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部分基金仍维持九成高仓位 半年近四成新基金惊现亏损
2009-12-01 08:34: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部分基金仍维持九成高仓位 半年近四成新基金惊现亏损

 跨入2009年最后一个月,基金仓位的变动依然牵动人心。不过近期媒体、券商的仓位测算报告对此的论断却出现较大分歧:基金到底是加仓,还是减仓?这一话题变得扑朔迷离。证券时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基金加减仓均并非大规模集体一致性行为。

  最近基金操作是加仓还是减仓?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基金经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听说华夏、博时在减,不过我们没减。

”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我们目前的仓位在业内应该比较高,也没办法再加了,所以还是基本不动。不过我们主要权重投在消费类上,问题应该不大。”该基金经理透露,目前基金仓位约九成。

  记者了解到,坚持高仓位不动的基金有一批。上海另一家素以价值投资著称的基金公司也表示,仓位没有变动。不过,某位封闭式基金经理表示,前期有做一些盈利兑现,也是出于分红考虑。

  对于基金加减仓这个话题,也有基金经理认为,老基金的增仓对于市场的贡献其实是不大的,更主要的是要关心新基金发行的速度,决定市场方向的往往是增量资金,增量资金更主要是一些新基金和其他的一些非基金金融机构的增量资金。整体来看,现在老基金的仓位都比较重,但是它不决定市场的方向。对于老基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调仓方向,也就是关注老基金持仓结构上的差异。

  根据以往历史情况,基金行为出现差异之时,市场往往能够有较好表现,而这大概也就是目前不少基金经理以及机构对于跨年度行情预期较高的原因之一。国泰基金黄焱认为,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会有一轮基于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恢复的跨年度行情。其主导因素就是经济复苏所带来企业盈利的恢复。具体行情的节奏、速度以及这轮行情到底能够走多高,都要取决于经济复苏的程度和企业盈利恢复的情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12-01 08:35: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市场的剧烈震荡再次考验了基金经理的操作水平,尤其是新发基金由于尚待建仓,盈利或亏损表现得特别明显。Wind数据显示,从今年7月1日至今,共有37只偏股基金成立,截至11月27日,有14只新基金出现亏损,占比37.8%,这其中有的基金成立两个多月收益已达10%,有的净值跌幅超过20%,渐有两极分化之势。

  震荡市现真功夫

  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的8月是今年以来这一波牛市的分水岭。

在今年的前8个月,沪深300指数从1800点一路狂奔至3800点,累计涨幅110%。而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内,市场经历了调整的阵痛,沪深300指数一度下探至2810点一线,一个月时间曾暴跌26%。这对正处于建仓期的次新基金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乃至基金公司整体的投研实力都是一场考验。

  在这个阶段,得益于对市场节奏和投资主题的准确把握,有一批新基金脱颖而出,如国联安主题驱动基金,截至11月23日,成立两个多月,净值增长率已超过10%,在本周24日以来短短四天、市场下跌超过7.7%的背景下,截至11月27日,国联安主题驱动基金仍取得了3%的正收益。又如成立于9月3日的国富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封闭期内,净值增幅领跑同类基金,截至11月27日,在市场已大幅下挫的背景下仍然取得了10%的投资收益,同期指数有15%的涨幅。

  表现更为突出的是在11月18日结束封转开募集的国泰中小盘基金,在上周大跌市中一枝独秀。天相数据显示,在上周下跌超过6%的市场中,国泰中小盘基金净值居然还能增长0.53%,排名除货币基金外所有基金排行榜的第一。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新基金渐露颓相。Wind数据显示,从今年7月1日至今,共有37只偏股基金成立,截至11月27日,有14只新基金出现亏损,不过,大多数基金属轻微跌破面值,净值跌幅超过5%的只有4只基金,其中有一只基金截至11月27日,净值增长率为负20.9%。

  扭亏路或将不远

  从这些新基金业绩分化的原因来看,首先,成立的时间点相当重要。一般而言,在7月末8月初市场高点时成立的新基金普遍业绩较差,但是从统计中也可以看出,成立时间相近的基金业绩仍是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如一只成立于7月30日的基金截至11月27日净值跌幅7.3%,另一只比其晚3天成立的基金净值跌幅就超过20%,还有一只成立于8月11日的基金,就取得了4.2%的净值增长。这其中显然不能仅仅用成立时间来解释。

  另一个原因是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乃至于基金公司整体把握市场的能力存在差异,有新基金成立5天,净值就已下跌约7%,不到两个月时间,最大下跌幅度达到过23.9%。

  显而易见,部分亏损较高的基金采取了快速建仓的策略。据了解,有新基金当时判断市场上行趋势短期可能持续强化,预计市场调整可能出现在今年的四季度,因此在成立后采取了较快建仓的策略,以期能把握赢利机会,为后期运作打下基础,但不幸的是,市场的短期趋势与基金的投资取向出现了背离。

  不过,仅仅是仓位重还不至于在短期内导致如此惨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有的新基金配置大量的强周期性行业,并且采取了高集中度投资的方法共同导致净值损失较大。

  目前来看,这些新基金都在积极努力扭亏,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前期谨慎的基金,亏损幅度不高,随着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以及市场的上涨,实现正收益也是指日可待。

  专业投资者岂能心浮气躁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对于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不能过于短期化,但是有新基金成立不到三个月亏损超过20%,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结果让人错愕。

  7月底以来,大盘确实经历了雪崩式的风险释放,但糟糕的业绩肯定不能怪市场,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事实上,沪深300指数从7月底的高点运行到上个星期,跌幅也仅为8%左右。浏览一下各行业的指数还可以发现,这个区间跌幅最大的金属板块指数也不过跌了15%,有些行业指数甚至向上突破了7月底的高点。所以,就算基金经理全仓持有金属板块不动,到现在跌幅也不过15%,而这只是极端情况,因为基金不可能都买了金属板块。那么损失超过20%的结果,肯定是一连串失误导致的,基金经理不断调仓而又完全踏反了市场节奏。

  搁置操作风格和市场的整体把握能力不论,从某些极端案例中我们能感觉到操作者投资心态的浮躁。无论是趋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理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获得成功。但忌讳的是受市场情绪左右,涨时怕踏空,跌时怕套牢,追涨杀跌,投资随意性太大,缺乏定性以及必要的风险控制手段。而这恰是散户常犯的错误。

  诚然,近年来的市场波动剧烈,市场整体心态浮躁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基金经理作为专业的投资者,如果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不能做到心平气静,尊重客观规律,恐怕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也有违自己对众多基民的信托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