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农产品进出口由顺差变逆差
中国今年首两个月农产品进出口实现双增长,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去年同期11.5亿美元的顺差,变为20.6亿美元的逆差。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表示,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中国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食用油供应很可能需要依靠进口,当局需要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准。
国家农业部昨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一至二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出口额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额为8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4%。农产品贸易由去年同期11.5亿美元的顺差变为20.6亿美元的逆差。
玉米出口量急跌九成六从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谷物仍为净出口格局,但净出口量快速下降﹔今年一至二月,中国谷物净出口录得29.5万吨,同比下降84.8%。在国际米价大幅飙升的情况下,大米净出口出现一定增长﹔不过,玉米产品和小麦产品前两月的净出口量均出现快速下降,分别录得净出口6.21万吨和16.9万吨,同比下降96.5%和17%。
此外,今年首二月,食用植物油出口按年下降25.9%至3.1万吨﹔进口则为126.3万吨,同比增长7.3%。而畜产品也是农产品贸易顺差转逆差的主要「贡献者」,同期录得出口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进口额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1.5%﹔贸易逆差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
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中国粮食供需形势日渐吃紧,食用油供应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需要依靠进口。而对于内地耕地不断减少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聂振邦表示,内地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余地越来越小,单产水平继续稳步提高的难度加大﹔因此,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保持粮食供需长期基本平衡的任务非常艰巨。
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针对未来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聂振邦指出,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粮价居高不下,未来世界经济成长可能放缓,国际石油、粮食等重要初级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影响,走势难以预测。但他表示,在中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愈来愈大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准。
另一方面,国家农业部一位官员昨日表示,中国今年的油菜籽产量将为约1150万吨,较去年减产仅4%,主要是春季的良好天气以及播种面积扩大,抵销了冬季恶劣天气的影响。该预测数字低于此前中国粮油信息中心预估的1200万吨,但高于上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一官员预测的950万吨。
该官员指出,虽然内地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已导致油籽产量损失160万吨,但由于较早前播种面积的加大,已抵销了这一损失。他续称,目前中国南方地区的天气对农作物非常适宜,今年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会同比下降10%,但仍高于农业部最初的单产下降30%的悲观预测。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