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86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25 |
|
主题:2019年京东方OLED产能居全球第二
京东方决定在四川绵阳兴建可挠式OLED面板厂,投资金额达人民币465亿元,月产能规划为4.8万片,预定2019年投产。届时京东方可望拥有仅次于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产能。
而京东方不想等到2019年才供货,会让工厂分阶段完工,某些厂房完工便即设立OLED面板生产线,首批产品可能在2017年夏季开始生产。京东方成都厂本来是要生产低温多晶硅(LTPS)液晶屏幕的生产厂,随苹果采用OLED面板的传言真实性渐浓,以及日本的夏普(Sharp)与日本显示器(JDI)都投资设立OLED面板生产线,京东方便改变计划,在厂内增设OLED面板生产线,2015年便向日本OLED面板工具机厂Canon-Tokki订购生产设备。
韩媒ETNews引述大陆消息报导,京东方宣布将投资人民币465亿元,在四川绵阳兴建6代可挠式OLED面板产线(B11),预定2016年12月动工,2019年投产。原先京东方计划兴建8代LCD产线,智能型手机可挠式OLED面板需求激增,使京东方改变策略,决定投资6代可挠式OLED产线。
京东方是目前最积极投资可挠式OLED产线的大陆业者,除了即将动工的B11产线外,在鄂尔多斯(B6)、四川成都(B7)也都有设备投资正在进行。
鄂尔多斯B6为5.5代硬式OLED产线,以4分割的方式生产,第一阶段投资已在2016年上半投产,现正从事第二阶段投资,预估2019年将可取得每月4,000片产能。
成都B7则规划为6代可挠式OLED产线,总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20亿元,2016年起分三阶段,每年增设产能1.5万片,预计2019年可建立每月4.5万片产能。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投资,工程进度来到设备入库阶段。
绵阳B11产线的投资规模远高于鄂尔多斯及四川,产能规划也更高,是京东方最大规模的可挠式OLED投资。待2019年B7与B11正式投产后,每月总产能可达9万片,取得业界第二大6代可挠式OLED产能。
另外,华星光电(CSOT)也已提出计划,要在湖北省武汉市设立与京东方规模同样的OLED面板生产厂,以免落在京东方之后;其他如华为(Huawei)、天马微电子(Tianma Microelectronics)、和辉光电(Ever Display)、维信诺显示技术(Visionox)等,也都有相关的投资设厂计划。
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网站报导,单单上述企业的OLED显示面板投资,在2016~2020年之间,规模便将超过2兆日圆,2020年产能若都供应智能型手机,则可让30%的智能型手机都采用OLED显示器,但产品良率问题,以及大量增产可能带来的价格崩盘问题,在未来将带来后患。
韩厂动作亦积极
目前全球只有南韩厂商量产OLED显示面板,在智能型手机市场上,除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OLED面板外,其他厂商的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的市占率,均微不足道;本来因为OLED面板手机以三星为主,其他厂商也不在乎,三星自产自销就好。
但苹果可能采用OLED面板的消息传出,那问题就不同了,由于苹果的iPhone系列销售量,在全球仅次于三星,而苹果本身没有生产厂,不像三星大量采购集团内子公司生产的零组件,苹果必须采购其他厂商的OLED面板,才引发面板厂大举研发OLED面板。
尤其目前三星的手机OLED面板,还不是可挠曲面板,因此日本与大陆面板厂投资的OLED面板技术,多半为可挠曲面板,希望以技术更先进的产品抢下市占。现在陆厂以大举投资方式抢进OLED面板市场,后续影响值得密切观察。
三星显示器也是积极扩充可挠式OLED产能,计划透过到2017年的持续投资,让A3产线总产能达10.5万片。业界传闻三星正在进行产线转换,将LCD产线转换成可挠式OLED,产能规划4.5万片。
此外,三星另有主要生产硬式,部分生产可挠式OLED的4代及5.5代产线,因此业界预估,2019年三星可挠式OLED总产能约每月18万片,硬式OLED约每月19万片。
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正在进行E5及E6可挠式OLED产线增设,2019年E5及E6产能合计约6.9万片;兴建中的坡州P10产线若用于生产6代可挠式OLED,投产初期产能约5,000片,再加上4代线(E2)产能2.2万片,总计2019年乐金的可挠式OLED产能约与京东方相近。但由于乐金的量产经验较丰富,生产良率应会高于京东方。
业界表示,主要面板大厂正在进行的可挠式OLED投资大多会在2018年完成,京东方可能在2018年底启动量产,等制程良率稳定后进行追加投资;乐金坡州P10产线除了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之外,也可能生产中小尺寸可挠式OLED面板;三星也有提到持续增设产线的可能性。
根据目前已经公告的AMOLED产线投资项目,CINNO Research统计至2019年,除去生产电视用的大型AMOLED面板产线,全球6代及以下的AMOLED装机产能面积将达到1660万平方米,依照5.5英寸智能手机的大小来折算,适当考虑良率因素,相当于可以生产10亿部手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86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25 |
|
京东方在蓉投资已超500亿
