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大盘究竟怎么了?
2008-04-28 15:42: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4
主题:大盘究竟怎么了?

[FACE]ico2.gif[/FACE] 导读:“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上周在印花税利好刺激下触底反弹后,今日沪指低开于3500点以下,整天呈大幅震荡走势。上周上市新股被恶炒后,今天全线跌停,市场信心遭到严重挫伤。强势股冠农股份出现回调。工行中信286亿元限售股今解禁,而多笔大小非主动上大宗平台减持,两笔突破1%。利好似乎成为更加疯狂的依据,一方面,管理层不断出台利好,另一方面而更多的主力借着机会乘机逃离,A股市场究竟怎么了?

 一、解禁猛于虎

  工行中信挑头286亿元今解禁

  多笔大小非主动上大宗平台减持 两笔突破1%

  二、主力减持出货脱逃

  基金集体封杀八大蓝筹 “4•24”大资金再度回头

  机构借反弹出货317亿元 散户成追高主力

  机构资金迅速净流出 借利好逢高减磅

  三、季报亮相,业绩难见好

  有色金属公司季报忧多喜少

  中石化国寿首季业绩减逾60%

  四、机构解读

  没有人对“救市信号”作出明确判断

  印花税调整会影响市场多久

  A股将实现快牛到慢牛的转折




  工行中信挑头286亿元今解禁

  在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带领下,本周将迎来又一波限售解禁潮。WIND数据统计显示,本周将有34家上市公司共计67亿股限售股解禁,为年内解禁压力第三高的一周,以上周五收盘价计,解禁市值共计891.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以工行和中信银行为首的21家上市公司,共计34.03亿股限售股今日解禁,市值达286.6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28.85亿股和中信银行5.17亿股均为首发战略配售股,分别占各自已流通股本的19.5%和22.5%,仅这两只股票解禁股市值就已达到223亿元。

  "这完全是市场行为难以预测,如果持有者不看好未来行情,必然会选择套现。"国泰君安金融行业研究员伍永刚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在目前市场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大单抛售没有必要。"

  事实上,工商银行今日解禁的这部分限售股限售期为18个月,占首次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总额的50%,另外50%的首发战略配售股已于2007年10月25日解禁,从当日工商银行二级市场股价走势来看,解禁并没有给该股造成明显影响。当日该股随大盘下跌4.15%,成交量亦无明显放大,体现出较强的锁筹能力。

  不过,与如今的低迷不同,当时的A股市场正处于一片"狂热"之中,上证综指也尚在冲击历史新高的过程之中。南京证券金融行业研究员王耀柱的观点是,虽然半年前的解禁日表现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目前市场情况已有所不同,"这两家银行限售股持有者成本价均为发行价,即分别为3.12元和5.8元,相对现价均有一定溢价,尤其是工商银行溢价达到1倍之多。如果持有者不看好后市,抛压在所难免。"上周五,工商银行股价收报6.49元,跌4.70%;中信银行股价收报6.92元,跌3.22%。

  虽然,刚刚颁布的限售股解禁新规要求抛售的解禁股占总股本达到和超过1%的必须进入大宗交易平台,"但这两只银行股单个股东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大部分在1%以下。"伍永刚指出,新规对这两只银行此次解禁的套现行为制约作用并不大。

  此外,中国铝业25亿股、达到575亿元市值的首发股东限售股份也将于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解禁。 (东方早报)


  多笔大小非主动上大宗平台减持 两笔突破1%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4月份该所大宗交易呈现明显增多趋势,尤其是4月20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发布后,大宗交易系统每天都有交易发生,一改往日成交清淡局面。4月22日至今,已有部分解除限售存量股份通过上证所大宗交易系统协商转让,且出现了两笔突破1%的单笔交易。

  据统计,4月22日至4月25日,在上证所大宗系统解除限售股份的金额分别为0.36亿元、5.02亿元、0.22亿元、1.27亿元。至今为止,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最大数量为830.71万股,最大比例为占单个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31%。

