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王亚伟潜伏亚运板块 重仓白云机场
“今年以来,相关主题投资是风生水起。随着广州亚运会召开日期日益临近,近期部分受益亚运会的个股也明显活跃起来。”东莞证券策略分析师费小平表示。
1月21日,广州亚运板块相关个股成为当天盘中的亮点之一。其中,亚运板块龙头股东方宾馆(000524)开盘不久便强势上攻,一度上摸涨停,终盘收于9.64元,以7.59%的涨幅居涨幅榜前列。此外,广州友谊(000987)、广百股份(002187)、广州浪奇(000523)、东方金钰(600086)等个股均有较好表现。
不过,有广州私募机构人士表示,相比2007年底、2008年初的奥运行情,和2008年、2009年乃至延续至今的世博会引发的上海本地股行情,甚至于近几个月的重庆、新疆、西藏、海南本地股行情等等,亚运会行情似乎有点不如人意。
“目前二级市场对广州亚运会的经济效应明显低估,对其所蕴含的投资机会关注不多。但我们认为广州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和相关行业的正面影响存在着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它有理由成为市场的投资主题。”东海证券策略分析师鲍庆如是说。
拉动巨额投资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是广州有史以来承办的最大型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会拉动巨大的相关投资。
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广州亚运会总共使用71个场馆(包括1个开闭幕式专用场馆,50个比赛场馆,20个训练场馆),其中新建12个,改扩建58个。初步估算,投资规模约在377.9亿元,其中,亚运村的总投资约为44.7亿元。此外,围绕亚运会,广州将在新闻中心、地铁运输和市政基础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计划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2000多亿元。
鲍庆称,在亚运会召开期间虽然对广州本地工业生产企业会有一定影响,如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由于亚运会召开时间较短、管制较少,因而这种负面影响小于北京奥运会,另一方面,亚运会召开期间及其后亚运会效应对广州消费服务类等第三产业将有明显的拉动效应。北京奥运会期间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明显较奥运会前出现增长,第三产业的这种作用也将在广州亚运会上得到体现。
根据亚运会场馆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前期投入主要表现为对建筑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环保产业及安保设备制造业的影响,这一影响对广州本地相关行业的拉动效应是相当大的。
此外,亚运会举办前期和期间来广州的参赛人员、记者、游客等对机场航空业、酒店旅游业、传媒及文化产业、零售业也会产生正面作用。从1998年泰国曼谷亚运会看,酒店餐饮业明显早于其他行业复苏。同样,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各行业表现来看,也是如此,住宿和餐饮业季度景气指数从2008年第二季度就开始环比提高了,另一个行业是仓储运轮(包含机场航空业),景气指数在2008年第三季也出现了环比提高。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催生的明星股罗顿发展(600209)与上述经验正好吻合。
王亚伟重仓白云机场(600004)
鲍庆表示,从北京奥运会各类概念股走势来看,奥运会召开前一至两年内,相关个股的表现明显超出大盘,而“消费服务类个股在亚运会召开前一年至召开前具有超出大盘的潜力。”
鲍庆表示,亚运会召开对机场影响主要体现在亚运会召开前到达举办地的航班和游客增加,从而推动机场收益的提高。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出现加速下行,导致首都国际机场的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在6月后出现迅速下降,但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却明显显示了奥运会的正面拉动效应。“作为广州对外航空联系中枢的白云机场将明显受益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召开,同时,将好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营情况。”
