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3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280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7-04 |
|
主题:地产股 暴涨暴跌另有玄机
虽然在收复3000点的保卫战中成了功臣,但在4月份的调整中,地产股却难逃"重灾区"的命运。尤其4月14日更是遭遇"集体雪崩",沪深两市共有约40只地产股最终躺在跌停板上。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预涨也丝毫不能扭转下跌颓势。 头顶人民币升值的光环,号称牛市脊梁、传奇般的地产股终于在一片叹虚声中轰然倒下了。对比地产股一季度跑赢大盘和本月初领跌大盘的强烈反差,散户们一片茫然。 数据显示,一季度,两市地产指数分别下跌了13.29%、10.8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则高达34%,显然一季度的地产股明显强于同期大盘;然而进入4月短短20天内,两市地产指数的跌幅则分别高达29%、35.83%,4月14日至18日的一周内,地产指数周跌幅已高达21.54%,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不过10.24%。 那么谁是做空地产股的背后推手呢?占市场1/3话语权的基金,无疑成了怀疑对象。 本周,5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46只基金的一季报出炉。显示主动减仓迹象明显,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电力、煤气等板块个股均遭到基金的大手笔减持,而石油化工、医药、造纸等景气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建筑等抗通胀行业,则受到更多基金的青睐。显然,在大笔减持行列里,并没有看到地产的影子,甚至一些基金还对地产进行了增持,并表示"看好地产"。 那么,基金与地产股的暴涨暴跌真的就毫无关系吗? 4月统计数据显示,本月披露卖出地产股的大宗交易席位,基本被机构专用席位占据,而且大多属于净卖出。 业内人士指出,显然一季度基金在增持地产股,进入二季度基金就开始减持,基金利用一季报玩了个"时间差",也给市场制造了不小的假相。一些投资者如果在本月初按照基金一季度的操作,购入地产股,那么现在的损失将会相当惨重。 不过,一些券商认为,人民币升值的这条主线依然是长期趋势,直接受益于此的地产板块在挤掉泡沫、回归合理估值区间后,未来依然有表现的机会,这也是地产板块并没有被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完全抛弃的原因。 同时还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市场上的行业报告、基金公司的预测报告等等,应仅仅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把其当作个人投资的指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