  具体到成交个股,4月22日,浦发银行出现3588万元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29.90元/股,成交量为120万股。4月23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均出现大宗交易,中国平安成交47358.78万元,成交价格57.01元,成交量830.71 万股;中国人寿成交2867.55万元,成交量105万股。4月24日,*ST绵高通过大宗交易成交160万股,占总股本的1.95%,成交价格13.45元,成交金额2152万元。据悉,这是《指导意见》发布后,上证所大宗交易平台首笔突破1%的单笔交易。4月25日,西水股份出现两笔大宗交易,一笔转让95万股,每股16.7元,成交金额1586.5万元;另一笔成交738.35万股,占总股本的2.31%,每股15.23元,涉及金额为11245.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意见》发布前,整个3月份,上证所的股票大宗交易只有1笔,即3月12日的工商银行。4月份,4月3日和4月7日有大规模大宗交易通过中金的席位产生,但此后交易并不活跃。直到近期,《指导意见》发布后,大宗交易数量明显突增。

  上证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证监会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上证所积极配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业务操作指引》。经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积极组织,大宗交易明显较以往活跃,且市场对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反应甚为良好。

  “大宗交易系统具有定价灵活、对场内交易价格影响小、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大规模股份集中转让。”该人士称,《通知》和《指引》的出台,进一步扩大参与大宗交易系统的投资者范围,并为已获得流通权的股份提供高效的转让平台,有效地缓解限售存量股份转让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该人士还表示,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即将会成为证券市场重要业务之一,为券商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鼓励券商积极参与大宗交易系统业务,同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资者积极申请成为大宗交易系统的合格投资者。据其透露,相关资格的申请将于近日接受受理。而在成交方式方面,通过询价、拍卖等方式的大宗交易转让服务也将于近期开展。

  对于大宗交易的日趋活跃,市场人士也给予较高的评价。有关市场分析师认为,证监会规定大小非减持超过1%股份,必须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进行,这让大宗交易跑道开始越来越宽。大宗系统的优势独特,借助大宗交易系统解除限售存量股份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有利于市场形成合理价格。这是符合“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要求的制度安排,是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实践的需要,在未来大宗交易系统必然发挥更大、更深远的作用。

  该分析师还指出,从近期的几笔大宗交易看,尽管有股东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套现,但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仍旧强劲,尤其是西水股份,股价并未明显受到小非减持的打压,当天涨幅仍然达到2.84%。他说,这正是因为大宗交易跟A股中间还存在着隔离墙,因此不会对A股有直接冲击。如果大小非在二级市场减持,势必打压A股股价。显然,大宗交易系统的作用已开始显现。 (上海证券报 王璐)

  基金集体封杀八大蓝筹 “4•24”大资金再度回头

  一季度,基金持股数量下降最多的8只股票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信证券、中国中铁、南方航空、中国石化、建设银行、中国国航。以上个股均为基金以往抱团取暖品种,大幅减持对于基金是一种进步,基金开始注意到分散风险的重要性了。

  4月24日,印花税调整出台,出现基金开始重新捡回这8只大股票的迹象。当日,多只大股票的换手率超过了7%,其中南方航空的换手率达到了16.97%,成交量169万手。在南方航空的盘中,有多笔万手以上的大买单成交,500手以上的买单更是随处可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卖单同样增多,机构利用超级反弹出货也不是不可能。

  从内外盘数据来看,除了中国石化、建设银行、中信证券之外,其余5支大股票外盘大于内盘,基金积极做多可能性很大。

  八大蓝筹被减持

  ●工商银行:被基金当成流动性工具,减持9.6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华夏蓝筹核心、宝盈策略成长、华夏优势

  如果单从走势上来看,工商银行一季度股价下跌幅度达到24.6%,同期上证指数跌幅超过34%,走势优于大盘,很难看出是一季度基金减仓幅度最大的股票。

  一季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在当季遭基金减持达到96393.49万股,基金数量也从2007年度末的132只锐减至28只。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从基本面来看,工商银行近乎完美,2007年度净利润高达822.54亿元,同比增加64.90%,不良贷款率从3.79%下降到2.75%。一季度仍然亮丽,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

  “机构对于工商银行的态度更多的是从市场面而不是基本面来入手考虑。”一位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曾向记者表示,“大家都认为中国石油是市场的风向标,其实不然,从股东结构来看,工商银行作为机构间博弈的工具,更为理想。”

  在空方大获全胜的一季度里,工商银行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而内藤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工商银行的筹码更多的被基金看成是流动性工具来应对赎回而不是真正看好持有。其向记者表示做出上述论断缘于工商银行较之其他股票更容易抛售。

