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假如不救市看涨威胁看跌?
2008-04-06 20:18: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rose
发帖数:52
回帖数:131
可用积分数:138588
注册日期:2008-03-05
最后登陆:2008-05-30
主题:假如不救市看涨威胁看跌?

随着三月、随着一季度股市以创纪录的暴跌的过去,沪深两市的K线图上永久的留下了一段令股市中人难以忘却的痛!也令所以虽不直接参与股市投资,但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股市的经济学家、专家学者、媒体人、股评家等等对近半年来股市发生的动荡忧心如焚……
被定义为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就在其以股改为契机使股市在刚刚摆脱了长达四五年之久的熊市,步入红红火火的牛市,在亿万投资者才刚刚开始通过股市投资以期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所带来的盛宴之时,仅仅几个月,这顿“美餐”却已经被各路大资金大快朵颐“瓜分”了、“抢食”了(去年基金获利逾万亿元即是明证),而垂涎欲滴的、“饥肠辘辘”的广大中小散户投资者非但连“残羹剩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品尝,反过来却被逼为此牛市“盛宴”埋单(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股民严重被套即是明证)。
股市走到今天,对照次债危机原发地美国一季度的跌幅以及与中国股市有一定关键的港股一季度的跌幅,包括全球股市一季度的跌幅,一个全球经济增速最快、持续保持高增长的中国,却在一季度成为全球最大跌幅的股市,期间增发的总市值中超过了全球的三分之一!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谁最应该为此担负责任?该不该尽快拿出救市政策?交易印花税率是不是应该及时作出调整?如此跌势不止,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股改成果是不是到今天变成了“苦果”?投资者的利益如何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凡此种种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内外争议与热议的焦点。
由于全球经济受美国经济走势影响颇大,自美国爆出次债危机后,世界经济为之不安,各国股市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作为次债危机原发地的美国本国经济出现的衰退迹象反应到股市中出现短暂时间的较大动荡,敦使美国频频出招以稳定投资者、稳定本国的资本市场,收效是明显的,作用是明确的。港股虽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但应对措施与防范措施及时有效,避免了股灾的形成。但最最根本的核心,在本博看来还在于投资者的自身素质在当股市出现了不正常调整时,能够比较理性的对待所发生的次债危机对股市的影响作用不会持续太久、太深。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美国股市和港股的波幅远远的小于中国股市的波幅。
而我们的股市在次债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极尽夸大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未来影响之实,假借次债危机影响,并把它作为做空中国股市的有力工具,对中国股市进行肆意打压。随着次债危机风暴渐渐削弱,中国股市中的一些做手又籍以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等再融资为做空的最大利空工具,当这个做空工具的效力逐步减弱之时,再制造出多家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上市公司莫须有的再融资传闻,沉重的打击投资者信心,重创已是十分孱弱的股市,绝望的股民不得已选择了盲目杀跌,恐慌割肉离场,由此也助长了股市的暴跌不止,同时还形成了先割肉少赔钱的示范作用,于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市场做手几乎可以毫不费力的就可以诱骗出足以继续做空股市的充足筹码——源自于恐慌的个人投资者的割肉筹码。当再融资风暴平息之后,紧跟着的是市场出现破发恐慌,股市再次遭受连连重创,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中石油被人为控制是破发边缘,几度触发而不破发……
回过头再看股市非正常暴跌伊始(本博认为以元月中旬开始的连续暴跌就完全是非正常的调整)到近日两市同创新低为时限,在整个这个过程中,完全表现出的是资本博弈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骗线与恐吓性杀跌,名义上是所谓的估值泡沫挤出行情,实际上是针对蓝筹股们的肆虐打压的背后隐着的是做手们频频于暗中揽筹,同时爆炒各类题材股、概念股,而这些类别的个股却多有极高的市盈率,因而可以戳穿所谓的中国股市估值不值得价值投资的谎言。几乎同时进行的拉抬(中小盘股、题材股、概念股等)与打压(权重指标股、蓝筹股等),这不是资本逐利的本质反应在行情走势上,难道还真是“肇事者”出于“逼宫”目的希望“逼出”政策救市?
