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0 |
|
主题:招商蛇口多名高管离职
招商蛇口副董事长杨天平已离职,市场传言其将加盟顺丰控股,担任副总裁一职。现年58岁的杨天平历任招商局发展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招商局金山工业区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招商物业副总经理、招商地产副董事长等职务。杨天平的离职,开启了招商蛇口高层新一轮变动的序幕。
据悉,与杨天平一同离职的还有招商蛇口华南区域总经理箫睿、华中区域总经理梁会军。其中箫睿加盟金科集团任副总裁、梁会军加盟深圳一家区域性房企“花伴里集团”。目前招商蛇口下辖华北区域、华中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深圳区域等五大区域,其中华中区域占据19.26%的营业收入,华南区域占据14.95%的营业收入,两大区域总经理同时离职“实属罕见”。
事实上,在这种“实属罕见”的背后,正是中国房企高管频繁流动的现状。
2017年,我国房地产行业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再创历史新高,分别突破16亿平方米和13万亿元大关。与此相对应的是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随之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2017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前三名董事报酬均值为424万元,较2016年上涨了65万元。随着各房企上调2018年的销售预期,房企高管们在薪酬上升的同时,业绩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中国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楼市也催生了包括中梁地产、祥生地产、新力地产、恒泰集团、弘阳集团等中小房企不断崛起。对于中小型房企来说,为追求市场影响力全力冲击规模,其中最主要的策略便是从薪酬体系僵化的国企如中海地产、招商蛇口,以及从市场化水平较高的龙头企业万科、龙湖、碧桂园“挖角”高管人才。于是,一场抢人大战在所难免,高管流动成为常态。
面对市场上追赶型企业在人才策略上的步步紧逼,大中型房企确实倍感压力,也开始不断构建自己的防御策略。其中包括股权或期权激励,以及项目层面的项目跟投机制等等。虽然是重赏之下,但大公司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团队稳定的问题。比如行业内排名前十的龙湖地产,在不足两年时间内,就已经历了执行董事颜建国、上海龙湖总经理张泽林、集团副总裁袁春、南京公司总经理李宏耕,以及集团战略部总经理王亚军等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
回顾2018第一个季度,祝九胜接替郁亮担任万科总裁;阳光城总裁张海民加盟俊发集团;世茂执行董事廖鲁江履新大发地产;碧桂园执行董事谢树太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梅文珏同日辞任以及泰禾、龙湖等多名高管相继离职事件都在业内引起了热议。
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2017年内,上市房企超过百位高管发生职位变动,超过六成离职,其中10名以上的总裁级高管离职。就范围来看,这些高管大多在同行业内流动。
有人士分析,之所以大多数离职高管都选择在行业内横向流动,与房企的计划定位及政策变动的日趋严苛不无关系,尽管今年行业内职位人员变化频繁上演,但高薪之下必现人才,同样的,高薪与压力也是相匹配存在的。对房企高管而言,平台之间的转换,一方面带来事业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薪酬的数倍增长,业内大有“跳一跳,百万变千万”的薪酬神话。当然,平台之间的转换也并不容易,中小房企对于高薪酬的高管报以巨大期待,通常加以“无法完成的业绩目标”,也造成了诸多跳槽后短期内再离职的案例。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