  ●中国联通:重组渐行渐远,减持8.8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国泰金马稳健、长盛同智优势成长

  一季度下跌幅度达到26.66%同样优于大盘,更离奇的是该股曾在1月24日创出13.5元的历史新高,随后股价开始走低,基金集中抛售始于此,当季总共抛售该股88755.10万股。持有基金只数则从128只减为28家。

  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为1004.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服务收入954.9亿元,占比超过了95%。公司净利润增长144.7%,达到了9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7.4%;基本每股收益0.266元,同比增长16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03元,同比增长17.4%。

  “虽然大增,但其实并不理想。从香港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移动的业绩更优,外方的研究报告并不看好中国联通,所以我们选择沽售。”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曾在四季度重仓持有中国联通,但在3月选择离场。

  对于中国联通在去年四季度被基金大幅增持的原因,有基金经理认为重组预期占据更大因素。不过,该重组事项在春节以后便没了声音。“现在看来要等一段时间,联通本身就不具有估值优势,离场观望似乎更为理想。”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中信证券:今年业绩可能负增长

  主要减持基金:博时价值成长、大成精选、景顺资源垄断

  在牛市中,券商股是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同样,在下跌过程中,券商股也成了“重灾区”。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15日,上证综指下跌46%,而券商股整体则下跌了49%,跌幅略大于指数。

  券商股与股市走势有高度的相关性,证券业仍以经纪业务为主是重要原因。年报显示,经纪业务收入占券商收入比例依然很高,即使是业务多元化最突出的中信证券,其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也达67%。

  股市上涨,交易活跃,券商的收入随之“水涨船高”;股市下跌,交易清淡,券商收入也立刻大幅下降。这种“靠天吃饭”的格局,目前尚未有根本改变。

  今年前3个月股票成交金额分别是4.3万亿、2.3万亿和2.7万亿元,已出现下滑趋势。另外,在牛市里,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颇丰,但当市场出现长期下跌后,券商自营出现亏损在所难免。中金公司研究员认为,证券业高度依赖经纪与自营业务的盈利模式,使股市涨跌和日均股票交易额对其业绩影响巨大。今年以来,股市调整幅度超过了30%,日均股票交易额萎缩到1600亿元左右,这与去年股市上涨接近100%、日均股票交易额接近1900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

  “证券业今年业绩很可能出现负增长。”一位基金经理断言。

  ●中国中铁:暴露基金追涨杀跌的本性,减持3.5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嘉实稳健、基金开元、基金丰和

  中国中铁挂牌交易不过四个月,在经历了上市之初联手H股短期暴涨58%的辉煌后,逐步走低,近一季度股价腰斩。

  去年四季度末,上市仅一个月的中国中铁有多达105只基金持有,此时中国中铁位于最高价,而到了一季度末,仅剩13家基金。基金将35211.29万股中铁交给了散户。对于上市不足4个月的中国中铁来说,基本面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自称高举价值投资旗帜的基金追涨杀跌的特性在该股上暴露无遗。

  ●南方航空:基金开始关注认沽权证价值,减持2.6亿

  主要减持基金:融通动力先锋、博时价值二号、长信金利

  南方航空的情况与中国联通相似,加速下跌始于1月底,短短2个月股价下跌幅度超过50%,只有基金集体抛售的行为才有这种杀伤力。

  基金一季报显示,共计26004.26万股南方航空被82只基金沽空,仅剩6只基金坚守。

  “在当前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的背景下,基金在操作上自然会回避航空股。”一位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在刚刚结束的投资策略报告会上做上述表示。

  而也有基金公司老总在3月份表示,去年市场对于航空股的炒作过于疯狂,几家小型基金公司就是靠全年持有有色航空股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

  随着南方航空股价向着7.43元的认沽价值进一步靠拢,著名的投机工具南航JPT似乎开始具有投资价值。“我已经开始关注南航权证将要到来的异动了。”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中国石化:受通胀负面影响最大公司,减持2.5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交银施罗德蓝筹、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选

