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万科:风雨兼程724天
2017-08-18 09:14: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万科:风雨兼程724天

王石大概自己也没想到过,离开万科前的这段日子,竟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如今王石已经离开,郁亮带领的万科,去往何方尚且不知, 但来自何处却是脉络清晰。本文将梳理 724 天风雨兼程股权之争,以及此战留给万科的会是什么。

 过去这段时间,万科占据头条的几率,和乐视近日的频率相差不多。 不同的是,一个是为钱,一个是为权,各有骁勇之处。

  王石曾在万科创业三十周年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尊重历史,因为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个不尊重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想一个公司也是一样。虽然万科有起用新人的传统,在这种传统下,我们本身也成为了历史,我们要尊重历史。”

  6 月 30 日,在经历了整整两年之久的股权之争之后,王石最后一次以万科创始董事长的身份,端坐在主席台上,郁亮在侧,表情平静淡然。

  结束意味着开始

  两年惊涛骇浪,万科这艘巨舰是什么时候驶入平静水域的?<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要从”" 6="“”" 月="“”" 11="“”" 日那份权益变动报告书说起。="“”"

  6 月 11 日,万科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再度宣布深圳地铁的增持, 同时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告知恒大的退出。

  棋子落地掷地有声。早在三天前的 6 月 9 日傍晚,恒大 (03333.HK) 已通过公告宣布出售所持有的 15.53 亿股万科 A 给深圳地铁。约 30 分钟后, 万科 A 亦宣布此事,并表示将于 6 月 12 日开市复牌。

  一系列公告中,关键的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恒大转让 15.53 亿股万科 A 给深圳地铁的总对价是 292 亿元,较恒大买入万科股份总成本 362.7 亿折价 70.7 亿元。恒大表示, 此次出售股份所得来的款项将用作偿还集团债务。

  这并非简单的讯息,它意味着万科股权大战从最喧嚣时,以万科管理层、华润、宝能、安邦、恒大、深圳地铁六角为主的多人团战变成单点战斗——如何搞定宝能,尽快结束万科的动荡和金融维稳背景下万科事件带给市场的负面影响。

  此时,万科股权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第一大股东由持股 25.4% 的宝能变成持股 29.38% 的深圳地铁。深圳地铁距离要约收购红线仅一步之遥,而以万科 A 停牌前的股价 20.87 元计算,宝能持股市值距离深圳地铁 91.4 亿元。换言之,如果宝能恋战,至少需再投入 91.4 亿元增持万科A.

  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进入瓶颈,但水面之下暗流依然涌动。对于这家由管理层缔造的标志性公司,无论是谁出任第一大股东,未来如何与管理层相处,如何把握公司控制权的尺度, 这些核心议题将会再次将这艘巨舰带入惊涛骇浪。

  这场世纪商战逻辑已变,参战各方心态亦变。万科管理层从最初被资本闯入时的惊惶过渡到底气十足,宝能却因金融管制和惩处而显得愿意妥协。虽然新老董事会的结构看上去相似,但深铁会是华润吗<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昨日是否还能重现<span”"

  这些问号与谜题,或许还需要时间来答复。去处尚且不明,但来时路再明晰不过。

  跌宕起伏的724天

  2015年7月10日,资本猎手宝能打破了万科自 1994 年君万之争以来21年的平静,进行了第一次举牌。 此后,万科董事长王石公开指责宝能为恶意收购的“野蛮人”,万科、宝能双方之间一度剑拔弩张。在 2015 年 7 月 10 日之后,宝能继续增持万科,分别在 2015 年 7 月 24 日、2015年8月26日、2015年12月 4日和2016年7月6日完成了对万科的四次举牌。此后,在 2016 年 7 月 7 日~ 7 月 19 日期间,宝能小量增持万科股票,比例是 0.4%。

  宝能通过在二级市场吸纳增持, 还通过保险资金及资管计划持有万科股票,股权总比例为 25.40%,若忽略杠杆成本,光是股票资金便已达到 450 亿元左右。

  在宝能不断增持万科的过程中, 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在万科管理层多次请求增持万科的情况下,先后两次出手,共耗资约 4.97 亿元增持万科 0.4% 股份。但无疑是杯水车薪,华润还是失去了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

  2015 年 12 月 8 日,万科宣布安邦已经完成对万科的第一次举牌。此后,安邦小步增持万科股票至 6.18%, 并在 2015 年底公开表态支持万科管理层。此后在万科一事上,安邦再无公开的买进或卖出的行动。

