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地产融资再收紧,多家信托收到银监窗口指导
2019-07-04 21:12:1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十年慢牛
发帖数:3324
回帖数:1404
可用积分数:2331255
注册日期:2019-04-24
最后登陆:2020-09-11
主题:地产融资再收紧,多家信托收到银监窗口指导


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多家信托公司近期收到银监窗口指导,要求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

从记者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家公司收到的监管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要求“自觉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有的要求“三季末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不得超过二季末”,甚至有个别公司要求“全面暂停地产信托业务”。

重点管控业务超速公司

房地产信托一向是信托公司的重头业务,自2018年以来,信托公司对这项业务的热衷“有增无减”。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8年6月至今年6月,房地产信托的月度成立规模已连续13个月居集合信托首位。

另有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市场总计成立集合信托规模9272.85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高达3634.39亿元,占比40%。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2.81万亿元,占比14.75%,较2018年4季度末上升0.5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国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回落,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房企新开工意愿增强,预计短期内房企的信托融资需求或难以降低。

针对狂飙突进的地产信托业务,5月中旬,银保监会祭出《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23号文”)后,强调不得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严格限制了前端融资模式的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反映,23号文发布之后,地产信托发行规模有所收缩,但或许这仍未达到监管预期。

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多家信托公司近期收到银监窗口指导,要求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公司收到的监管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要求“自觉控制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有的要求“三季末地产信托业务规模不得超过二季末”,甚至有个别公司要求“全面暂停地产信托业务”。

信托行业资深研究员袁吉伟表示,本轮地产信托窗口指导与23号文精神一致的,和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要求也基本一致。“可能针对的是部分房地产信托增速过快、房地产占比过高的信托公司。”

对地产融资影响较大

“我认为,这轮窗口指导对信托公司影响非常大。”某大型信托公司资深信托经理表示,如果严格控制新增地产信托规模,没有到期不得新增,将房地产作为重头业务的信托公司压力可想而知,很可能无法完成三季度、甚至下半年的业绩目标。

某中小型信托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称,“公司尚未收到类似窗口指导,但不排除接到类似窗口指导的公司会继续增加。”

一位央企背景信托公司高管分析称,本轮地产信托窗口指导将带来三方面的影响:

其一,一定程度上遏制行业乱象,有效控制部分信托公司通过各种方式为地产企业缴交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的行为。

其二,进一步去地产企业的融资杠杆,提升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门槛。未来只有符合432等信贷标准的项目才有条件获得融资,而房企地产项目前期拿地阶段资金占用规模和时间将加大加长,现金流将更加紧张,获取融资的紧迫性提升,融资成本会进一步升高。

其三,如果23号文件得以有效执行,且执行力度、标准统一。各信托公司将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资源会向实力强劲的房企集中,这就会使房企进一步分化,强者获取资金的效率和融资利率将更有优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