  在中国石油的拖累下,中国石化股价从11月5日的29.43元滑落至9.42元。基金累计减持25767.83万股,数量也从139只减少为13只。

  “国家既然高调表示将在今年全面抑制通胀,那么作为石油加工行业的中国石化影响是最大的。”富国基金一位基金经理在采访时向记者表示。

  而对基金经理影响甚大的中金研究报告亦对中国石化增长前景表示担忧:“在‘高油价+高通胀’时期,公司巨大的炼油资产盈利前景非常黯淡,炼油的巨大亏损,将中石化其它板块的正常性的经营业绩也化成了灰烬。

  在一片黯淡中,只有祈求中石化的价值之火,给投资者以信心与安慰。经过分部门估值,我们认为在‘高油价+政府价格管制’时期,中石化每股的合理价值区间为10.54-12.26元/股。”

  在最近公布的中石化一季报预告中,基金经理及研究员的担忧变成现实,中国石化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

  该公司的解释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出现和原油价格倒挂的情况。本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境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致使本公司炼油业务板块严重亏损,公司整体业绩大幅下降。

  ●建设银行:因流动性被减持2.2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中邮核心优选、诺安价值增长、益民创新优势

  建设银行在今年一季度股价下跌幅度超过30%,基金减持量达到22313.34万股,持有基金只数则从161只下降到14只。

  刚刚公布的年报显示,2007年度建设银行净利润691.42亿元,同比增长49.27%。

  虽然建行的规模小于工行,但是资本回报水平却高于工行。2007年,建行的资本回报率达到19.50%,比工行的16.23%高出3.27个百分点,比中行的14.00%高出5.5个百分点。2007年,建行的资本回报率增加了4.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则从3.29%下降到2.60%。几乎所有数据都异常出色。

  与工行类似,建行遭遇基金大幅减持更多的是从市场流动性角度而不是基本面因素考虑。

  ●中国国航:奥运光环不敌高油价,减持2.1亿股

  主要减持基金:博时精选、嘉实主题、华宝兴业行业精选

  作为航空股的领头羊,在1月15日与南方航空双双创出30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领头下跌,3月31日报收16.58元。其间基金持有数从112家骤减至5家。减持数量达到21464.12万股。(理财周报 李晔斌 徐崭)

  机构借反弹出货317亿元 散户成追高主力

  数据显示,上周四在天量暴涨时,基金、保险却借大涨减仓,TOP席位追踪进一步发现,基金、保险两大主力合计卖出317亿元。而广大散户成为追高进场的主力。专家认为,机构此举做短差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市场信心仍然不足,后市板块分化加剧,普涨或不再存在。

  上周市场表现令投资者信心倍增,周一《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出台,周三晚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将印花税税率下调,由此引发周四A股市场全面暴涨,上证综指几乎涨停,收市劲升9.29%,创出自2001年10月23日以来的最大涨幅,且是1996年12月实施涨跌停制度以来的历史第二大涨幅。

  不过,上证所topview数据显示,周四在天量暴涨时,基金、保险却借大涨减仓,而广大散户成为追高进场的主力。专家认为,机构此举做短差的可能性最大。

  主力资金借暴涨出货

  上周印花税下调后,大盘疯狂上涨,不过,提前一天介入的机构资金却没有继续追高,而是借利好大举出货。大智慧topview显示,印花税调整公布前一天,机构大举进场买货。不过,在公布当天,基金、保险并未像市场想象的一样进场抢筹码,相反,当日做空力度为历史第三。数据揭示,大盘机构资金净流出114亿元,机构持仓减少0.185%,至17.786%,与此相应,散户持仓呈递增,24日、25日分别增加0.24%、0.72%。

  TOP席位追踪进一步发现,基金、保险两大主力合计卖出317亿元。显然,上周四的天量暴涨,基金、保险逆政策而行,借机加速出货。

  暴涨出货或为调仓

  近期基金由于仓位调整等原因,一直处于减仓状态。不过受到利好的影响,基金的操作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最新的TOP数据统计,基金在5个统计日内资金流出速度明显下降。从成交上看,最近5个统计日成交864.3亿元,比上个统计日多出了145亿元。

  上周基金成交有两次比较大的异动,分别发生在周一和周三。周一市场出现大幅振荡,振荡幅度达200点。昊富投资黄永总经理表示,初步判断基金正在调整仓位,而到了周三基金成交再次出现异动。周三基金成交放大到225.8亿元,净买入额达到了33.6亿元。由此可以确认两次异动是基金调仓的表现。黄永认为,基金手中的资金较充裕,近期基金应该都会保持一定的增仓势头。

