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82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5700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5-23 |
|
主题:张裕A业绩下滑;专家称造假等降低葡萄酒消费
进口葡萄酒不景气,张裕A(30.050, -0.57, -1.86%)业绩下滑;专家称造假等降低葡萄酒消费 来源:食品行业眼
据近日的证券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国内葡萄酒龙头企业 张裕A 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其实,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哀声并非此时出现,而是早已有之。近6年半以来,国产葡萄酒业绩连续下滑。同时,今年进口葡萄酒的销量也下降。
葡萄酒是一种营养健康型的美酒,本应有大好前程,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聚餐喝葡萄酒
长期关注葡萄酒、果酒产业发展的江苏大学果酒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果酒专家、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马永昆教授认为,造假、质量与价格关系不明等5大因素降低了葡萄酒消费量,影响了葡萄酒行业发展。其中,整个葡萄酒行业只有严厉打击少数不法企业的造假行为,提高产品质量、真实宣传、合理定价,并将产品与传统养生健康文化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空间。
品味好酒
一、不光是张裕,整个葡萄酒行业都在下滑
张裕A主要生产经营葡萄酒、白兰地等酒类产品,并经营旅游业务。
据证券时报报道,葡萄酒龙头张裕A 于2019年8月27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1-6月份,该公司营收和净利双下滑: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5.58亿元,同比降9.55%;净利润6.03亿元,同比下滑5.1%;其上半年葡萄酒实现收入19.28亿元,同比下滑13.01%。
张裕A指出,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主要来自销售量下降。国内葡萄酒行业总体需求疲软,国产和进口葡萄酒的销量和销售收入均下降。这种说法也得到了相关权威数据的印证。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数量为31541.1万升,同比下降14.09%;进口额12.3亿美元,同比下滑19.46%。
据工信部网站的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葡萄酒企业产量为24.5万千升,同比下降19.9%。这还不是国产葡萄酒惨淡的全部,另有权威数据表明,自2013年起到2018年,国产葡萄酒产量已连续6年下滑。2012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为138万千升;2017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为100.1万千升。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的总产量62.91万千升,同比下降37.16%。
葡萄酒生产车间
二、造假等5大因素降低葡萄酒消费量
专业研究葡萄酒、果酒产业形势的江苏大学果酒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果酒专家、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马永昆教授指出,导致含酒精酒或饮料消费全面下降或消费减缓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以下5方面——
一是行业造假,包括学术研究造假和产品造假。曾有研究机构称,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有抗氧化等多种健康功能,商家借此大肆宣传,将白藜芦醇的健康作用吹得神乎其神。但已有权威机构指出,这种研究存在数据造假、夸大宣传等问题。另外,有的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葡萄酒,蒙骗消费者。
学术研究造假、虚假宣传和产品假冒伪劣等造假行为,严重影响了葡萄酒的形象,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心。
二是产品过度包装,而普通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质量优劣难以识别,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三是葡萄酒价格仍处于消费高位,且质量与价格关系不明,没有形成较为认可的品牌影响力。国内消费者还是以进口葡萄酒品质可靠的模糊认识来选购葡萄酒,这无疑挤压分割了国产葡萄酒的蛋糕和市场,这是相对长期的态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或替代。
进口葡萄酒
四是葡萄酒文化和饮用习惯还是以外来的为主,这和我国传统文化习惯并不融合协调,喝不习惯或规矩太多、不方便,也限制了葡萄酒消费。短期内,白酒主导餐桌聚会的气场不会改变,更不可能被葡萄酒代替,葡萄酒只能是点缀或配角。尽管葡萄酒上餐桌也是趋势,但毕竟量小,还不能主导工薪阶层和农村居民的酒类消费习惯。
五是严打酒驾的措施降低了葡萄酒等酒类的饮用量。严厉处罚酒驾已常态化,在开会、聚会活动中,不喝酒也呈社会常态化,这是大环境、大气候所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