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宝钢股份(600019)深度研究
2017-03-01 09:10: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宝钢股份(600019)深度研究

规模世界第二,宝钢核心竞争力叠加宝武协同效应,优势凸显。合并后上市公司粗钢产能约4940 万吨,2015 年产量超过3800 万吨。合并后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较交易前增长36.87%,由于武钢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合并后前三季度净利润仅较交易前增长6.62% ,2016H1 吨钢毛利从698 元降至535 元,资产负债率从52.03%上升至69.91%。宝钢核心竞争力在于差异化发展路线造就产品高溢价。“独有+领先”产品模式占据先发优势,“精品+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公司依托宝钢国际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极为有效地支撑了战略用户的多基地战略布局。宝武合并后,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加强公司议价权,盈利能力增强;信息系统有望融合;在研发、采购、销售协同效应显著,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占有率扩大助公司在汽车板市场竞争加剧中保持优势。2016 年汽车销售同比增加14.46%,预计2017 年增长率4%左右,汽车板耗钢量3125 万吨,同比上升2.70%,汽车板需求继续旺盛;国内高强度汽车板生产能力仍待加强,近两年钢企积极布局,预示着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宝钢股份是我国内汽车板生产龙头,凭借先进的高强度汽车板技术+EVI 合作模式在高端冷轧汽车板市场占比50%,武钢是国内仅次于宝钢的汽车板生产厂商,合并后宝武汽车板市场占比达到48%,高端冷轧汽车板占比有望超过70%,市场占有率扩大有助公司在竞争加剧中保持优势。高磁感取向硅钢占绝对优势,将充分受益行业回暖。2016 年我国取向硅钢产能稳定,无取向产能下降9.07%,冷轧硅钢产能总体下降8.05%,产量上“无升取降”。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仍是行业难题,“十三五”期间高磁感冷轧硅钢将重点发展,电力投资加大,配电变压器、充电桩建设拉动取向硅钢需求稳步上涨,预计2017 年取向硅钢需求增速7%左右,另一方面新产能投放有限,取向硅钢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有助于价格触底反弹。武钢是国内冷轧硅钢生产的龙头企业,高磁感产品广泛应用,合并后公司高磁感取向硅钢占绝对优势,将充分受益行业回暖。

  行业整合大势启动,“强强联手,区域整合”和“重组去产能”并进。根据《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的主要精神,到2025 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 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宝武合并是此轮行业整合的先行者,而宝钢到2018 年将陆续淘汰920 万吨粗钢产能,武钢2016 年淘汰442 万吨粗钢产能,在“重组去产能”方面宝武集团已为未来的案例作出表率。

  投资建议:宝钢差异化竞争带来产品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力叠加宝武在市占率、信息化、研发、采购、销售上的协同效应,优势凸显。公司将在公司汽车板市场竞争加剧中保持优势,在高磁感取向硅钢领域占绝对优势,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由于宝武合并,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16-2018 年EPS 为0.42、0.60、0.66(原为0.54、0.59、0.71),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8、12、11 倍,PE 水平远低于行业平均,公司目前PB 1.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