  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根据市场当前的盈利预测,沪深300指数2008年的市盈率水平只有18倍,从这个角度来看,A 股市场的估值风险已大大降低。

  不过,黄永认为,上周在全部板块普涨的背后,板块轮动已看出端倪,前期较为抗跌的造纸印刷和酿酒食品跌幅最深,而钢铁和房地产、有色金属也走出一波上涨,但大蓝筹集体下跌说明,市场信心仍然不足,后市板块分化加剧,普涨或不再存在。(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成)

  机构资金迅速净流出 借利好逢高减磅

  上周,在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深沪股市迎来强劲反弹,周四两市股指双双刷新了6年半的单日涨幅纪录。不过,在大盘的跌宕起伏中,机构资金却依然采取了逢高减磅的策略。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在4月18日至4月24日的5个交易日中,仅有4月22日、4月23日机构资金表现为净流入,流入金额分别为13.34亿元和70.02亿元,而其余3个交易日,机构资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净流出。

  4月20日,证监会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这一利好的出台,使得周一上证指数大幅高开200多点,而至收盘时,股指仅仅上扬了22.31点,大盘高开低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机构资金的积极出逃。数据显示,当日机构资金净流出净额高达74.56亿元。不过,这似乎还只是机构逢高减磅的一次预演。上周四证券交易印花税突然大幅下调,面对这突然而至的惊喜,机构资金却采取了更大的卖出策略,仅仅一个交易日,机构资金就净流出了103.84亿元。

  当然,在机构资金整体大幅流出中,也有不少个股获得持续的买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构的逢高减磅也表现为一种仓位调整。比如在银行板块中,大型银行股就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重点买入。在上述5个交易日中,基金席位对工商银行的买入金额为27.67亿元,卖出金额为19.60亿元;而建设银行的买入金额达到了22.81亿元,其卖出金额则只有3.76亿元。相反,以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型银行却遭到了基金的集体减持。其中,浦发银行的卖出金额为19.62亿元,买入金额只有15.43亿元;而招商银行卖出金额竟然高达32.29亿元,远远高出16.63亿元的买入金额。

  与银行股一样,机构在其他板块中也进行了明显的仓位调整。如保险股中,基金席位在中国平安上净买入金额接近9亿元,而中国人寿则有3亿多元的净卖出。在煤炭板块中,中煤能源获得3亿多元的净买入,而中国神华、平煤天安则各有近4亿元的净卖出。此外,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也呈现出不同的境遇,基金席位对前者净卖出了2.4亿元,对后者净买入了4亿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前期因机构资金持续买入而表现相对强势的个股,纷纷呈现出放量滞涨的态势。从资金流向来看,机构的获利回吐相当明显。这其中,歌华有线可谓最具代表性。上周四,该股借利好大幅放量,换手率超过6%,而涨幅仅有7.84%,明显小于大盘。周五,歌华有线仍放量收阴。统计显示,在4月18日至4月24日的5个交易日中,基金席位对该股净卖出近3亿元。而大商股份同样如此。上周四,该股涨幅仅有6.63%,周五则下跌了8.09%,基金席位在上述5个交易日中对其净卖出3.55亿元。此外,华泰股份、天津港等个股上周五的疲弱走势,也都与基金席位的高位减持有关。

  作为大小非解禁个股的一大风向标,中国平安上周股价在大幅反弹后,也迎来了小非的更大抛售。数据显示,上周四,平安证券八卦三路营业部净卖出金额高达7.26亿元。(证券时报 万鹏)

  有色金属公司季报忧多喜少

  产品价降 雪灾影响

  多家有色金属企业一季报扎堆儿亮相。受到行业景气下滑、雪灾以及出口关税政策调整影响,有色企业一季度忧多喜少。

  锌价下跌拖累业绩

  罗平锌电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亏损252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滑386.97%。原因在于主产品锌锭销售价格下降,今年一季度销售锌锭14378.46吨,平均售价17,106.50元/吨(不含税),上年同期销售锌锭8165.153吨,平均售价25,890.60元/吨(不含税),而单位销售成本的下降幅度小于单位销售价格下降幅度。