近日世博概念中的申通地铁(600834)、海南板块中的海南高速(000886)以及安徽板块中的皖通高速(600012)和芜湖港(600575),无一不证明了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操盘的华夏大盘基金2009年年报也显示,白云机场已成为其前十大重仓股之一,持股量达1500.59万股,居前十大重仓股第八位。
此外,通过对北京奥运期间酒店行业的研究发现,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当地的星级酒店,特别是五、四、三星级房价和收入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因此,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为当地旅游酒店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广州本地唯一一家酒店旅游类上市公司——东方宾馆将会极大受益于亚运会。
东海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桂长元表示,随着广州市2010年亚运会筹备与举办,在广州热点区域拥有土地储备的保利地产(600048)、珠江实业(600684)、东华实业(600393)、天伦置业(000711)等房地产上市公司都将因此获得经济利益。
就亚运会与零售业的相关性而言,亚运会将推动零售行业业绩快速提升。中金公司分析员郭海燕及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路颖分别认为广州友谊及广百股份具投资价值。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零售业情况来看,奥运会对零售业的拉动效应也存在,体现为缓解了2008年北京零售业的下滑速度,而这还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存在交通管制的情况下实现的。”鲍庆指出。
基金四季报登场 王亚伟抱团银行股取暖
基金公司2009年4季报粉墨登场,仓位加重,瞄准消费类股票,是多数基金4季度做的事。 而曾经不看好银行股的王亚伟,4季度却对其进行大笔加仓,则令市场躁动。昨日,银行领涨大盘,并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流入。
仓位上升5.91% 60家基金公司旗下594只基金4季报今日全部披露完毕。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4季度末,基金的股票仓位已逼近历史高位。其中,全部可比基金的仓位较上三季度上升了5.91%,达到85.97%。 在宏观经济向好和宽松流动性支持下,2009年四季度上证综指震荡向上,涨17.91%。在此背景下,三季度一度减仓规避市场调整的基金整体翻手做多,仓位明显提升。 其中,全部可比偏股基金中,封闭式基金仓位上调最为凶猛,提升6.15%,达到79.76%;股票型基金仓位提升6.08%,达到89.68%;混合型基金仓位提升5.62%,达到81.97%。
2009年四季度末,可比的主动投资股票方向基金仓位创历史新高,超越了2009年二季度末的83.67%和2007年三季度末的80.41%。 市场人士认为,基金的高仓位,从侧面说明其已缺乏子弹,因此需要大笔资金才能启动的蓝筹股,短期内要有所动作恐怕很难。
具体到各个基金管理公司,相对来说,宝盈、博时旗下基金增仓较积极,旗下基金增仓幅度排名居前。其中,宝盈泛沿海增长去年4季度增仓飙升了32.2%。宝盈鸿利收益的仓位水平也从去年9月末的41.23%上升至62.73%,排名第三。而博时价值增长2号和博时价值增长、基金裕隆仓位也分别增加了46.35%、48.84%和48.06%。 此外,从4季报来看,大消费概念股无疑成为基金新宠,苏宁电器、美的电器、青岛海尔等家电股出现在各基金的4季报中。 大成优选去年4季度增持了医药、零售行业及低碳高新技术板块,苏宁电器为其第一大重仓股,持有比例高达净值的9.51%。 与去年3季度末基金的前10大重仓股相比,4季度末,仅有中兴通讯(000063)退出前10大重仓股,取而代之的是中信证券(600030)。其余9只仅仅是位次发生变化。招商银行取代3季度末的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601318),跃居成为4季度第一大重仓股。兴业银行(601166)则由3季度末的第三大重仓股跃居至第二位,中国平安则由3季度末的第一大重仓股降至第三位。 从基金新增重仓股情况看来,青松建化(600425)、八一钢铁(600581)、驰宏锌锗(600497)和焦作万方(000612)成为基金新增重仓股的前5名,4季度末基金对上述各股的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分别达到16.63%、7.03%、3.32%、6.55%和5.61%。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基金整体盈利达3252.67亿元,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出现逾千亿份净赎回。 尽管基金公司用投资者的资金在购买股票,却对已经购买旗下基金的自有资金进行回收。去年四季度以来,基金公司赎回自购基金的情况升温,甚至出现成批赎回。公开资料显示,易方达曾于去年10月份赎回旗下4只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也于今年1月6日公告赎回旗下3只基金。 “基金购买自己的基金,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只是为了造势,因此达到目的后就开始频频赎回。”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但更多人士认为,基金公司此举是不愿意用自己的钱去“冒险”,更愿意旱涝保收赚取管理费。
