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信银行总部回归 深圳总部经济提速
2009-09-22 08:10: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中信银行总部回归 深圳总部经济提速

  9月17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召开一个评审会议,该委员会要为深圳CBD的一块地将要建什么样的大厦做出初步评审。而这块地位于深圳福田CBD西北位置,它的主人是注册地在北京的中信银行(601998 )。该大厦建好后,中信银行(601998 )计划要将信用卡中心总部迁入该楼办公。

  这象征着继中信证券(600030 )回归深圳,并于8月4日公告以10.4亿元的价格收购深圳CBD卓越时代广场2期的3.05万平方米写字楼后,中信集团又将一子落下深圳。

  而在中信银行深圳大厦的周围,一块块空地已经被各类公司广告布所围住,有的已经开始建设。除了中国平安(601318 )、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深圳本土机构,还有太平保险、中国保险、太平人寿保先、民安保险、鼎和财产保险等外来机构,它们或重兵布局深圳,或将总部就设在深圳。

  优劣势转换

  深圳总部经济提速仅在深圳CBD这一小块区域就得以显现。

  “客观来说,深圳的许多方面已经不容易吸引大的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总部了。”深圳某本土金融机构董事长说。

  以金融为例,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已经明晰:北京、上海。北京金融中心有强势的央企为支撑;上海的金融中心延续了涉外文化,被外资所青睐,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深圳已经不具备天时的优势。

  地利上,虽然深圳距离香港一河之隔,但是正因为如此,外资机构若在内地设立独资或者合资公司才不愿意将总部设在深圳,因为距离香港较近,没有这个必要。

  人和,深圳更不具备优势。上述深圳某本土金融机构董事长称,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深圳总部经济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这和北京、上海无法相比”。他介绍,“去年到北京和上海的大学招人,但10个人中,8个希望留在北京和上海,只有2个人愿意南下深圳。”

  虽然深圳曾经出现了诸多的“中国第一”: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外汇交易中心、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等。但眼下的深圳最多只能提一句“区域金融中心”。

  近些年基金业是金融行业中成长最迅速的行业,通过基金公司总部的设立可见一斑。2003年以来,共设立基金公司39家,其中实际性总部设在北京的有7家、设在上海的有25家、设在深圳的只有5家。

  新的力量

  可喜的是,2008年11月3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公司将总部正式落户深圳显示出深圳总部经济新的动向。

  该公司股东方分别是中国民生银行(600016 )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皇家银行和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三个股东没有一个出自深圳。尤其是中方主要股东民生银行(600016 )总部在另一个基金活跃的金融中心——北京。

  2009年,深圳吸引金融机构的进程加快。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其中1家法人机构,4家分支机构。其中,6月份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600030 )股份有限公司将注册地迁回深圳。按照证监会的新规定,中信证券总部落户深圳后,公司的大部分核心部门将从北京搬迁到深圳。

  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深圳已经有了新的“天时、地利、人和”。

  中信证券董秘谭宁曾表示:“首先深圳市的政策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其次深港两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创业板的启动、资本交易市场的健全,这些对于金融机构很有吸引力,对我们也很有利。” 谭宁一番话概括了新的天时。

  9月《福布斯》中文版第六次发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600306 )市排行榜,深圳首次进入前三甲,位列第三。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曲健博士认为,在内地其他城市传统银行业务受影响的同时,深圳政府在过去几年在金融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尤其是创业板即将上市,吸引了大量高端金融业人才到深圳集结,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对此次榜单名次提前居功至伟。

  而深圳同香港的金融合作也开始转变,如将建立南山金融区,做香港金融的后花园。

  2008年最后一天,深圳印发《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实施细则》,该《细则》较之原有政策,大幅提高了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奖励、补助。

  深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城市。华为、中兴通讯(000063 )、腾讯、迈瑞等一批企业都是出身草根。

  而深圳民营金融机构在全国更是首屈一指,它们是未来深圳总部经济的摇篮。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介绍,今年从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共计有100多家创投企业(VE、PE等)在深圳成立。目前深圳已经拥有创投企业370多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占据全国本土私募的半壁江山。

  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则介绍,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以上的400多家,总规模规模4000-5000亿元。

  李春瑜称,无论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还是股权投资基金愿意在设立设立总部最核心的原因是,深圳的募资市场非常繁荣。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深圳投资者最早受到资本市场的洗礼,有信托意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深圳投资者很愿意接受20%的业绩提成、2%的管理费不保本的私募产品。相比而言,许多地区的投资者是不放心私募的。”另一方面,深圳较早的市场化探路积累了大量财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