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银行股再融资炸弹难拆
2009-12-11 18:42: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主题:银行股再融资炸弹难拆

11月24日,市场传出“中国银行计划集资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的消息,令投资者惊恐万分,上证综指应声下跌百余点,并由此走出一波跌幅近10%的调整行情。


  尽管工、建、中、交四大国有上市银行齐声宣称“近期无再融资计划”,但人们仍然相信消息的传出并非空穴来风。其中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在今年天量信贷的背后,银行资本迅速消耗,为了防止未来出现坏账,资本充足率上调乃是大势所趋,于是缺钱的银行将手伸向股市。

  但是,股市不是银行的提款机,也不应成为保证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手段,为了避免A股市场因消化这些融资而受到打击,管理层应设法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银行融资问题。

  高额信贷投放大量消耗了银行的资本金,风险的味道正在弥漫。

  为了控制信贷规模,监管者提高了所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上周的《中国金融》杂志上写文章称,在原有资本充足率8%的基础上,小型银行增加至10%,大型银行增加至11%。上周五,股市随之上涨,特别是银行股,中信银行收于涨停价。

  虽然短期内四大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尚不明显,但未来为了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资金问题如影随形,国有银行再融资的冲动依旧不容忽视。实际上,即使按11%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来看,中行和建行也有补充的压力和要求。但是,如果这种补充单纯是为了补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投资损失,那就一定要慎重。特别是这种补充以股市再融资的方式进行,难免又掉入“股市为国企解困”的尴尬境地,遭遇中国平安式的“用脚投票”在所难免。

  我们还是需要冷静,不能因为一日大涨就真的认为大银行“再融资炸弹”已经拆除了,它会以什么方式“引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不过,西班牙银行增持中信银行却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些问题,那就是无论有没有再融资的压力,外资已经在开始抄底中国金融市场,银行股的低估值已经得到国际资本的认可。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就能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作出更理性的抉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