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明天涨停 |
| 发帖数:20129 |
| 回帖数:1193 |
| 可用积分数:98351 |
| 注册日期:2008-03-23 |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工商银行,为何你总与“上帝”对着干?(图)
6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部分收费项目的上下限标准上涨100%。6月24日,工行网站撤下此前公布的业务费用调整公告,就在大家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工行此次调整业务收费“流产”之时,工行却称,公告删除只因网上公示已结束,部分省份已执行。网友不禁感叹,“霸王行为也玩起了躲猫猫”,垄断企业的调价行为到底该谁说了算?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就此发表观点>>
[IMG]http://img.hexun.com/2009-06-28/119097889.jpg[/IMG]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论坛热帖: 玩起了躲猫猫?工行删除调价公告,但收费调整将继续
工行删除调价公告就是“躲猫猫”
说两句:工行删除调价公告,其实就是“躲猫猫”,顶不住舆论压力,先用缓兵之计,然后再商议接下来的方案。
乡村美酒:如果说工行提高收费的对象是企业、机构等集团客户,还情有可原。在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工商银行的放款额度巨大,集团客户得到资金的同时,多给点服务费也体现互惠共赢。但工商银行调整资费的对象却是个人客户。老百姓来存款取款,银行赚利差,来办点业务你还要成倍地涨手续费,到底是谁给了工商银行这么足的底气?[详细]
皇城一兵:随着金融危机蔓延,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而工商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服务质量难尽人意,收费手段层出不穷”、百姓意见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幅度上调服务收费标准。我禁不住心生疑窦,工行,为何你总与“上帝”对着干?[详细]
艾宾浩斯:横看竖看,越看越糊涂;横比竖比,怎么比怎么闹心,面对着高得离谱的涨价,即使是对客户再好说话,仅仅靠“加强服务、兼顾成本,使客户能享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个人金融服务”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恐怕也是难以服众。工行也不能“光练不说”,只顾闷头数钱,更不能干脆躲起了猫猫,高挂“免战牌”,必须要为自己的涨价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自己的经营成本向公众提供一个可信的数据。
跟涨的风气比工行的霸气更可怕
IAMBUG:国内银行,屈指可数,工行当属其中巨擘。“老大”振臂高呼,岂知若干后进们不跟风而起?何况经济不景气,谁家的余粮都不多,保不齐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等一干“小弟”卯足了劲,要与工行试比高——公众谴责算什么?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要骂也是戳工行后脊梁骨,谁要它是“始作俑者”。
我顶啊顶: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实体经济下滑,尽管已有企稳迹象,前路仍然莫测。此际,正是众人抱团“取暖过冬”的艰难时刻,工行作为国内银行业的“老大”,原本应该主动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以压缩开支、创新业务等正当手段,积极应对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利润下滑,而不是采取“独善其身”式的野蛮涨价。这不但会动摇银行业的“军心”,也让广大个人客户于“寒冬”之中更加心寒。
上书房行走:打比方说,一只青蛙叫唤不代表夏天来了,但如果大多数,甚至是所有青蛙都在叫,那就意味夏天真的来了。同理,工行一家提价不算什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当真收费收得离谱,相信也没几个人会在工行一棵树上吊死。但如果一声蛙鸣勾得蛙声一片,工行投石问路,其他银行陆续跟进,那就真是消费者的“噩耗”了。
殊同视界:有网友戏言,工行既然敢用“爱存不存”作为自己的英文缩写,那就说明它吃定你了,无论出台什么样的“霸王条款”、“霸主条款”、“霸气条款”,我们还是得乖乖接受啊。其实不然,如果工行有无视消费者提价的权利,那我们也有无视工行“用脚投票”的权利,只是千万要警惕,别刚出虎穴,环顾之下,四遭皆成狼穴。[详细]
垄断性质的国企走出垄断定有路径可循
沙蛰:由于金融行业在我们国家起步晚,政府管得严,导致现在国内银行的业务类型少,比如国外银行非常注重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国内银行很少触及。这样,银行调整盈利水平的工具很少。利率决定不了,又没有其他业务,当然只能调整针对个人客户的那些收费了,虽然零零碎碎,但总归能管饱。[详细]
我的小敏敏:这其实是中国银行业长期处于金融垄断地位的一种体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业不发达,银行相对消费者处于完全强势。当前又处于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所以银行完全有可能在此时通过“涨价”等手段向国家要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干预,单靠消费者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xiangtan:工行是央企,央企更应该守纪律,更应该自觉接受国家和公众的监督,要给国有中小企业,给民营企业做出榜样,而不是仗着是央企就耍老大派头,呼风唤雨。
春天的柳絮:工行的手续费提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石油双巨头往日的所作所为,前者靠钞票赚钱,后者以石油为生。只是由于中国的金融系统并没有和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各大银行才免于随着世界经济的脉搏而上下调价不休,公众也不必凌晨十二点盯着银行的网站,苦等消息。其实,工商银行满可以去问问中石油或中石化,最近成品油的定价不是初见成效吗?垄断性质的国企走出垄断定有路径可循。
银行收费岂能想涨就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