当前的股市的的确确的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本博认为: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一季度沪深两市跌出了几项纪录,也不是因为股市暴跌回去年今日的水平意味着股改成果可能毁于今日。本博所看到的所谓“非常关键的时期”,实质上指的是反弹需要一个契机。这是基于:随着一季度市场做手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打压手段所获得的低成本筹码,在未来的行情中要想获利,就必然的要制造出能够令绝望中的投资者看到股市后市希望的利好,上周五的多个利好传闻迅速蔓延于极弱的市场并催生出的暴涨行情,可以认为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消息博弈,以目前市场的困境为以及舆论施压为“博弈筹码”,看看周末政策面是否真会有所谓救市良策出台。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行情需要转折契机是一直以来做空股市的这些做手们最期待救市的,因为他们正等待不明就里的广大投资者在利好的刺激下,重新调动起市场热情,进场为他们“抬轿”。再有就是,股市的连续非正常暴跌以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高度警觉,关于救市与否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碰撞日益升级,并广泛的影响着市场内外的从普通股民到各相关高层,而近日先后有数据资料披露大资金抄底(有资料显示最早进场抄底的时间是在元月就已经开始)以及揭露做空股市的那些主力机构的交易席位。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的是:连续暴跌背后的阴谋就是资本逐利性质决定了但凡股市中人都将是以尽可能低的股价完成其建仓加仓,而数以十亿、百亿、千亿计的大资金抄底建仓加仓是在一个可以满足其低成本获取筹码的底部区域,而并非是所谓的最低点位。因此,本博最早就一直分析强调指出连续暴跌系为诱空行情性质,而除了近日已经披露的数据外,本博相信近阶段还将会有更多的有关暴跌的“揭秘”数据资料被披露,来证实暴跌背后的资本逐利的性质。基于此,本博认为:当前的股市充满着希望。这是因为从现在开始的行情走向将被暴露在阳光下进行,而非像此前一季度那样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进行着“阴暗”骗线。也正是基于对资本逐利本质的分析与对行情走势的分析,本博最早提出了千点反弹行情在即,并提出了二季度行情将与一季度行情形成一个大V字型走势。虽然目前还没有政策利好(特指下调印花税率)刺激投资者频于崩溃的信心,但是,出于获利的唯一途径是拉升股市的原因,即使是在完全没有实质性利好的作用,就按股市自身的一般规律来讲,现在也已经到了反弹契机水到渠成的阶段了。更何况:一、中国经济并不像一些人所忧心忡忡的那样会出现明显的增速减慢、通货膨胀严重制约实体经济的业绩,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向好绝非仅仅是一句抚慰性的空话,这就表明了股市出现的非正常暴跌与宏观经济背离的内幕其实就是市场中做手们资本逐利这么简单。二、07年年报显示出蓝筹股们强劲的获利能力没有被真实的体现在股价上,反而还在以最不值得价值投资的谬误影响着无数投资者,并以蓝筹股们为主要重创对象,致使一大批绩优的蓝筹股们大多跌幅超过同期大盘跌幅,而被沽出的筹码就按历年年报行情的回报率来讲,其后市的涨升空间之大,以经验而论都可以估算出有多大。而且,在打压蓝筹股们所反应出来的成交量不见明显萎缩(绝对有别于05年熊市后期两市一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竟然不足百亿元),那么,所有被杀跌出来的筹码的去向绝大多数都进了主力机构仓内应该是无可置疑的。三、二月以来有近三十只基金获批发售,这样的实质性利好均被人为压制,蓄而不发,而中国股市向以消息面影响最为敏感的,那么,连续不断地在给股市输血以及大型IPO暂无进行,而四月份大小非解禁规模明显降低,如此有利于做反弹行情的利好一定是不会被闲置起来的。因而,概括地分析当前股市所处的境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更明确地说是反弹契机水到渠成了的阶段。本博对此深信不疑!