王亚伟增持银行股 华夏基金去年四季报昨天亮相,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高达90.51%,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也达到77.51%。
华夏旗下两只基金去年业绩实现翻倍。其中,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精选,去年以116.19%的总回报居所有开放式基金冠军宝座。截至去年底,王亚伟的股票仓位高达93.01%,几乎快逼近95%的持仓上限。 同时,王亚伟在季报中也表示,四季度继续提高股票仓位,大幅增加低估值的金融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配置,减持了采掘行业和金属非金属行业。 其中,工商银行成为华夏大盘第1大重仓股,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分别位列第2大和第6大重仓股。建设银行成为华夏策略的第1大重仓股,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位列第2大和第10大重仓股。而在去年3季度以前近4年时间里,王亚伟一直把金融、保险大权重股打入"冷宫",几乎从未重仓过。 对于今年的行情,王亚伟表示,震荡格局是主基调,结构调整将成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今年将把估值的安全性作为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考虑因素,回避未来业绩增长无法支撑股价的高估值品种。 与三季度相比,华夏大盘精选的十大重仓股换了一半。新增的5只股票为:工商银行(601398)、广汇股份(600256)、交通银行(601328)、乐凯胶片(600135)、白云机场(600004),相应地将国阳新能(600348)、中材国际(600970)、星湖科技(600866)、中国石化(600028)、恒生电子(600570)剔除。
王亚伟“光环”之惑 三年业绩稳居前二,王亚伟已经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他正不断演化为一个“标签”,点股成金的“标签”。每个投资人都想看看“标签”后面是什么,于是有人神化之,也有人将之妖化,核心无非是:他靠什么赚钱? 有人认为他天赋异禀:从公开记录来看,王亚伟把握大盘节奏时的敏锐、发掘个股时的慧眼、改变策略时的灵活都优于市场中诸多的公募甚至私募。比如,过去三年的市场环境分别经历了大牛市、大熊市和震荡市,环境的变化洗掉了一批批的基金经理,却让王亚伟证明了他感知和适应各种市场的能力。熟悉王亚伟操作的人最推崇他选股的能力:事实证明,无论熊市还是牛市,王亚伟总是能发掘一批冷门股或者有重组概念的股票。这种“眼光”造就了一种现象:“王亚伟重仓股票”在市场中已成为最有效的标签,胜过“王亚伟为什么选这个股票”本身。 但质疑的大有人在。 长时间操作一只“封闭”的开放式基金,没有申购赎回之忧,怎么能真正显示其功力?操作“重组股”的成功率,是什么原因能高达60%?在上市公司还在亏损阶段就提前介入重组股,那么多的“巧合”就不断在其身上出现?正因为如此,“王亚伟有内幕”之说被一些人深信不疑,即便王亚伟曾经在去年7月公开回应,“我从来不依据内幕信息去投资重组股,我只依靠三点: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或者说背后有真相吗?没有人知道。 更实际一些的人则羡慕他身后的“大树”:他们相信,经过数年的发展之后,华夏基金手中掌握的上千亿的资金量在成就王亚伟的业绩时发挥了“默默付出”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数次显示王亚伟购买的股票多么“幸运”地在该涨的时候发力了。一些市场人士就曾表示,华夏基金新募的资金在王亚伟的获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质疑没有明确的依据,但可以肯定的是,业内规模第一的公募基金公司本身就具备更强的信息优势和市场号召力。王亚伟是华夏基金的“金字招牌”,而毋庸置疑的是,华夏基金成就了王亚伟。 一个名人需要付出被人质疑的代价,投资界的名人,同样如此。事实上,王亚伟也很清楚,同样在去年7月,他就对媒体表示“基金行业,老百姓关注度高,具备娱乐行业的某些典型要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