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10.5代线将于三月份量产
2018-01-11 09:18: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8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22
主题:京东方10.5代线将于三月份量产

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方科技(BOE)将于今年3月份开启合肥10.5代LCD工厂的量产,初期将专注于65和75英寸电视面板。

该消息人士指出,10.5代工厂产出的玻璃基板可被切割成8块65英寸电视面板,而切割出同样面板,6代线需要2块基板,8.5代线需要3块,由此推断,65英寸电视面板的全球供应将快速增长。

依据京东方的线路图,合肥工厂2018年将产出超200万片65英寸电视面板,到2019年将进一步增加至300万-400万片,这一数字将有可能超过韩国和中国台湾。

京东方还将关注在10.5代线制造8K面板,其早前曾预测认为,全球8K面板市场在未来五年可能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且60英寸及以上面板领域的8K渗透率到2020年将达到25%。

包括华星光电(CSOT)、LGD和富士康电子在内的其他面板制造商目前也在建设自家的10.5代工厂。据估算,到2022年,将有至少7家10.5代工厂投入量产,产量总和将足以供应6000万台65英寸电视的年产量。

来源称,除了65英寸电视面板的激烈竞争外,面板厂商也可能争夺8K面板的市场领先地位,特别是在2018年4K面板达到高渗透率后,8K将开启猛烈增长势头。

夏普已经开始销售8K电视,三星电子和LG电子也将在2018年进军该领域,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8K电视广播做准备。

2017年全球4K电视面板出货量约为9200万片,55英寸及以上电视面板的普及率超过90%。据预测,2018年4K电视面板的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8-01-11 09:18: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8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22
京东方A:携10.5代线先发优势 开创8k新时代

 京东方10.5代线投产,重塑全球大尺寸面板格局。京东方合肥10.5代液晶面板产线已于2017年12月20日投产,2018年随着京东方10.5代线进入量产,将取代夏普堺市10代线全球最高世代线地位,重塑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格局。京东方合肥10.5代线总投资400亿元,计划产能120K/月,以生产65英寸/75英寸超高分辨率显示屏为主,将加快推进京东方朝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冠军迈进。

  10.5代线优势明显,京东方领衔10.5代产能竞赛。液晶面板的大尺寸化发展趋势下,现有高世代线(8.5代线以下)及夏普10代线受限于产能影响和切割效率,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10.5代线切割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效率可达到95%。未来五年,京东方、华星、LG显示和富士康预计将在中国、韩国和美国等地兴建7个新的10.5代工厂,新建厂商在2017至2022年之间将推动10代及更高产线产能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9%。

  提出“8425”战略迎接8K时代,大尺寸LCD仍是主流。显示行业经历了2K/4K的成长和发展,目前8K进入市场的进程已明显加快。对此,京东方提出了“8425”行动计划,即:推广8K,普及4K,替代2K,用好5G。并在各个细分领域全面推进“8425”行动计划,推动信息交互端口的用户体验和全面升级。目前由于大屏OLED的高生产成本以及大屏LCD在分辨率上的强大技术防线造成大屏OLED分辨率在4K停滞不前,大屏LCD仍是8K时代的首要选择。

  大屏化时代来临,65英寸或成新爆发点。大屏化和更高分辨率的要求将进一步带动65英寸乃至更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需求提升。预计未来5年市场上60+英寸市场份额有望提升10个百分点到15%。目前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电视屏市场几乎为夏普、三星和LG所垄断,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份额不足1%。而京东方10.5代线正式量产后,国内面板企业将在超大尺寸电视屏领域实现全球市场份额1%的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23元、0.30元、0.42元,给予公司2018年2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8.5元,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LCD和OLED产量或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的风险。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