动工;
2015后11月25日 开始结构施工;
2016年7月底 项目主体有望全部封顶,转入内部装饰作业。
建成后年产显示屏1亿块左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40亿元
项目占地面积 41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水立方;
建筑面积 67万平方米,等于2.5个鸟巢;
主厂房建筑面积 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
钢结构2万吨 等于3个埃菲尔铁塔。
构建“3+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
依托“大车城” 神龙新车预计9月下线
上午10时,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推进办主任周灵走进成都中法生态园,来不及寒暄,他兴致勃勃地打开视频,然后走到沙盘面前,“来,我给您介绍一下成都中法生态园。”言谈间,最让周灵欣喜的是,园区中已入驻的神龙成都汽车项目,预计今年9月实现新车正式下线,明年上市销售,当年计划产量9.1万辆。目前正在积极和神龙公司加强零部件项目落户及物流配套体系建设的交流,近期初步达成投资意向的有江森座椅、佛吉亚内外饰、武汉华滋东江等总计30家,预计投资超过70亿元,其中已正式签约10家,总投资约20亿元。作为成都“3+N”工业空间布局中“大车城”板块重要载体的成都中法生态园,园区的神龙成都汽车项目将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又何止是成都经开区。成都围绕“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格局,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和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统筹空间布局,明确重点区域,坚持走“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之路,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打造“大创造”、“大智造”和“大车城”工业板块,建设一批县域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点,构建“3+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快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指导各区(市)县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及全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完善园区规划。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快研究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及支持政策,建立中外合作园区建设情况月报制度,推进中德、中韩、中法、中古等中外合作园区建设规划建设。
加紧实施“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计划
本月京东方成都新项目主体有望全部封顶
如果说,构建“3+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是成都描绘工业强基蓝图上不可或缺的脉络,那么,一个又一个新项目的落地建设,则给这张蓝图不断增添亮色。
一个新项目从落地到建成需要多久?京东方成都新项目用“成都速度”给出了答案:14个月。作为国内面积最大的电子厂房,京东方成都新项目的洁净度甚至是ICU病房的10倍,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是最先进的。为何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成都京东方企划总监曹成熙表示,“尽快投产上市。”高科技产品更新速度日渐加快,新产品必须在下一个更新的产品之前完成上市并收回投资。
雨后的成都,天蓝得如水洗过一般,阳光透过树荫,撒下一地斑驳。驾车朝高新西区天源路方向行驶,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映入眼帘。这里就是京东方成都新项目。去年5月,项目正式动工,11月25日开始结构施工,本月底项目主体有望全部封顶,转入内部装饰作业。京东方成都新项目建设组助理总监孙宇明见证了老项目在成都投产全过程,他透露,整个项目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水立方;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等于2.5个鸟巢;主厂房建筑面积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仅钢结构就需要2万吨,等于3个埃菲尔铁塔。据了解,京东方成都新项目建成后,年产显示屏1亿块左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40亿元。
京东方成都新项目仅是成都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紧实施“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计划,紧扣项目规划、招引、落地、促建、投产等关键环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力争重点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重点推动今年内新竣工的东风神龙、中车产业园等重大工业项目尽快发挥其产值增量贡献。
每两月开展一次工业竞进拉练
为企业提供精细服务是下半年重点
当各个区(市)县正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时,一场特殊的“考试”也悄然而至。自今年年初起,成都启动工业“竞进拉练”。即:为进一步加快工业重点项目促建,在项目和园区一线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对标先进、总结提升等活动,在拉练中找差距,在竞进中促提升。
就在本月5日,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第三次“竞进拉练”活动举行,由市政府领导带队、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区(市)县负责人组成的约60人的考察组,分两组对天府新区、高新区、双流区等7个区(市)县的产业园(项目)进行了参观考察。从简阳市的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到新都区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等,参与拉练的区(市)县代表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有压力,但更有动力。”“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改进自身不足。”
这样每两个月一次的“摸底考试”已见成效。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三次“竞进拉练”,可以感受到各个区(市)县的工业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工业园区建设一次比一次做得扎实。“今年上半年,成都工业投资增速有望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他表示,下半年除了继续抓以工业项目为龙头的招商、项目落地,加快推进“3+N”工业园区建设外,为企业提供精细服务也是一大重点,比如企业需要什么要素保障,就及时跟进服务,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6-07-18 08:30:5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8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26 |
