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上调油价,令石油需求复苏前景面临风险
2009-07-02 07:41: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中国上调油价,令石油需求复苏前景面临风险

中国的燃油需求自从1月触底之后已经反弹,但在中国政府一个月内超乎寻常地两次提高油品零售价后,如果消费者减少汽、柴油用量,可能将导致油品需求复苏失去动力。

分析师们表示,6月将是测试中国燃油需求弹性分界点的重要月份,此前中国政府在6月1日上调汽、柴油价格6-7%,而在四周之后再次上调8-10%。

虽然价格上调将令出租车司机和农民等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受损,而这些人群有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中国政府显示出了对高油价不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信心。

中国某些地区的汽、柴油价格现在已经接近2008年夏季达到的高位,当时原油期货价格触及每桶147美元以上的峰值。

咨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的亚太能源分析师Tom Grieder称,从心理水平上看,油价开始达到消费者将要计算燃油成本的位置,他们可能会控制支出。

他称,如果消费者认为原油价格将继续上涨,这种情况非常可能会发生。

第二季度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飙升40.7%,创1990年9月28日结束的那个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百分比涨幅,而在那个季度发生了萨达姆·侯赛因统治下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今年到目前为止,油价上涨56.7%。

中国并非亚洲地区唯一调整零售油价的国家。巴基斯坦一位高级政府官员本周称,该国周三将当地油价上调12%左右。

印度的Essar Oil Ltd. (500134.BY)旗下经营大约1,250家加油站,在6月份提高了汽、柴油价格。还有更多的公司在计划调整油价,印度燃油零售商即将从周三起把航空燃油的价格提高6.5%左右。

研究公司Paul Ting Energy Vision LLC的总裁Paul Ting称,市场上有迹象表明中国的石油需求正在受到冲击。

Ting称,最重要的事实是,6月中国已经出现一些独立油品零售商对油价打折销售的情况。

他称,如果销售油品的时候必须搭配鸡蛋和饮料等赠送品,那就说明这个市场的竞争很激烈。

更快、更高、更强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直是原油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但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已经感受到了美国和欧洲主要贸易伙伴陷入衰退所带来的影响。

周一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下调对未来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并预测中国2009年的石油需求将萎缩0.4%。

但其他机构的预测则更加积极。花旗集团油气分析师Graham Cunningham在6月19日的报告中预测,中国2009年的石油需求将增加3%,至810万桶/日。

Cunningham在报告中指出,预计2009年下半年增加的经济刺激计划支出将支持石油需求增长,这些支出将重点投向中国西部能源密集型的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个月中国的汽油需求受到政府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些政策包括针对小型车的补贴和购置税减免。

但是,未来情况仍将取决于中国的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国家发改委),以及其坚持推行其1月份启动的油价机制的决心。

IHS Global Insight的Grieder称,如果原油上涨到每桶80美元以上,相信出于对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国家发改委在继续上调油价时会更加谨慎,并可能会提供补贴减轻消费者的成本压力。

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分析师Damien Ma预计国家发改委仍将继续上调油价,主要是因为去年推行的燃油税改革已经为中国政府带来了大笔财政收入,而中国政府当前需要资金来扩大财政支出。

Damien Ma称,由于其他来源的税收减少,中国政府可能将基于消费的此类税收作为增加中央收入的良好渠道,这也与控制污染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相吻合。

国内石油需求如果突然疲软的话,将导致中国的炼油商陷入两难境地:是降低开工率并减少利润空间,还是维持高产量并将富余产量出口海外或者储备起来。

分析师们认为,炼油商最可能选择加快建设商业油品储备库的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PTR)、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 SNP)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正在投入数十亿元在全国各地修建新的库存油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