  2016 年 3 月 12 日,万科宣布引入深圳地铁集团,拟主要以新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深圳地铁集团所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预计交易规模介于人民币 400 亿元至 600 亿元之间。但由于遭到了华润和宝能的反对,万科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一直未能落地。

  6 月 17 日,万科召开复牌前的董事会会议,审议万科和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董事会 7 票同意通过了预案。然而次日,华润集团发布正式公告,表示三名董事对于投票结果强烈不满,此前万科管理层单方面宣布引入深圳地铁。华润和万科管理层关系闹僵。2016 年 6 月 27 日的万科股东大会上,王石表示,如果自己的一些话导致宝能系的姚振华被认为是“野蛮人”,那么他表示歉意。

  在万科股权大战中,华润的结局是在2017年1月12日宣布以每股22 元、总代价 371.7 亿元的价格把持有的万科股票悉数转让给深圳地铁。

  恒大入场是在 2016 年 8 月,经过公开多次增持后,恒大对万科的持股比例止步于 14.07%。这个持股比例的最后更新日期是 2016 年 11 月 29 日。 今年 1 月华润出局,日前,恒大又宣布主动退出,万科股权大战已到尾声。

  6 月 9 日晚,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恒大地产及其附属公司将持有的 15.53 亿股万科 A 股份,以 292 亿元悉数转让予深圳地铁。加上之前从华润受让的股份,深圳地铁持有的万科 A 股份达到 29.38%,超过宝能系 25.4% 的持股份额,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公告显示,公司 2016 年期间收购总价约 362.7 亿元,此次出售预期将产生的亏损约 70.7 亿元。

  至此,喧嚣尘上近两年的万科股权之争终于落幕。恒大以亏损 70 亿的代价化解万科股权僵局:深圳地铁如愿坐上了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战略转型开启;恒大地产虽失之东隅, 然收之桑榆;而此前锋芒必露的宝能系,逐步退出或许是难免的结局。至于经历重大风波的万科,也将从此步入发展正轨。

  减法OR加法

  有人说姚振华太心软,也有人说是万科胜之不武。无论如何,挑起这场战争的宝能至少目前是未能如愿以偿。

  到去年年底,宝能系持股逾 5% 的上市公司有很多家,其中南玻属于一家。“血洗”南玻高管团队,这让大家更清楚了一些贪婪的金融资本一旦掌了实体的权,就会要了实体的命。

  从去年 12 月 5 日开始,监管层暂停了前海人寿开展万能险新业务。 预计前海人寿 2017 年有 600 亿元的退保金额,今年一季度,净现金流由去年同期的 365.54 亿元转为净流出 90.14 亿元,并且现金流缺口还在持续扩大,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风险。

  宝能接下来退出万科的可能性存在,但也有其他的可能。不过就目前来看,既然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宝能不会不识大体,后续应该不会继续争夺控制权,不排除寻找相关的接盘方进行股权转让的可能。

  对于郁亮来说,实际上已经掌管万科多年,只是他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证明万科。7 月 14 日,万科联合厚朴投资、高瓴资本、中银投联合组成的财团以 790 亿元收购新加坡物流巨头普洛斯,成为亚洲历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权并购。其中,万科集团出资 169 亿元,占股 21.4%,完成后万科将成为普洛斯第一大股东,也将成为国内物流地产老大。

  在王石时代,万科曾坚持业务专一化。王石曾公开表示,“就算我死了, 你们搞多元化,我还是会从骨灰盒里伸出一只手来干扰你。”

  郁亮曾表示,没有伟大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错,万科正在为未来布局。

  郁亮这样做有他的道理。随着房地产白银时代的到来,公司之间的资产并购会越来越多。

  2017 年上半年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中,碧桂园以 2842.2 亿元的超高战绩位居榜首,万科和恒大分别以 2727.5 亿元和 2409.7 亿元位列第二、 第三名。千亿俱乐部房企由上年的 5 家增加至 7 家,龙头之争愈演愈烈, 强者恒强态势愈加显著。未来几年, 市场格局势必会迎来洗牌定局。

  在不断加码的调控政策影响下, 传统房地产开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离开了黄金时代后,大型房企们要谋求可观的增速,在可预测的未来两年,会继续这种频繁的资本并购。”

  万科收购普洛斯一事,一向沉稳理性的郁亮表示,此次交易如完成,将是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万科在物流地产领域完善布局,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收购普洛斯,助力万科从“住宅提供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 转型,从而跻身物流地产巨头行列。

  王石的万科历史也许已经结束, 但是万科的历史要继续续写。在郁亮的带领下,这艘刚刚驶入平静水域的巨舰,将会驶向什么样的深海?郁亮和万科都在考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