|
本月底,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这个光电显示产业里最大、最先进的“超级工厂”主体就将封顶。
今年2月,京东方在一期投资220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二期投资245亿元,升级为一个“超级工厂”。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说:成都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充沛的人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良好的交通物流条件,我们对成都未来前景有充足信心。
京东方的故事,成为成都工业在经济全力“稳增长”中爆发式崛起的一个缩影。
一个缩影:京东方“超级工厂”
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等于7个水立方;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等于2.5个鸟巢;主厂房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等于14个标准足球场;最大单体建筑41.3万平方米,业界最大。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项目总投资465亿元,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单笔投资,也是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可折叠的柔性面板生产线,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及新一代穿戴显示系统。它所使用的OLED技术超越之前的LCD显示技术,全球领先。
该项目是成都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一张“王牌”。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7项目厂房建设组副组长孙宇明介绍,到2019年,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柔性面板将从这里诞生。
“京东方瞄准新技术,并将战略性的新技术落地到成都,是我们自身的积累,比如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超级工厂”的落地,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这样总结。
京东方印证成都投资环境的改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表示:“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一期项目进展顺利,我们追加了二期245亿投资。这些都缘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完整、人才充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交通物流条件良好,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项目建设者,孙宇明有另外的感触,“成都在用水、用电和路网保障上非常好。”最多的一段时间,工地工人万人以上,能耗极大,然而建设过程中,这样的超级项目从未因为能源供给而停工。政府服务甚至渗透到各个细节:调节地块使这个项目与原先的项目靠近些;协调宿舍使施工人员住得舒服些;接通热水让工人下班后能够洗澡……
成都奔跑:工业“竞进拉练”
京东方项目初具规模,既是落定,也是开始。
要稳增长、抓增量,引入大项目、大投资最关键。工业投资的紧迫性,贯穿整个2015年。最终,2015年实际完成工业投资1517.09亿元,超过目标200多亿元——数据并不难看,但成都也并未放松。
2016年伊始,压力进一步加码。工业“竞进拉练”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0天后,第一场工业“竞进拉练”活动正式开始,各个区(市)县的在建工业项目和园区均被“遛”了一遍,到7月5日,已经完成第三场。
成都要求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经开区要有单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二圈层要有单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三圈层要有单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甚至将区(市)县“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纳入考核——既考出勤率,也考成功率。在第一场“竞进拉练”现场,施跃华如此鼓励各个区市县“一把手”——“2016年的目标已经下发,我晓得现场各位压力都很大,但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几乎在每次总结活动中,工业投资的紧迫性都要被提及,“同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先进城市继续奔跑,成都跑慢了就是落后。因此,成都不光要完成既定目标,工业投资还应继续加码。”
今年,中国电科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等116个项目开工,中车成都产业园、京东方扩能、兵装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150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东风神龙等134个项目将投产达产。
奔跑的效果已经凸显——2016年1-6月,成都市完成工业投资1070.3亿元,同比增长37.3%,增速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成都棋局:领军中西部先进制造业
新的产业格局也将开始。
京东方两次在蓉增资,投资从31亿元变成510亿元的同时,领域也升级到了产业最高端。待到“超级工厂”项目量产后,全球光电显示产业的重心,都将向成都倾斜。对于四川发展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于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成都所谋,并非单单一个京东方。成都正在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京东方所在的成都高新区,被布局为“大智造”板块,仅仅显示产业,就已聚集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联想、TCL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
与“大智造”相对应,还有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经开区为主体的“大创造”和“大车城”产业板块。N个县域工业园区方面,将按照“独立成市”的要求,在有条件的二三圈层区(市)县,规划建设一批独立成片、产业清晰、产城相融、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还有更长远的谋划。在《成都制造2025规划》中,成都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总体规模进入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成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