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国储竞价销售 农产品价格承压
7月2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设分会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200.5万吨,实际成交74.59万吨,成交率37.2%,成交均价1600元/吨;同时,7月23日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上,计划销售的49.99万吨大豆全部流拍。
在当前市场上可供流通玉米数量较少的前提下,国储抛售原应受到饲料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的追捧,但是情况恰恰相反,竞价销售虽然以顺价形式进行,最终成交者却是寥寥无几。这主要由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下游消费持续受到抑制,下游企业无法承受高价玉米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最终成交量大幅萎缩也不足为奇。此外,大豆全部流拍也同样符合市场预期。在豆粕和豆油价格未见起色的情况下,国储三等大豆以3750元/吨的最低价格拍卖,油厂压榨利润甚微甚至出现亏损,使得国内油厂参与热情明显不高。
综合来看,国储最初收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但没有很好的衔接整个产业链,使得政策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博弈后的结果并没有兼顾各方群体的利益。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大豆和玉米最终还是会流入市场,使农产品价格承压。但如果国家考虑调整临时储备大豆和玉米的销售政策,比如调整拍卖低价或对下游企业进行补贴等方式,可能会更好的保护各方利益。后期关注下周于7月27日-31日继续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大豆、稻谷、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
下周重点提示:
由于季节性消费淡季和库存压力明显,豆油走势偏弱,关注豆油逢高沽空的机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