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建筑:将借助“建筑+地产”协同效应
2009-11-22 11:39: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明天涨停
发帖数:20129
回帖数:1193
可用积分数:98351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10-12-27
主题:中国建筑:将借助“建筑+地产”协同效应


中建地产发展有望超预期,成为二三线城市的“中海外”: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消费快速启动的背景下,中建地产借助“建筑+地产”的协同效应低价拿地、快速扩张,销售额有望3年翻2番,2012年达到200亿。市场认为中建地产从事中低端保障性住房,盈利能力较差;但中建地产近7000元的销售均价表明,净利率可达16%以上(市场预期12%左右),其实际上是在二三线城市崛起的第二个中海外。
  上调10、11年盈利预测:上调公司10年EPS 0.02元,上调11年EPS0.05元,上调后公司09、10、11年EPS分别为0.18元、0.28元、0.37元,当前股价相当于09年28倍、10年18倍、11年14倍,低于房屋建筑行业10年22倍的平均估值水平。
  土地储备快速上升引发价值重估:09年末土地储备将达5000万方以上,较08年末的3400万方增长50%,对应NAV上升,建筑和地产分部估值合理水平自5.8元上升为6.5元。
  “一支纯建筑股+一支房地产股”的组合无法替代中国建筑:在有效市场中,纯地产股与建筑股的组合已被合理定价,并不存在“预期差”,而中国建筑等“建筑+地产”股票处于转型期,盈利预期不断提升,套利空间巨大,投资机会突出。
  首次评级为“买入”,目标价6.9元,相当于10年25倍PE,11年18倍PE,较当前股价有40%左右上涨空间。未来公司股价表现的催化剂在于中建地产、中海地产超预期的销售收入数据;中国建筑持续的拿地公告以及快速上升的土地储备引发的价值重估。风险在于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地产市场周期性波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