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泰合健康靠“卖地”赚业绩
2018-03-24 16:59: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82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5700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5-23
主题:泰合健康靠“卖地”赚业绩

成都泰合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年报显示,2017年营收约5.91亿元,同比增长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近1.72亿元,同比增长108.09%。

  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合健康的利润中,一次盘活土地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占到公司净利总额的86%左右。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收到712万元政府补助。如扣除上述因素,泰合健康的净利润仅12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超过60%。同时,公司明星产品利卡汀报告期内仅为公司带来900万左右的营收,未达预期。

  “抢眼”业绩超八成是卖地收入

  3月5日,泰合健康公布2017年报,公司报告期内营收约5.91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近1.72亿元,同比增长108.09%。

  超过100%的净利润增长也让公司股价在年报公布后迎来利好,随后几个交易日,泰合健康股价随即涨停。不过,在资本市场的抢眼表现,难以掩盖泰合健康利润构成中“不合理”情况。

  泰合健康控股股东为四川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合健康是以生物制药和高层钢结构为主导,集中西制药、生物制药、动保药业、制造建筑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拥有美妥昔I131、单抗注射液、EGF冻干滴眼液、LXM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监测试剂盒三个国家一类新生物制剂等产品。

  从泰合健康2017年的业绩构成来看,卖地收入成为净利润的绝对主力构成因素。

  2017年底,泰合健康将子公司业康置业的100%股权作价4.3亿元出售,通过本交易也卖出一宗住宅兼商服用地。根据泰合健康2017年报,盘活该宗土地最终实现净利润1.47亿元,这笔收益占据了泰合健康2017年净利润总额的约86%。公司公告还显示,报告期收到政府补助约712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泰合健康的净利润约为1200万元,与2016年3630万元的净利润相比,下降幅度约为66%。

  在主营业务方面,唯一实现营收上涨的现代中药产业净利润同比也下滑了29.41%。

  对于去除上述因素后,净利润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新京报记者3月9日也向泰合健康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明星产品利卡汀销售业绩不佳

  利卡汀是泰合健康旗下明星产品。作为一种放射免疫靶向药,利卡汀主要用于肝癌的治疗。华神集团(泰合健康前身)曾公告称,利卡汀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核素标记实施靶向治疗肝癌的基因药品,肝癌治疗的有效率达38%,其研究成果目前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这也让华神集团一度深受机构与股民追捧,股价一路暴涨。

  但数据并不理想。根据泰合健康2017年报,报告期内,负责生产销售利卡汀的子公司华神生物实现营收约909万元,净利亏损约92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从2014年以来,华神生物连续第三年亏损。

  早在2015年有报道指出,利卡汀最大的局限是只能识别肝癌细胞,如果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别的部位,利卡汀就不能进行治疗了。另外,由于利卡汀属于放射药,有效期只有48小时。“只有患者需要使用,我们才和厂家订货。厂家生产后会放在铅盒中空运过来,到了医院就必须马上治疗,否则利卡汀就会开始衰变,治疗效果就会降低或失效。这也可能成为困扰利卡汀大面积推广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家郭凡礼表示,泰合健康是一家以现代中药为依托、以生物制药为特色的健康医药产业集团,其主营业务经营不见起色,后续业绩增长及股价上涨态势也难以持续。泰合健康拥有的“利卡汀”早在2001年便已研发,因价格高昂、治疗有局限性,多年来市场并未打开,导致其盈利状况始终不容乐观。同时,上游中药材市场价格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原材料采购成本持续上升,多因素叠加可能进一步增加公司营运成本。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