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29 |
回帖数:21876 |
可用积分数:9988408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30 |
|
主题:中石油超越大盘8%:众基金重仓而入 私募主导
中国石油超越大盘8%:众基金重仓而入 私募主导
借助油价上涨和分红派息的推动,A股巨无霸中国石油(601857)近期大涨,成为大盘从2600点涨到2700点不折不扣的定海神针。
但这只曾让人伤心欲绝的股票并没有因此重获机构的芳心,积极配置型和股票基金仍然罕见参与,推动其上涨的仍然来自于游资和一些投机的阳光私募。
油价上涨拉升股价
国家发改委5月31日宣布,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400元。据测算,调价后90号汽油涨幅约为每升3角。
5月27日,在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便提前做出了反应。中国石油大幅飙升,涨4.35%。并带动其他二三线石油个股上冲。
6月1日,继续受到油价上涨的利好,中国石油延续了节前的势头,当日大涨3.73%收于14.17元,最高涨到14.35元,涨幅达6.22%,继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后,再度创下反弹以来的新高。成交量达到136万手,计19.31亿元,换手率达3.42%。
相比之下,石化双雄中的另外一只中国石化(600028)却表现差强人意,全天仅微涨1.06%,未能创出近期新高。石油板块的其他个股,如东华能源(002221)、准油股份(002207)等都是高开低走,泰山石油(000554)甚至翻绿。市场主力资金很明显在集中猛攻中石油。
此后中国石油涨势未断,连续两个交易日又分别涨0.42%、1.12%。6月4日,大盘萎靡调整,中国石油才收缓脚步,微跌1.67%收盘。中国石油成为大盘站稳2700点的最大功臣。
可以说,中国石油近日大涨近10%,成品油价的上调无疑是最大的推手。近期招商、海通、银河、中投等很多券商研究员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招商证券研究员裘孝锋认为,中国石油以69.4亿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股权,从发展方向来看,应该具有重大意义,公司直接通过收购走向国际业务,应该是个里程碑事件,预计中国石化随后也有可能类似动作。维持中国石油2009年、2010年的业绩预测为0.58元、0.83元,维持“审慎推荐A”的评级。
但是也有中金、联合等证券公司持谨慎态度。中金公司分析师张金涛表示,发改委终于上调汽柴油价格,调价时间晚于预期,调价幅度略低于中金预期。中金之前预期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上调500元/吨,而发改委最终将最高零售价上调400元/吨。他认为,发改委终于上调汽柴油价格,利好中国石油。但由于此次调价释放的信号并不很积极,建议投资者借利好减持。张金涛指出,中石油A股目前股价对应2009年市盈率28倍,估值仍然较高,维持“中性”的评级。
公募不碰 私募短线投机
虽然中国石油飙升,并成为A股的功臣,可是公募基金的参与热情并不高。
“我怎么知道油价是涨还是跌呢?”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得非常直接。在他看来,很多大的投行以及世界级玩家都会在油价上栽倒,他没有必要去玩这种看不懂的东西。同时,近期金融和房地产涨得很好,他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另外,也愿意去研究并埋伏在那些没有上涨的钢铁等板块当中。
从中国石油第一季度披露的股东情况,很多股票型基金和积极配置型混合基金也罕见在中国石油布局。在十大流通胀股东中,除了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外,中国石油的另外八大流通股股东均为机构。但是易方达50指数、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中国人寿(601628)个人分红、嘉实沪深300指数、中国人寿普通保险产品等占据了绝大多数。
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只有诺安股票、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景顺长城精选蓝筹三只主动型的偏股基金。其中,诺安股票持有2877.30万股,较前一季度增加了2009万股,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持有2477.89万股,较2008年年底增加了383.55万股。而景顺长城精选蓝筹则是新进了1986.29万股。
数据显示,从3月31日至6月4日,中国石油从11.41元,涨至了14.15元,其间涨幅达到24%。同期大盘从2373.21点涨至2767.24点,涨幅为16.6%。中国石油略微跑赢大盘。但是,这期间很多金融股和地产股涨幅都在30%左右。
三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不愿意透露在2个月的期间是否继续持有中国石油,也不愿对其进行评论。但是他们显得比较谨慎,十分关注各方资金的动向。
相对于公募基金的谨慎,中石油近期上涨巨大的资金量主要来自于游资和私募。
“我们有买中国石油。”6月3日,一位江苏的私募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坦承。他买中石油的理由很简单。“市场现在都已经不是二八分化了,甚至可以说一九分化了。”“看到它能够上涨,当然会参与。”不过,这位私募人士也承认,自己只是短期参与一下,不会呆得太久。 中国石化为什么涨不过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600857.SH)做多,中国石化(600028.SH)做空。
你很难想象这个格局,但是你一定要适应,以后这个格局可能会一再的出现。
中国石化怎么了?
近一周来,关于中国石化的舆论在大众投资界甚为热烈:“中国石化到底怎么了?”
