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8 |
|
主题:证监会出手狠狠惩治基金“铁公鸡”
今年分红的偏股基金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3左右;2007年以来,有16只开放式基金从未进行过分红。
原因
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在分红时间上没有明确限制。
新规
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每次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明确基金收益分配时间、分配数额以及比例、分配方式等内容。
“牛市不分红、熊市无红分”的基金业分红怪现象一直为基民所诟病,也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
本周,证监会正式下发《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审核指引》,规范基金分红问题,对今后的新发基金来说,随意决定分不分、分多少的岁月将一去不复返。
部分基民牛市熊市皆无“红包”拿
每年3~4月份都是基金大张旗鼓向基民派发红利的高峰期,然而,今年基金分红的情况格外惨淡,尤其是股票方向基金。
Wind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同期,有52只基金宣布分红,而今年以来,有37只基金宣布分红,总量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多,但分红的偏股基金只有13只,仅为去年同期的1/3左右。
熊市无红可分,实属无奈,但即使在大牛市中,也有部分基金公司“严把”分红关。
据Wind资讯统计,尽管2006年、2007年股票市场涨势喜人,但从2007年开始的两年多时间,有16只开放式基金从未分红,合计“截留”了高达810亿元的可分配收益。
原因一:
去年亏损,无红可分
根据《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规定,目前开放式基金大多在合同中约定“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另外,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1元面值。
在经历了去年的市场大跌后,即使今年股市节节攀升,目前大多数基金的净值仍然处于1元以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267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单位净值超过1元的基金为123只,占46%。而考虑到上述部分基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去年出现净亏损,根本没有可分配收益,有潜力分红的开放式偏股基金的数量更少。
原因二:
分红条款缺时间限制
熊市无红可分,而在大牛市下,基金公司为何仍不愿分红?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由于基金公司管理费主要是根据资产净值提取,因此,基金公司有了收益不及时分红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业内人士分析称,绝大多数在这些契约中约定要分红的基金,在分红的时间上没有明确限制,而且也没有相关政策对此加以约束。
解决方案
新规约定开基分红时限
面对熊市中甚嚣尘上的关于基金分红的规定,证监会终于出手。本周,证监会正式下发《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审核指引》,对基金的分红进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条款。
首先,基金管理公司在设计基金产品时,应根据基金产品特性拟订相应的收益分配条款,使基金的收益分配行为与基金产品特性相匹配。
其次,基金管理公司在设计带有分红条款的基金产品时,应当在基金合同以及招募说明书中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每次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
第三,基金公司在上报产品的同时,要在基金合同以及招募说明书中约定基金收益分配方案的,基金收益分配方案中至少应载明基金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基金收益分配对象、分配时间、分配数额以及比例、分配方式等内容。
第四,基金合同以及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应该约定: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即期末可供分配利润计算截止日)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最后,基金合同中若约定“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的条款,应详细说明含义,“例如,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主要规范新基金分红
影响
主要规范新基金分红
“新规对以往模糊的地方进行了明确。”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张剑辉表示。不过,也有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指引》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落实,内容上应该进行一些细化。
“例如,证监会首次明确了‘约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数和每次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这一条款是仅仅针对新基金,还是新老基金一同执行?老基金原来已经设立的基金条款是否要更改?”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对此,信达证券基金分析师刘明军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指引》对新基金将更具有约束力,今后的新报基金要对分红条款进行明确,而管理层在审核的时候也要按照《指引》来执行,但《指引》对老基金应该不具有约束力。
提醒:正确认识分红基金
尽管在具体基金品种上,持续分红基金并不一定比不分红的基金表现突出,但整体来看,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基金表现更为突出,尤其是在跌市中,稳定分红的策略更为有效。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