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利好”刺激下 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
2008-04-28 08:44:17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利好”刺激下 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望穿双眼,上周投资者终于盼来印花税下调的重大利好。在利好刺激下,上周四上证指数创下自设涨跌幅限制以来的单日涨幅新高--9.29%!上周周K线也强势收出一根长下影线的大阳线,具有明显的底部反转意味。 但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异常惨烈的暴跌行情让投资者惊魂未定,对于印花税利好引发的井喷行情,众多投资者一边欣喜若狂一边又惴惴不安,不敢相信A股市场能就此展开一轮像样的上升行情,更多人认为,逢高减磅是目前最正确的操作策略。 那么,印花税下调能否有效促成A股的底部反转?此时该逢高出局还是积极入市抄底?记者采访了《东方财金》理财专家团的几名理财师,请他们帮您分析分析。 ○印花税利好≠股市反转拐点 "时机非常好,在上周市场一度击穿3000点、空头气氛浓厚之际,印花税由3‰下调至1‰及时避免了市场再次出现暴跌,而且在技术图形上形成了带下影线的大阳线,呈现明显的筑底形态"。兴业银行郑州分行财富管理处处长马晓军表示。 但马晓军也指出,决定股市走向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当前国内经济的高通胀形势仍然严峻,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短期仍没有放松的可能,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受宏观调控影响而下滑的可能性很大,"我个人认为,股市反转走牛的拐点尚未出现"。 工行河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中心金融理财师李宁宁表示,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驱动下,近期大盘有望展开恢复性的上涨行情。不过从短期走势来看,在政策利好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之后,激情过后的市场可能将逐渐恢复理性和平静,因此冲高后维持强势整理并进一步确认和夯实阶段性底部将成为近期市场运行的主基调。 ○A股有望出现大级别反弹 对后市,李宁宁持乐观态度:"去年5·30提高印花税使股市暴跌,今年4月24日降印花税是否会成为5·30走势的反向翻版?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大。" 她说,首先从技术角度分析,股指经过前期大跌之后,已经从6100点跌至3000点附近,短期内指数"腰斩",极端走势的背后必然孕育强烈的反弹要求;其次,从政策角度看,管理层救市意图十分明确,后市不排除有更多的利好出台,这将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李宁宁还援引国外市场作参考:A股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实属罕见,只有1929年的道琼斯指数、1989年的日经指数和200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在出现历史大顶时的第一波下跌幅度接近于此,并且这三大股指随后都出现了大级别的反弹行情。 ○操作:短期谋划解套,长期规划布局 专家认为,不能将印花税利好视同A股底部反转的拐点,但A股确实存在强势反弹的要求,这就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后市操作的难度。为此,相关专家提出了一些操作建议: 李宁宁建议,满仓的股民不要急于出逃,想补仓的这两天也别急着出手,"多看少动"是上策。若市场出现快速飙升,可考虑逢高减仓。若市场较为平稳地运行,可选择持有。对那些在5000点上方买入基金被套牢的,她认为短期解套的概率极小:"不要再增加风险投资,可在原基础上逢高减仓一半或70%,再在市场跌幅较深时补仓以摊薄成本。" 马晓军分析认为,短期投资者应该以逢低买入为主。对基民,马晓军表示目前可以选择一些2007年表现较好的老基金进行操作。"前期购买基金仓位过重而且被套的投资者,可以在大盘反弹中逐步减仓,尤其是大盘如能触及年线4500点附近时要考虑把手中大部分基金出手"。 建行河南省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范博则建议,风险承受能力适中者,可以考虑通过股票型新基金来进行布局,做好资产的中长期配置;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者,可关注债券型基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08-04-28 10:55:17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鬼 |
发帖数:98 |
回帖数:61 |
可用积分数:144939 |
注册日期:2008-03-25 |
最后登陆:2009-12-04 |
|
当然是听党的话啦
|
2008-04-28 11:36:24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入市抄底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