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东风并购哈飞:先“减法”再“加法”
其实,国人与家乐福的博弈毕竟还是表面上的,短短的一天或者几天甚至是十几天的抵制购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尤其是法兰西骨子里的那种傲慢。但是,在国人们纷纷串联起来抵制家乐福的同时,一个真正让法兰西意识到中国不可小觑的事件正在进行着,这件事情并不广为人们所知,但是所有知道的人,都清楚地明白这件事情的份量,他将深深的改变法资企业在中国的格局,也将深深地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这就是正在进行中的东风汽车对于哈飞汽车的收购。 尴尬的催化剂 要说这东风汽车(600006)收购哈飞汽车,似乎与法国的企业汽车标致雪铁龙(PSA)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偏偏标致雪铁龙在这件事中起到了一个不大光彩但又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正是这个角色出现,让东风汽车心中大为不快并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东风对哈飞的收购。 东风汽车本来是法国标致雪铁龙在中国唯一的合作伙伴,但是,标致雪铁龙似乎并不知足,其与哈飞汽车地下“私情”已经由来已久,标致雪铁龙看中的是哈飞投资数十亿在深圳建成的10万辆轿车基地,而哈飞看中的则是标志雪铁龙这个法国的汽车品牌。双方私情的正式曝光是2007年6月29日,当日双方签署了一个合资意向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拟成立哈飞和标致雪铁龙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生产标致雪铁龙品牌的高档商务车。 但是,来自“九头鸟”故乡的东风汽车显然不会允许标致雪铁龙一女二嫁,随即下手,直接参股哈飞汽车,东风此举让标致雪铁龙进退维谷:如果继续与哈飞合作下去,那么显然还是逃离不了东风的手掌心;而不与哈飞合作的话,那么前期长达数年的恋爱努力将都付诸东流。 2007年11月底,东风汽车与哈飞汽车的主管单位中航科工在北京谈判,东风计划出资20亿元人民币直接控股哈飞汽车,由此,哈飞和标致雪铁龙单方面合资的可能性迅速缩小,显然,这个游戏的结果已经由不得标致雪铁龙了。 不久前的3月24日下午,国务院宣布任命了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名单,7人大名单中,东风公司原总经理、现武汉市委书记苗圩赫然在列。苗圩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把手,将接手负责国家发改委工业行业管理职责,包括新增产能、新车审批等汽车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轿车生产资格准入。 即便简单的从情感出发,从东风汽车起家的苗圩也不会做出伤害其老部下老员工感情的事情,由此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标致雪铁龙的二嫁行为可能性已经几乎为零,相反的是,东风汽车对哈飞汽车的收购将得到从市场到政府的最大可能的认可或支持。 从现实上来讲,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的观点认为,与上汽和南汽的合作是政府有力推动的结果一样,东风对哈飞的收购,同样有国家部门在背后推动的痕迹。 其实这一切早在计划之中,“十一五”期间,为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国家政策鼓励对国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并购,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自主品牌制造能力的大集团。本世纪初,国资委制定了“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战略据点,以长安、上汽和东风为核心全面整合长江流域的大中型国有汽车企业”的“长江战略”,东风与哈飞的结合就是国家“大汽车”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排斥外资的进入,以东风汽车为例,东风是日产在海外最大的合作者,东风有限更是国内最大汽车合资企业,旗下的神龙公司、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和东风悦达起亚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可惜的是,作为东风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标致雪铁龙没有完全放开他的胸襟。 10年前广州标致败走广州,就是由于标致自始至终不愿意在中国建立本土配套体系,也不注重新车型的导入,致使合资项目失败,也使得标致雪铁龙在中国的印象大打折扣。至于随后的东风神龙项目,在车型导入上,在国内大多数合资公司都加快新车型在中国“同步导入”的时候,标致雪铁龙依旧显得置后。 大风起兮云飞扬 在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标致雪铁龙的这类敝帚自珍的小伎俩显然是用错了地方。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标志雪铁龙作为催化剂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尽管这个任务并不是他的初衷。在标致雪铁龙尴尬的退出游戏之后,剩下的主角就要看东风汽车的了,在收购哈飞的征程上已经挂档的东风汽车是不会轻易停下来的,也不可能停下来,因为他的目标就在前方,那就是上汽和一汽,中国汽车业的老大和老二。就目前来看,东风虽然位居国内第三,但身后长安、北汽、广汽紧追不舍,但是,如果东风收购哈飞成功后,加上哈飞每年近30万辆销量,东风汽车总规模将达到140万辆,规模上将超越一汽,有资格和上汽争夺老大地位。 不仅是东风汽车,今天的中国汽车厂商,都在把合作、并购作为上台阶的不二法门。比如菲亚特从去年开始与奇瑞频繁接触,双方近期均高调表示,对双方未来的合作很看好。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也表示,北汽控股今年也将参与到并购中来。数据显示,缺少资金的北汽控股2007年产销不到70万辆,旗下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合资公司皆表现不如人意。 在上汽集团并购南汽集团尘埃落定,东风公司重组哈飞汽车几无悬念之时,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很可能也会对感兴趣的汽车企业展开并购,被收购的对象则有可能是:想收购别人,但自身实力并不强的北汽控股,后续产品研发存在不确定性的华晨汽车;日益边缘的福建汽车,开展轿车项目并不顺利的江淮汽车(600418行)等等。 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目标是形成“1-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但目前,国内的汽车整车企业超过130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可以说,2008年,以东风收购哈飞为标志,中国汽车业的并购大幕将正式全面拉开 尽管东风和哈飞的合作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但是就如家乐福风波一样,法兰西不仅会“前倨”,更擅长“后恭”,从今年年初开始,包括总裁斯特雷夫在内的多位标致雪铁龙高管频频来到中国,向有关方面尤其是向东风示好。从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东风汽车在和哈飞汽车的合作中,可能会给标致雪铁龙留出部分股份,以使其不至于成为彻底的出局者。 东风汽车对哈飞汽车的并购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大方向,与其他并购不同的是,东风在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同时,捎带手给傲慢的法资企业一个小小的教训。只是不知道,作为法资企业代表的标致雪铁龙,吃了教训,能不能长记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