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柔性屏量产打破日韩垄断
2017-11-05 12:13:1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8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22
主题:京东方柔性屏量产打破日韩垄断

随着半导体行业和显示屏制造领域投资热潮的出现,中国科技行业“缺芯少屏”的尴尬局面将被打破。

京东方A(000725.SZ)10月26日在成都宣布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成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开始量产的柔性AMOLED生产线。在宣布量产的同时,京东方还在同一天向以“华米OV”为代表的十多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交付了柔性AMOLED屏幕。

“京东方拥有强大的资金和扩产能力,引进的韩国技术团队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并且已经获得核心生产设备,在经历小范围试验后快速进入产能扩张期,在量产进度上处于领先地位。”广发证券分析师许兴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其实不仅京东方,国内天马、维信诺、和辉广电等厂商的新生产线建设都在稳步推进中。

“根据主要厂商的投资计划,2017年至2020年全球AMOLED产能复合增长率将达到大约50%。其中,韩国厂商因为拥有多年量产经验,新产能释放速度将比较快;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厂商,背靠地方政府,在投资上更为积极,预期到2020年新产能将充分释放。”许兴军认为。

前瞻产业研究院《OLED产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预测,OLED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1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9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

AMOLED加速渗透智能手机行业

OLED是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按照驱动方式分为AMOLED(Active Matrix OLED,主动驱动式OLED)和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被动驱动式OLED)两种。AMOLED是移动端OLED屏幕的主要类别,PMOLED适用2英寸左右的小屏幕,不适用大尺寸和高分辨率的场合。

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更轻薄、可塑性更好、功耗更低、响应速度更快、显示效果更佳,因此被视为LCD未来的替身。虽然在性能上拥有多个维度的优势,但此前存在切割效率不高等生产工艺难题,导致OLED使用成本较高。目前,OLED良率正在提高,且开始大规模应用,这带来OLED成本的降低,替代LCD的优势开始增强。

“目前我国OLED厂商综合良率在50%左右,距离60%良率的盈亏平衡点还有12~18个月左右的时间。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国内面板厂商将整体上完成良率爬坡,待达到盈亏平衡后将很快进入规模扩产阶段,从而实现国内OLED良性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

该专家还表示,在电视面板、智能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AR/VR、车载面板等领域都可以广泛应用的OLED,“将引领新一波3C产品显示革命”。尤其AMOLED(包括刚性和柔性两种产品形态)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屏幕上的使用,已开始改变整个智能手机行业。

“三星是该领域的绝对霸主,市场份额全球第一。部分国产手机厂商也开始尝试搭载柔性AMOLED屏幕,比如华为、OPPO、vivo、小米等都在旗舰机型上采用柔性AMOLED屏幕,迅速催熟整个AMOLED产业链。”该专家告诉记者。

许兴军也认为:“智能手机AMOLED渗透率将在未来三年之内大幅提升,这主要源于iPhone开始采用AMOLED屏幕的带动作用,以及国产手机厂商AMOLED需求的增长。”

许兴军表示,不同手机品牌AMOLED渗透情况会有所不同。“三星高端机型大多采用柔性AMOLED,随着三星刚性AMOLED产能增长,预计在中高端机型中,刚性AMOLED的渗透率也将持续提升。iPhone X开始采用AMOLED屏幕以后,我们预计未来苹果将更多采用柔性屏。国产厂商当中,OPPO、vivo旗舰机已经大量使用刚性屏,预计未来整体AMOLED渗透率和柔性屏渗透率都将持续提升。目前华为AMOLED渗透率不高,但随着国内AMOLED产能提升,华为应用速度也会大幅提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