  公司预计2008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50%-80%。主要原因是:其一,国内铅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其二,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另外,2008年初公司所在地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受冰雪凝冻恶劣天气影响,造成交通运输受阻,供变电设施严重受损导致电力供应紧张;腊庄发电厂输电线路受到一定损坏,公司原料供应和主产品运输、生产用电均受到影响;富乐矿山因供电线路受损而处于停产状态,电锌厂生产系统由于供电线路受损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电锌产量下降。

  西部矿业今年一季度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减少39.35%,实现每股收益0.09元。企业一季度营业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27.78%,主要原因是公司矿山和冶炼业务因运输原因销售量下降,以及锌精矿和锌锭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矿山和冶炼业务收入贡献和毛利贡献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但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毛利贡献较少的贸易业务。

  厦门钨业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677.3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滑41.66%,每股收益0.0320元。业绩下滑的主因是出口关税调整,及下属房地产公司税金及费用同比增加、所得税负担同比增加。

  三公司业绩有所增长

  吉恩镍业、中色股份、精诚铜业一季度业绩则比较喜人。

  受益于子公司赤峰中色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纳入合并、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处于生产经营期,使有色金属产品产销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中色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615万元,同比增长48.68%,每股收益0.079元。

  另外,吉恩镍业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6.98%,每股收益0.75元。精诚铜业一季度盈利1005万元,同比上涨18.16%。每股收益0.07元。(中国证券报 李若馨)

  中石化国寿首季业绩减逾60%

  昨晚,沪市三只指标股齐齐公布了该公司一季度业绩,其中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业绩同比均有大幅下滑,而具有较强投行能力的中信证券业绩增长超100%。

  中石化净利下滑超65%

  曾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减超50%的中国石化昨晚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公司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超65%。截至2008年一季度,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67.01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94.18亿元),每股收益0.077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224元),两项数据均较2007年同期下降超过65%。

  中国石化表示,由于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而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因此出现和原油价格倒挂的情况。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境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致使公司炼油业务板块严重亏损,公司整体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

  为缓解这种情况,国家目前已经接连推出现金补贴、进口成品油增值税先征后返,以及对两大石油集团进口原油部分炼化亏损进行按月补助等政策。

  “等待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后方有投资价值。”不过,银河证券分析师李国洪依然看淡2008年中国石化的业绩,其预测中国石化2008、2009年每股收益0.35元和0.43元。

  中国人寿净利缩水超61%

  昨晚一起公布一季度业绩预报的中国人寿利润也大幅缩水。公告显示,公司前三个月实现净利润34.74亿元,每股收益0.12元,两项数据均下滑超61%。

  中国人寿表示,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令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尤其是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导致了公司一季度业绩的大幅下滑。

  中信证券大幅增长100%

  但是,一季度以来市场的低迷并没有过多影响到具有较强投行能力的中信证券 的业绩。

  中信证券昨晚公布的一季报业绩公告称,得益于业务扩张,公司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达25.21亿元(2007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幅超过100%,每股收益0.76元(2007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42元)。

  资料显示,中信证券在去年6月公开增发3.5亿A股时曾表示,公司将把募集资金用于四大业务的扩张中,首要扩张业务就是提高承销业务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中信证券承担了中国铁建AH的承销工作,仅中国铁建 的A股承担销,中信证券所得到的承担销费用就高达5.2亿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冯伟从动态估值角度指出,该公司目前股价对应市净率与欧美券商股的估值水平大体一致,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因此可适当关注反弹带来的投资机会。

  没有人对“救市信号”作出明确判断

  最敏感关键词:大小非减持和印花税没有人对“救市信号”作出明确判断

  市场期待已久的规范大小非减持和下调印花税政策,在过去一周密集出笼。中信、平安等各大券商纷纷出研报表示,投资者应关注组合拳背后的政府救市信号;宏源证券(000562行情,股吧)对各大基金公司的观点统计则显示,多数基金公司认为反弹已经到来,但不会太高;而曹凤岐、吴晓求等学者们认为,市场反转还需要规范再融资等更多利好政策的推出。

  中信证券:

  政府频出组合拳,救市信号明确

  这次印花税的调整可能出乎市场意料,但应该注意的是,本次印花税调整可以看作是近期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的一项。

