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上海银行携手三公司 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2016-11-27 16:37:2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0942
回帖数:2174
可用积分数:1766380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7-15
主题:上海银行携手三公司 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2016-11-25 13:20:05 和讯网 梁轶雯   华东新闻中心梁轶雯

  和讯网消息,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又将添新兵。上海银行昨日晚间宣布,中国银监会已经批准该行在上海市筹建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由上海银行与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德远益信投资有限公司、无锡长盈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其中,上海银行出资金额为人民币3.80亿元,持股比例为38%。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金融的发展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自2009年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试点从原16个城市扩大至全国,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随着经济转型,消费金融的蓝海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数据,截至201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大约是7.7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8年将增长至17.5万亿元。

  

  在消费金融公司出现之前,国内从事消费信贷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机构,但主要是以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以耐用品为对象的消费贷款涉及并不多。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因此,银行自身的消费信贷业务占比并不高。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由银行主导或参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占比高达八成。由于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并且银行自身具有消费金融板块的业务经验,所以不难理解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迅猛的原因。

  不过,除了银行系消费金融业务和消费金融公司外,互联网金融机构、电商、网贷平台等各类机构纷纷绕开消费金融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这些平台类业务模式在产品、获客、风控、资金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众多新兴市场参与主体从各自的角度 切入广义的消费金融服务和个人无抵押贷款,形成了不同的业务模式。

  以往品牌声誉、资金成本及风控能力一直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涌现,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巨头,品牌声誉不亚于传统金融机构,包括京东、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推出了类似消费金融的产品,如京东白条,天猫分期等,对于传统消费金融公司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此外,互金消费金融凭借创新特质打造的多元化场景已初具规模,并出现倒逼商业银行转型的趋势。目前消费信贷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传统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能否在具有牌照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发力仍然面临不小挑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