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兼并重组 组几个汽车行业“巨无霸”?
2009-03-06 14:40:4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福克斯
发帖数:5
回帖数:11
可用积分数:89884
注册日期:2009-02-26
最后登陆:2010-02-11
主题:兼并重组 组几个汽车行业“巨无霸”?


谈到兼并重组大家并不陌生,天一的合作,上南的重组,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但是,当《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它却成了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这次兼并重组是否真的能够如国家所愿,推出2~3家产销规模达到200万,4~5家产销规模达到100万的厂家?在这场即将开始的兼并重组之战中,谁是兼并的主体?谁又是兼并的对象?这场兼并大战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是政府主导,还是依靠市场力量?

● 外界环境虽好 还需政策引导

金融危机,给我国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我国政府也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做强做大中国的汽车业,托出几个产销能力过百万的汽车企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条件还不成熟,政策的引导性还不够强。

记者:兼并重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目前国家对此事进行高度关注,原因是什么?

贾可:众所周知,去年年底,全球性金融危机袭来。国际大型汽车企业都陷入了困境。也许中国政府感觉到这是一个逆势起飞的好时机,中国汽车业能够通过重组强大起来。同时,中国汽车企业本身也是危机重重,通过重组,可能更容易走出困境,并且,兼并重组之后能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应。

张志勇:我认为,这次的重组是非常必要的,从国内的形势来看,去年的产销规模接近1千万,按照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应该能够达到1700万以上,应该说,增长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目前我国没有特别出色的本土企业,中国政府出台这个政策,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怎么做?就是要对目前众多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我想这是必须的。如果任由这种散乱的状态持续下去,一旦我们市场增长空间增长到极限,才想到做大做强,那就太难了。所以,利用目前的机会,快速有效地重组,是非常必要的。

贾可:我并不认为这种重组有多好。虽然现在大的环境和背景不错非常有利于重组,但是如果通过中国政府来捏,并不一定能够捏出一个多好的企业出来。捏出来的大集团,有时候可能就是数字好看,但是本身的竞争力并不一定有多大提升。90年代我国也试验过这样的做法,一些大公司也兼并很多小企业,但到90年代末,他们又纷纷开始甩包袱。因为这种重组并不是有机的结合,而是拼凑的。

贾可:所以,现在时机固然很好,但我相信政府不会用行政力量来撮合,如果政府做红娘,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想,这样的重组应该会不错,如果强捏的话,十有八九不会有好结果。

记者:如果现在国家力推重组这件事情,那么国家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出台一些政策?

贾可:它文件一下,你不听也得听。政府现在也越来越聪明,我估计还是会用政策说话。但是,我认为,政府不要一味地看规模数字,而应该看竞争能力这些实在的东西。政府也应该明白这些。政策的制定者也应该眼光远一些。

张志勇:我觉得既然出台重组这样一个政策,还具体到家数和规模数量。我觉得国家应该出台一个促进企业走内涵式成长,抓管理,提高研发水平的文件。中国的企业一般走形而上的东西,兼并重组也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为了重组反而把产品、管理、研发都忽视了。这些恰恰是本土企业可能容易犯的错误,这才是阻碍你做强做大的原因。小不是问题,由小可以做大,但是如果你的竞争力不强,大了以后反而垮台了。

贾可:现在各地地方的保护主义很多,为什么很多企业死不了?就是当地政府的扶持。所以说,如果把地方保护主义拆了,就可以进行公平竞争了。这样,很多该死的企业就死了。虽然美国现在政府也要帮助企业,但是他不是强制你买美国车。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