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8 |
|
主题:市场能否依靠自身力量企稳
本周一沪深两市以暴跌的方式结束了3月份的交易。上证综指当日下挫107点,失守3500点大关。两市个股绿肥红瘦,收盘跌停个股多达70余家。眼下市场频繁出现暴跌局面,指数调整幅度可谓深矣,那么市场在政策性利好迟迟未能兑现的背景下,能否依靠自身力量企稳呢? 预期利好落空引发杀跌
由于对“救市”利好的憧憬极为强烈,上周五A股市场出现了近期少有的大幅反弹行情。不过此后形势的发展却令市场愿望彻底落空,上周末除了管理层例行公事的放行两只新基金外再无任何实质性利好出台。这无疑极大地打击了市场的做多信心,从而引发受到上周五“诱多”的筹码恐慌性抛售。除了预期的利好落空外,美国股市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昨日二级市场上共有18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单日解禁市值高达158亿元,这些因素都对昨日A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昨日,沪市前十大权重股仅有工商银行、中国石化2只股票上涨,而第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大跌3.64%,中国神华更是重挫近6%。整体来看,两市共有超过九成个股下跌,其中涨幅超过5%的个股只有10只,而跌幅超过5%的个股却多达646只。
市场企稳的力量何在?
随着昨日交易的结束,沪指在刚刚过去的3月里共下跌20.14%,创13年多以来月跌幅之最,可以说市场出现了本轮牛市以来未曾出现的弱势局面。投资者不禁要问:市场路在何方?市场企稳力量何在?
笔者在此冒昧做两个假设:一是管理层出手“救市”,利好政策包括调整印花税、限制"大小非"解禁、约束大型蓝筹再融资等等,此假设倘若成立,那么无疑等同于向多头阵营注入了强心剂,市场企稳走强概率大增。二是管理层不出手"救市",任由市场自我修复。那么,在这种一假设下市场能否企稳,又有何种力量能够支撑市场企稳呢?
是不是从今日开始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报?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而2007年同期增长速度是43.8%,同时这一数据也远低于去年1-11月份36.7%的增速。再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各方券商研究员调研反馈信息显示,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速度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确可能出现下滑。以往市场总能在业绩浪到来背景下走强,如今业绩增长势头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再指望一季报来救赎市场未免显得过于牵强。
是不是"大小非"解禁压力减弱?众所周知,刚刚过去的2、3月是2008年上半年"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市场也在这波洗礼中出现了大级别的调整。不过,尽管4月份"大小非"解禁额度较3月份减少达6成,但值得关注的是,本月解禁股份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工商银行和中国铝业两家大型蓝筹股,解禁市值之和高达809亿元。大蓝筹被减持对于指数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何况前期解禁的限售股根本无法统计,因此说4月"大小非"解禁压力大幅减弱有望引发反弹的说法难免牵强。
另外,奥运会临近及周边市场近期强力反弹两大因素只能对A股市场起到锦上添花效果,难以成为大盘摆脱目前弱市的主要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市场似乎已经站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或许单靠其自身一两个作用力已难以决定其运行方向。笔者认为,A股后市如何运行更多仍取决管理层对于市场的态度。
操作上仍只能静观其变
由于市场仍在等待决定性力量的出现,那么在此之前的盲目操作都变得毫无意义。建议投资者保持高度谨慎,不宜盲目追涨,毕竟目前依然处于下跌趋势中,持币者以静观其变为宜。而对于套牢的投资者,建议仔细鉴别手中筹码,部分未来一定时期存在"大小非"减持压力的品种建议反弹出局,而对于一些未来较长时期内无"大小非"减持压力、基本面良好、已显露出估值优势的品种则可以长期持有。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