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三一重工:信息披露涉嫌造假 肥高管损股民
本报近日连续报道了《三一重工定向增发 9高管齐添上亿身家》《三一重工6年前1782万甩卖资产 现拟20亿元购回》,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随着记者的深度挖掘,发现6年前贱卖资产时三一重工的信息披露不仅自相矛盾、漏洞百出,而且有造假的嫌疑。据知情人透露,当时的三一重工挖掘机发展态势非常好,销量已经达到100台,盈利性和成长性俱佳,与其信息披露南辕北辙。
超低销售量涉嫌造假
据三一重工披露,2001年只销售了5台挖掘机,而记者在中国路面机械网查到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1~6月份三一重工挖掘机的销售数量为25台。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筑路机械分会的官方网站,筑路机械分会是由从事道路施工机械、道路养护机械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合的全国性的行业组织。而三一重工是筑路机械分会的理事单位,并且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及路面机械公司总经理贺东东是该分会的副理事长。
为了进一步弄清记者在中国路面机械网查到的这一组数据统计,记者首先联系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协会信息统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挖掘机销售数据是由企业报给挖掘机械分会,分会汇总以后报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再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其他的分会,别的分会要用也是用这个数据,并且如筑路机械分会是不可能去统计挖掘机销售的,更不可能自己瞎编然后在网上传播。”
记者然后电话连线了中国路面机械网站负责人兼筑路机械分会副秘书长方剑仙,他向记者表示,网站上公布的有关挖掘机销售数据,是由挖掘机械分会统计出来的,网站只是引用。
最后记者采访的挖掘机械分会秘书长陈正利告诉记者:“国内挖掘机销售统计数据由我们分会统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机构进行统计。各企业每个月将挖掘机销售数据报给分会,如像三一、柳工(000528)、中联重科(000157)、徐工等大型企业都是每个月报数据。如果企业不报数据,分会没有其他的途径获知销售数据,数据不可能出错。”
除此之外,记者在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站上,也看到了上述同样的数据。截至昨日发稿,三一重工董秘办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总经理向文波的办公室电话也无人接听,手机已关机。 “低盈利能力”纯属子虚乌有
6年前卖的时候,唯一可查的就是一份关联交易备查报告,而报告中对此块资产的情况就没有进行详细披露。不知道当时是刻意还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以至于中小股东对此次交易的情形很难完全了解,更无法做出判断。
现在上市公司买回来了,增发方案对当年此块资产卖出时的情形也没有提及。
当年三一重工在关联交易备查报告中称,“挖掘机是三一重工2002年开发的新产品,该项业务属于新开展的业务,尚未成熟,市场品牌知名度较低,并且目前盈利能力较低。在挖掘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将盈利能力较低的产品出售给三一新材料,使三一重工继续维持较高的毛利率,维护了股东的权益,有利于优化三一重工的资产结构、增强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然而,据记者了解,三一重工挖掘机业务并非2002年的新产品,品牌知名度也不低,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更可用“卓越”来形容。
记者查询机械行业网站和采访业内人士后发现,此块资产在2003年就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记者拿到的一组权威数据显示,2003年三一重工销售了100台挖掘机;而三一重工将挖掘机资产卖给三一新材料后,2004~2008年三一重机挖掘机的销量分别为200台、500台、873台、1853台和3217台。6年时间,挖掘机销量从2003年的100台猛增到3217台,增长了30多倍!销量几乎每年翻番。挖掘机剥离上市公司后销售的爆发式增长和上市公司剥离时的说法大相径庭。
信息披露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三一重工《招股说明书》24页披露,2001年挖掘机只销售了5台;而中国路面机械网给出的数据显示,仅2001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挖掘机销量就有25台,而中国路面机械网给出的数据来自挖掘机械分会的统计,而挖掘机械分会是国内唯一一家发布挖掘机销售统计数据的,并且他们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上报的月度数据。
也就是说,三一重工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一份数据,而上报给挖掘机协会的是另一份数据。同样,《招股说明书》24页还显示,公司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已研制并试生产了挖掘机等产品,自2001年6月开始投放市场,当年即销售5台;2002年销售了7台。
2003年7月(上市当月)挖掘机资产被剥离出去的时候,三一重工给出的原因是:挖掘机是三一重工2002年开发的新产品,该项业务属于新开展的业务,尚未成熟。
2002年新开展的业务,前一年却已投放市场,而且当年即实现销售!2001年、2002两年只有12台的销售数量,而SY200履带式液压机却在2002年的时候已实现批量生产!《招股说明书》71页显示,公司当时有9条生产线:拖泵、泵车、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机、挖掘机、塔机、搅拌车。挖掘机生产线就在其中,那么上市公司能否解释何谓批量生产?按照《招股说明书》24页和117页挖掘机2002年的销售数据——销售收入409.34万元,销售量7台计算,每台的售价已接近60万了。
而与挖掘机同时研制并试生产的新产品还有全液压推土机、全液压平地机、摊铺机等,同挖掘机一样:2001年投放市场当年即实现销售;2002年摊铺机、挖掘机、平地机等新产品开始形成批量生产和销售,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8033万元,同比增长近14倍。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的1%提高到2002年的8.16%。(《招股说明书》117页)。
这么多的新产品,生产出来立即销售出去显然不可能,没有销售出去的就会以存货物的形式存在。《招股说明书》120页显示:“2001年末库存商品比上年增加1472万元,增长35.53%。”批量生产而没有销售出去,作为巨额存货的新产品会不会将公司压垮?
最夸张的地方还在于:
一、《招股说明书》133页显示,“根据国税发【1999】49号《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公司开发的立体停车库、混凝土机械、智能型震动压路机、挖掘机技术属于开发技术项目……”也就是说,挖掘机三一重工最迟已于1999年开始研发!
二、增发方案35页显示:2007年三一重机营业收入为11.27亿元,而净利润达到了惊人的9.16亿元!更雷人的是,三一重机2007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11.09亿元,在实现了9.16亿元的净利润后,2008年9月30日的股东权益竟然只有4.64亿元!上一年赚的利润到哪里去了呢?而且根据三一重工对购买的挖掘机资产业绩的承诺,“2008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456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3.8亿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5亿元、2011年现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如果2007年真的实现了9.16亿元的净利润,那么该资产岂不是还处于业绩下滑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