支持本博的观点的依据是:一、坚信中国经济中的“两防”一定会在可控程度上得到有效遏制,以实现两会提出的目标。因而股市不具有转熊的基本面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出现的连续暴跌在程度上不亚于熊市,但性质上则根本不同。二、就目前有关救市与否的热议,既有针对去年上调交易印花税率需进行“纠错”或“纠偏”,也有针对大小非解禁,特别是大非这一块需明确规则,还有针对再融资需叫停等等,所有目前被提到被认为是可以救市的良方,如果市场期待的这些利好政策不出,而股市一样的会反弹起来,并且假如可能看到反弹千点甚至两千多或更高,那么,这跟救不救市的初衷(亦即上面提到的这些“良方”)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就是:现在不救市,难道就真的没有反弹起来的可能了吗?难道就真的没有千点甚至更高的反弹高度了吗?三、广大投资者的信心虽然屡遭重创,几近崩溃边缘,但是,出于就连去年上调了印花税率后都不见有效遏制住市场中充斥的投机行为,甚至进入08年后由于价值投资首选的蓝筹股们被误导成最不具价值投资以及只有短线炒作题材股、概念股、中小板等才是08年投资策略首选,一季度这样的非正常杀跌更表明了市场的非理性过度投机仍然甚嚣尘上,因此,与之对应的反弹行情如果如期展开,那么,市场将会现在比疯狂杀跌更为疯狂的追涨,而这样的市况有史以来是屡见不鲜的。投资者的信心恢复的关键,本博认为不在是否有政策救市,而在于行情是否已经到了反弹契机形成而展开并延升伸。出于获利以及解套只能靠后市的拉升方可实现,这就是后市行情转折的最大内驱力,因而,本博一直以来的观点是:真正的纠错是对错杀股(两市中绝大多数的个股)股价的恢复,亦即以后市的市场行为来对前期的市场行为进行彻底的纠正,其内在动力最主要的还是出于获利本质来决定反弹行情的大小,因此,本博的千点论应该不是谬论。
日益激烈的救市与否的舌战就当前的情形来看,虽然触及到了中国股市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七寸”,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反过来考虑一个问题:既然市场出现了对诸多热点、焦点问题敏感的公开化争议,作为有决策权的有关管理层乃至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经济向好以及多次提及要稳定健康发展资本市场,防止大起大落,从中折射出的信号是:1. 目前的政策(上到宏观经济的紧缩政策,下到股市管理层的系列政策)不是连续暴跌的直接诱因,因而继续维持现有政策。2. 调控的是宏观经济整个大盘,是在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上进行的收放,因而,相对于宏观经济大盘而言,股市作为宏观经济大盘的局部出现的与经济走势背离的非正常现象,应在现有的政策法规的制约下由市场自行纠偏,而不是出一套“组合拳”来催生上涨行情。3. 从有关高发表的观点中折射的潜台词是市场出现的非正常暴跌,投资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自身是有责任的,而不应当推卸责任给及相关管理层。
救市与否的正反双方的激辩,虽不能直接改变市场走势,但从引起的所有人高度的关注本身来讲,已经是为投资者做了最好的抛砖引玉的思辨引导,这将使更多的投资者在理性的层面上反思中国股市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作为具体投资行为上如何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特色的股市运作。从这个深远意义上来讲,相当多的投资者当已是获益匪浅。尽管本博很遗憾的看到了无数投资获亏的投资者在参与到这场激辩的回复中有太多太多的激越言辞,有的甚至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但是,网络的传播功能极大的推进了当前的这场大讨论,有利于股市的方向朝纵深发展,因此,本博相信在激辩中的双方“胜负难定”的同时,其实胜出的将是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他们将从中得到对股市如何认识的有益的启迪,并将会在投资者自己的投资行为中得到具体体现。因此,本博认为在激辩双方观点不相容的唇枪舌剑中,各自所例举出的种种依据,反映出中国股市现状,正是亟需投资者了解并最好加以深入思考,这将有助于投资者在参与股市时趋利避害,但仅仅是看热闹或发泄愤怒者除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4-06 20:21:1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垂涎欲滴的、“饥肠辘辘”的广大中小散户投资者非但连“残羹剩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品尝,反过来却被逼为此牛市“盛宴”埋单(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股民严重被套即是明证)。


哈哈,所以,股市赚钱难!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