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深圳房价居高不下 将八成保障房留给引进人才
2016-08-11 08:28:3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14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7427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2
主题:深圳房价居高不下 将八成保障房留给引进人才


  房价居高不下 深圳八成保障房 留给人才

  [“十三五”期间,深圳可能还要引进约132万名本科以上、技能型的人才,新引进的人才至少50%在深圳没有房子,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艰巨]

  近日,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建设28万套人才住房,且人才住房将从保障房体系剥离。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单独建立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28万套人才住房占深圳“十三五”期间原保障房计划供应数量的80%,显然,深圳的保障性住房正向人才大幅度倾斜。

  当地部分区域经济观察人士表示,在深圳这座房价居高不下、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城市,这一举措是合理的。

  以90平方米较大户型为主

  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当地的人才住房隶属保障房体系,但保障房属“救济政策”,而人才房属“激励政策”。两者交集运作,出现了诸多弊端:如果按保障面积标准,难以满足人才住房需求;如果以人才住房需求提高保障房标准,则违反了保障房“保基本”的初衷,也存在保障房“福利化”的问题。

  深圳市住建局近日答复称,计划将人才住房困难群体与社会住房困难群体相分离,厘清社会保障房与人才住房边界,制定人才住房建设标准。

  该部门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建设28万套人才住房,而且这些人才住房将从保障房体系剥离,以90平方米左右的较大户型为主。同时,计划建设一批100平方米、150平方米的大户型人才住房,满足高端人才引进需求。

  当地一位熟悉保障房建设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将人才住房从商品房中剥离,单独建立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国来说属于首创。“在深圳,人才住房概念是‘十三五’期间,也就是今年才提出来的。‘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主要是指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不单独针对人才。”

  自去年以来,深圳房价涨幅较大,外来人才的购房压力大幅增加。“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遍布当地各个公共场所的广告语曾经让外来者心生温暖,但如今,在那些去东莞和惠州买房的深圳上班族的戏谑中,这句话已经被改为“来了就是东莞惠州人”。

  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研讨会上,深圳市住建局房改处处长刘逸群公布了他掌握的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深圳可能还要引进约132万名本科以上、技能型的人才,新引进的人才至少50%在深圳没有房子,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艰巨。

  他也表示,深圳引进人才的数量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本科以上的学历,从2011年的59.76%降低到55%,呈小幅下降;硕士和博士占比下降得更多一些。深圳迫切需要通过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来缓解高房价带给人才的挤出效应。

  当地政府已经加大了住房保障的力度。深圳“十三五”期间的保障房筹建数量,将是上一个五年规划实际完成量的1.6倍左右。

  八成保障性住房留给人才

  此次深圳市政府计划从保障房中剥离出28万套,意味着什么?

  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深圳市政府承诺“十三五”期间筹建40万套保障房,其中交付35万套。如果从保障房中剥离出28万套作为人才住房的话,这意味着80%的保障房将提供给人才,其他20%才是给低收入者。

  “为什么向人才倾斜呢?因为房价上涨速度太快,如果要留住和吸引能满足产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只有通过政府强制补贴和实物补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人才住房的比例似乎大了一点,但是对于深圳这座城市来说是合理的。至于能否在全国推广,“不好说”。

  目前,将人才住房从保障房体系中剥离出来的大战略目标已定,但是一些实际操作问题,包括人才标准的制定以及住房如何分配落实等,尚未明确。

  不过,今年6月底,深圳先后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都原则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

  其中一点是,实行统一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人才认定标准。一方面,设定人才安居政策适用对象的基本条件,包括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技能人才、特殊紧缺专业人才,并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服务协议等,作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允许各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差异化人才认定标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