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股民 |
昵称:仰天大笑 |
发帖数:6 |
回帖数:5 |
可用积分数:90213 |
注册日期:2008-03-08 |
最后登陆:2008-04-25 |
|
主题:[4.20]大鳄在行动!跌破3000就抄底
对于已经失控的市场,要想制止“非理性恐慌”应切中时弊,对症务实,首先要理直气壮地捍卫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 在股指跌了近50%、大多数股票跌了三分之二、同步发行的A+H股接轨、平均市盈率已降到20多倍之后,最近市场上一些人又祭起了新的做空大旗——“所有股票都要向香港H股和美股十几倍市盈率接轨”,引发了中小盘股的恐慌杀跌潮。这完全是误读、误判和误导。 第一、混淆了市盈率的标的物。美国道指和中国香港恒指十几倍市盈率是以30只和34只最大指数权重样本股作为标的物,按理,中国内地股市与之有可比性的应是21倍市盈率的上证50(行情论坛)指数。但目前经济学家以及分析师常以所有股票加权平均的 上证指数(行情 股吧)25倍—30倍市盈率去与中国香港、美国样本股市盈率比高低,实在是犯了“异类相比”的低级常识错误。 第二、无视大盘股与中小盘股市盈率的差异。由于中小盘股的成长性、股本扩张能力、价值重估能力都强于大盘股,其市盈率理应高于平均市盈率。美国股市将大盘股市盈率压得很低,以分红为其定价,而几十倍、几百倍市盈率的中小盘成长股则比比皆是。例如美国铝业0.70美元之业绩,股价高达39美元,近60倍市盈率。但0.82元业绩的 中国铝业(行情 股吧)股价仅20元,25倍市盈率。又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百度325美元、携程55美元,市盈率都在100倍以上。可见中国股市中一大批业绩高成长、股本高扩张的中小盘股尤其是高科技股,几十倍市盈率是完全正常的,要它们与十几倍市盈率的美国大盘股、H股接轨是极其荒唐的。 第三、对一、二级市场采取双重估值标准。有关部门对一级市场的高发行价采取的是“认可其估值合理”的标准,如 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 中国远洋(行情 股吧)首发97.6倍和98.7倍的市盈率,万科、 中信增发(行情 股吧)价95.8倍(31.5元)和70倍市盈率(74.91元)。但一旦它们进入二级市场,则采取“估值过高”、“泡沫太多”的评判标准。对A股几倍甚至十倍于H股的高发行价认为是合理的,如中石化发行价4.22元(H股1.60元)、中石油16.70元(H股1.1元)、人寿18.88元(H股3.62元)、平安33.8元(H股10.33元),以40.6倍市盈率发行的紫金矿业713元(H股3.3元)。但一旦它们上市,则又听凭A股股价要与H股接轨的说法。这种双重估值标准怎能不造成市场非理性恐慌? 第四、抹煞了不同经济背景和股市发展阶段的估值差别。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11.7%,上市公司业绩增长60%以上,均是美国的5倍;中国人民币升值,美国美元则贬值;中国股市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美国股市处于疲软甚至危机状态;中国利率(4.14%)比美国高1倍多(2%)。在此情况下,硬要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向美国样本股看齐,岂不是妄自菲薄? 对十八年来以高溢价发行新股、支持国企做大做强、顺利完成股改、达32万亿市值的中国股市来说,上证50指数的21倍市盈率、上证指数27倍市盈率完全具有投资价值,唯有坚决捍卫这个估值标准,才能取信于民,有效消除市场的非理性恐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