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三一重工:高管再现低买高卖老套路
一笔大额交易让三一重工(600031)又成关注焦点。昨日有媒体报道,三一重工公司高管6年前1782万元买入公司挖掘机业务,6年后的今天,要19.8亿元卖回给公司,从手法上看有点类似曾经被掏空的ST海纳案例。不同的是,ST海纳被掏空后成为垃圾股,而三一重工余下资产依然优良,6年间净利润从2亿元增长到12亿元,增长了5倍。
如何评价这19.8亿元的关联交易?我曾经给三一重工的高管们想了很多种理由,例如当初挖掘机业务确实竞争激烈,属于垃圾资产,但随后的6年间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挖掘机产生了巨大盈利,出乎了高管们的意料。但是这又不好解释为什么三一重工曾投入巨大的研发实力进行挖掘机的研发。
再换一个解释,虽然高管们当初就看好挖掘机业务,但由于保护公司当时毛利率的需要,不得已卖出正在成长过程中的挖掘机业务,并计划好当挖掘机业务产生盈利的时候重新回归上市公司,让广大投资者共享。支撑这一说法的依据有,从始至终,挖掘机业务的所在公司一直冠以“三一”开头,无论是三一重机还是三一投资,从来也没说不承认这个亲儿子。但换个角度思考,挖掘机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除了管理者的眼光之外,是否也沾了“三一”品牌的光,是否也曾经无偿或者低价占用了三一重工的研发成果、人力、物力、资金等。
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挖掘机不是在三一旗下,而是换个其他名字,例如“东方重机”或者“明日重机”等的名字,能否成功还未可知。
或许也正是和“三一”两个字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最终导致了挖掘机没有选择在创业板上市而是让三一重工回购,这应该是相比之下收益风险比最大的方案。但没想到的是,经过了多层次遮掩之后,依然被明眼人发现,这可能是三一重工高管们不希望看到的。
那么三一挖掘机应该如何回归三一重工呢?管理层肯定有管理层的考虑,证券法也会有证券法的规定。但有两个事情值得借鉴:一是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妻子不小心买卖万科股票赚了点钱,便把盈利捐给公司由全体股东共享;二是当年证券市场设立初期,投资者对股票嗤之以鼻,老党员发扬模范带头作用,认购5000元深发展股票,多年后摇身一变价值上百万。老党员卖出股票后只拿回5000元本金,其他的全部上缴党费。
老党员的做法和觉悟让人感动,而三一高管的做法虽然表面上看似没错,但让投资者心里很不舒服,如能效仿老党员,相信三一重工股价仍将持续走高,高管们最终必能名利双收,并成就“大猪带着小猪拱食吃”的佳话,又何必冒犯众怒呢?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