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江铃陆风理性回归SUV市场
2009-05-21 08:46: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江铃陆风理性回归SUV市场

在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本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正逐渐取代以往的中外合资模式,但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兼并重组却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关键还要处理好合并过程中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

  作为国内较早实现本土合资(2004年长安与江铃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在联合之初走了不少弯路,其以商用车为主导向乘用车(以轿车为主)领域发展的战略转型并不成功,遭遇市场的种种困难之后,江铃汽车(000550行情,爱股)选择了一条理性回归之路。

  陆风重振SUV雄风

  熟悉中国市场及了解中国消费者,原是本土品牌与生俱来的优势,但有时策略选择不当却会破坏这一“基因”。

  作为长安和江铃拓展自主品牌的重要基地,陆风分别于2006年、2007年切入MPV和轿车两大乘用车细分市场,并在2005年携其SUV车型登陆欧洲市场,本来应该是自主品牌的集大成者,近几年却屡屡碰壁,可以说就是犯了策略选择的错误。

  陆风早在2002年就切入SUV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越野车经验,但在江铃与长安合作之后,生产轿车的强烈欲望让陆风似乎忘了自己的主业,其本应继续专注的SUV领域却在近几年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衰退。

  尤其是在2008年,当中国汽车市场普遍下滑、SUV市场却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陆风的“SUV形象”认知反而更加薄弱。

  衰退促使陆风理性回归。

  2009年,陆风高调参加上海车展,提出了“新人、新车、新战略”的全新市场形象,重新回归SUV市场路线。

  “新人”指的是2008年李剑华“临危受命”,出任陆风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新车”指的是 “全领域”SUV陆风X8以及刚刚上市的X9冠军限量版;“新战略”是指陆风在2009年将重点强化SUV领域的品牌优势,稳步带动MPV、轿车产品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以SUV为龙头的综合性乘用车企业形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城、江淮以及江铃,那些曾经以制造SUV、皮卡、重卡见长的企业,无一不在其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时选择转型,但转型之后,最适合企业发展且行之有效的突破方向,很可能还是在其原来较专注、较有优势的市场。

  陆风作为中国第一批专业制造SUV的企业、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参加越野赛事的厂商、中国第一批越野赛事的倡导者,回归SUV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企业发展何为先?

  在天汽、一汽合作,江铃、长安合资,上汽、南汽重组后,在新的政策推动下,汽车企业兼并重组风潮再度涌起。东风收购哈飞,长安整合昌河,哈飞中兴合作,北汽并购福汽、力帆,广汽重组华晨、长丰等,一波新的兼并重组潮已经到来。

  目前,国内汽车业格局正逐渐生变,大多数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不同地区、不同车型、甚至不同领域的整合,如何通过兼并重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整合及市场互补?如何加强企业磨合实现文化互通?如何均衡分配相关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这些都对合作双方或多方提出了新挑战。中外合资需要磨合,本土重组同样需要磨合。

  “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完成。国家中长期的振兴规划并非短期的救市行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主席饶达表示。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对国有汽车集团下的自主品牌研发和市场推广进行部署将成为相关政策的重点。

  重组本身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陆风汽车品牌起源于SUV,是中国第一批专业制造SUV的厂商,因此2009年陆风的战略重点仍是SUV这个优势领域,并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李剑华对记者说。

  陆风SUV专业品牌的形象如何进一步强化,最终只能靠产品和市场来说话。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