从近两天的走势来看,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6月1日,发改委宣布上调成品油价格,汽柴油价每吨均提高400元,当日中石油大幅上涨,盘中最高上涨达6%,收盘依然上涨4.89%,而中石化的走势则明显偏弱,昨日收盘仅仅上涨1%左右。6月1日,中国石化的走势不仅仅远远落后于中石油,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乎所有蓝筹板块,显然也远远落后于大盘指数。
此非偶然。实际上,在近半年来的行情中,中石化的活跃度总体大大弱于中国石油,在屡次的指数冲关中,中石化不止一次扮演半路倒戈做空的角色。以1个月统计,中石油涨幅19.88%,而中国石化涨幅0.99%。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9月底,中国石油就止跌,而中国石化要到11月初才止跌。此后一直到今年2月,两者才合流。而4月中旬,中石化突然抛开中国石油只身上攻,不过半月后,这一趋势重又被扭转过,中国石油的强势一度令市场大为瞩目。
为何同样有原油价格上涨和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刺激,石化双雄的走势分化如此严重?两者走势的交叉又隐藏着何种缘由?
“70美元鸿沟”
“70美元。”理财周报采访多家券商石化分析师,其结论基本一致,即国际石油70美元基本上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分界鸿沟。
一家知名券商分析师向理财周报透露了其分析结果:在目前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最佳盈利区间分别是70美元/桶-90美元/桶和50美元/桶-70美元/桶。也就是说,70美元是重要的价值临界点。这可以完整的解释二者走势的交叉。
2008年10月后,油价跌入90美元以下区间,亦即进入中国石油的最佳盈利区间,此后在11月初,复又跌入70美元以下区间,即中国石化盈利区间。4月27日之前,纽约原油期货经历了围绕50美元一个波段的下跌,这对中国石化是利好,这也是中国石化4月份走势强于中石油的重要原因;而4月27号之后,原油一路冲高,如今国际原油价格临近70美元,利益重心向中国石油转移。
“我认为今年原油破70美元是一定的。”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说。这意味着,中国石油的业绩弹性会越来越大,而中石化的炼油石化行业的成本压力继续加大。
“我认为原油价格保持在70-80美元左右的核心区间,可能会是一个常态,总体上是有利于中国石油,中石化的盈利空间受挤压。”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师判断。
“中国石化的资源瓶颈确实越来越紧张,所以基金现在并不热衷中国石化。中国石化的成长性令人担忧。”上述人士说。
从近10年历史考察,中石化与中石油的差距的确越拉越大。2000年,中石化的总资产是3409亿,而中石油的总资产是4197亿,两者差距是788亿;2009年3月底,中石化的总资产是7735亿,而中石油的总资产是12311亿,两者差距达到4576亿之巨。
从主营收看,2003年前,二者齐头并进,2003年—2005年年中,中国石化增速超过中石油,原油价格保持30—60美元左右的区间。而2005年年中以后,总体中石油的收入增速总体均超中国石化,其间油价跌回60美元之下,中国石化一度反超,但随着油价此后的狂飙突进,中国石油领先地位一直保持。
可见,随着油价重心的步步抬高,中国石化的优势越来越小。
这背后的基本面原因已经为人所知,即两家公司的产业链差异。“大家把中国石油当资源企业,但是把中国石化当化工企业。”裘孝峰说。甚至有基金人士说,中国石化并不是一家真正的石油企业,因为拥有的资源太少。
炼油业务一直是占中石化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一块,约占56.37%(含内部抵消)。事实上,中石化面临两难的境地:用于炼油的进口原油按照国际油价买进,成品油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规定价格卖出。如此头尾各一掐,中石化中间可斡旋的空间远小于中石油。中石化原油来源日益倚重进口,2008年进口原油占中石化全部原油来源的73.5%。
而2008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勘探及开采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5.7%和45.1%。利润的失衡实际上让中石化一直在寻求新的战略平衡。
中石化战略天花板
从中石化近几年对勘探领域的资本支出可看出,中石化对勘探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勘探资本支出占其全部资本支出的39.7%,2007年占49.8%,2008年占53.7%。
“但石油勘探确实没有太大的成就”,上述分析师说,总体上仅有塔河油田和普光油田两项,相较中石油差距非常明显。资源的缺乏将长期制约中国石化的盈利和扩张能力。
从两者近五年勘探和开采成果来看,中石化每年新增原油可采储量在280-306百万桶左右,但最近两年其新增原油可采储量大幅减少,2007年仅新增2100万桶,2008年新增1.14亿桶。相比之下,中石化在天然气勘探方面的进展令人耳目一新,2007年其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37567亿立方英尺。
另外,中石化的战略转型亦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中石化2009年3月31日的货币资金总额仅122.27亿,而去年同期有283.97亿,骤减56.94%。此外,其应收票据剧减,应付票据剧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石化目前资金压力确实不小。
从中石化前面十年的资产负债率来看,中石化的资产负债率在50%到58%之间。相比之下,中国石油更加稳健,其资产负债率稳定在28%到39%之间。这意味着,中石油的财务更加稳健,未来可融资的空间比中石化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