第十六届西部国际博览会正在成都盛大举办,西博会期间中国(西部)国际平板显示高峰论坛也作为一项专项活动刚刚落下帷幕。近年来,西博会已成为西部各地区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中国(西部)国际平板显示高峰论坛也将投资促进作为突出特色。而提到投资、提到半导体显示在成都的投资,京东方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
2015年5月8日,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开建,投资额达220亿元。今年2月,京东方宣布对该生产线增资245亿元。如此大体量的投资成为学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成为成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而事实上,京东方在成都的投资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了。2008年,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建成投产。至今,京东方累计在成都投资已超过500亿元。
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实现智能手机显示屏和平板电脑显示屏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显示器显示屏和电视显示屏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与企业高速发展保持同步,其投资成都的步子也越迈越大。
产业基础完善 京东方开启投资成都之旅
2016年,投资成都的“大户”京东方98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亮相巴西里约热内卢,这是全球首次采用8K超高清显示屏用于奥运会比赛的实况转播,京东方在我国大尺寸超高清显示领域大放异彩。而京东方在成都首条生产线开工则时值8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
“2008年3月,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开工建设,正式开启了我们在成都的投资之旅。”京东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生产线于2009年10月正式量产,产品应用于手机、车载、工控、医疗、穿戴等领域。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4月,15年后正式进驻成都,有着什么样的考虑?“成都具备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有充沛的人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容量,”该负责人说,“此外,成都还有良好的交通物流条件,这些都为我们建设项目提供保障。”从发现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力到决定投资成都再到生产线开工、投产,京东方投资成都的第一步走得很顺利。
“自签订投资协议以来,我们的投资一直按照整体计划有序推进,还成立周会、双周会的机制,使政府、企业、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几方负责人员都能直接参与解决问题。”说到投资成都的过程,该负责人也直言顺利,“在此期间,成都市、高新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了无缝对接的机制。”此后,京东方在成都的投资持续发力。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打造中国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
如果说京东方对成都的首次投资,是对进军中国西部电子信息领域的一次“尝试”与发掘,那么决定对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增资,无疑是对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同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相信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未来成都电子信息发展的优势将更加突显。”在说到第一次投资成都的考虑时,该负责人就向记者表示。事实上,自2003年英特尔入川以来,微软、IBM、戴尔、仁宝、富士康等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就陆续在成都落地生根,产业聚集度越来越高、上下游产业链也不断完善。而随着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京东方投资成都的步子也开始陆续加大。
“我们此次在成都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柔性显示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及新一代穿戴显示系统,并且与传统技术相比分辨率更高、反应速度更快、功耗更低。今年7月该项目主体厂房已顺利封顶,计划于2017年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该负责人介绍。对于在成都的此次投资,京东方有了更大的目标和更高远的目光,而京东方在成都的投资之旅无疑将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