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ST伊利:3亿资金杀入 机构重仓
*ST伊利(600887)5月4日正式被扣上ST帽子之后,机构并没有义无反顾的弃之而去。交易所昨日公开资料显示,有大量机构资金杀入*ST伊利。
昨日因为连续2个交易日触及涨幅限制,并且在这2个交易日中,出现了同一营业部净买入股数占当日总成交股数的比重30%以上的情况,上交所按规定披露了*ST伊利近两日的公开交易信息,这是被ST之后,机构对*ST伊利的投资行为首度被公开出来。
伊利曾一度是公认的蓝筹股,被众多基金重仓,被ST之后,有不少人担忧公司可能遭到基金抛弃。不过,事实似乎并不悲观,资料显示,5月6日至5月7日期间,买入席位前三位的均是机构席位,而且第一机构席位的累计买入金额近3亿元。相比之下,第二、三位机构专用席位出手没有那么阔绰,均只买入了4千万元左右。不过,在累计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个营业部中,也有四个席位都是机构的,只有一个席位是非机构席位——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总体上卖出量并不大,排名第一的卖出席位也仅仅是套现了3705.56万元。
分析人士认为,机构对*ST伊利有一定的分歧,但从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以及成交明细来看,看好的一方暂时占据了上风。公司近日表现不俗,5月4日,即*ST伊利被扣上ST帽子的第一个交易日,开盘之后,公司股价“顺乎常理”的冲向了跌停板,不过,仅仅10分钟左右,立马强劲反弹,瞬间收复失地,全天微涨0.47%,此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该股同样出人意料的上涨,继周三开盘迅速涨停后,昨日早盘一度涨停。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机构对公司出现分歧实属正常。一方面,机构对ST公司的投资有严格限制,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认为伊利被ST纯属偶然,公司本身投资价值还在,而且近期我听到不少关于公司的利好传言。”
事实上,*ST伊利连续两年亏损都是有些意外因素,2007年虽有股权激励但全年业绩亏损,2008年9月受到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严重影响导致全年亏损。近期大多行业分析师认为,走过了三聚氰胺事件的阴霾之后,*ST伊利的前景值得期待,如申银万国 分析师认为,伊利已是中国婴幼儿奶粉龙头企业之一,市场份额在10%以上, 三聚氰胺事件谢幕之后,接下来的一幕有可能是国家出台奶粉收储政策,预计在2009-2010年间公司将通过抢占三鹿市场份额和加强竞争,从而使得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