  4月18日,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4月20日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4月2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调低印花税。

  短短一周内,政府多个部门从上市公司、股东和投资者三个方面都推出了有利于市场稳定的重大政策,这应该被视为政府明确支持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强有力的信号。

  平安证券:

  中期反弹有望展开,关注错杀品种

  重磅利好接连出台,对于稳定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已具备走出强势反弹行情的基础。

  中长期来看,经历前期的大幅下挫之后,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居于可投资区域,其对中长期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下阶段市场可能出现的中期反弹行情。

  我们认为,寻找杀跌中被错杀的品种,将有望成为下阶段资产配置主线之一。诸如采矿、医药、食品加工以及设备制造等行业1、2月份的利润增幅依然相当出色;金融服务、化工行业中的部分子行业如农药、轮胎、新材料等等未来盈利增长依然突出。

  安信证券:

  沪指近期将在3000-3800点震荡

  基于近期银监会、国资委、中央银行、证监会、财政部等五部委领导的表态,以及接连出台利好政策表明,政府希望通过救市政策使市场保持阶段性稳定的态度表露无遗。

  我们认为印花税下调将成为导火索促使市场短期探底反弹,并于短期内在20-25PE之间(对应股指为3000-3800点)形成区间震荡格局。

  东方证券:

  二季度市场趋势将逐渐转暖

  降低印花税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使市场信心大幅提振,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趋势将逐渐转暖。

  目前,不论是基本面还是政策面都处于一个逐渐明朗的过程中:一方面,一季报超出预期的个股通过比价效应不断提升着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管理层对于目前大盘股跌破发行价、市场融资功能受到质疑的状况已表明态度。

  南方基金:

  短期强劲反弹,反转有待宏观明确

  降低印花税是继20日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后,政府出台的利好组合拳中的第二个,表明政府对目前的市场点位和下跌趋势感到担忧,通过此举使市场得到积极的、强烈的政策信号。

  这波反弹应该会更加强劲,短期即有望反弹到3500-4000点区间。但我们预计,这波快速反弹结束之后,市场能否企稳,还将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因为决定牛市的基础是宏观经济状况和企业盈利增速。

  东方基金:

  反转尚待时日,关注公司面投资机会

  A股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只是市场重新反转尚待时日。与宏观经济层面的担忧相反,微观公司层面仍然存在可观的投资机会。

  上周一季度业绩增长较明确的品种成为A股市场的热点,二是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但可持续性成长较为乐观的一季度业绩增长股。总之,一季度季报完全推出后,有望缓解市场对盈利增长的担心,推动大盘展开新一轮上升行情。

  光大保德信基金:

  受宏观和周边影响,市场延续震荡

  虽然国内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趋合理,但是大家对美国经济的走势、周边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的担忧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反弹产生压力,再加上限售股流通预期,市场短期仍延续震荡盘整态势。

  景顺长城基金:

  市场已进入长期投资价值区域

  宏观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不大,但市场信心遭受重挫,自发修复需经过较长时间对经济数据的考量,短期内投资者信心重建有赖于政府的政策信号。我们认为,市场已进入长期投资价值区域。

  泰达荷银:

  市场中长期发展有待宏观经济明朗

  印花税的下调将使持续一段时间以来的市场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短期内此政策出台对市场是个利好,后续行情将使市场进入均衡状态。市场中长期发展,还有待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明朗。

  北大金融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降印花税是第一步,应推出组合拳

  再这样跌下去,对整个经济会有重大影响。肯定不能说降印花税就能解决问题,我原来就讲过,先降印花税,再出其它政策,而且要出组合拳。

  在把市场稳定后再加强制度建设,包括上市公司治理、分红问题;应该对再融资做出明确的规范;我还建议建立证券市场平准基金。

  人大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

  市场回归理性,牛市不会终结

  最近出台的“规范大小非减持”和降印花税这两项措施都是业界呼吁的,将会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进入了正确轨道,市场的呼声产生了效果。

  之前3‰的比例太高了,宏观层面来看还是听取市场呼声的。再对再融资的标准做进一步的规范,市场就可以回到原来的轨道了,这都是股市发展应具备的环境。市场会回归理性发展,牛市不会终结。

  中财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

  市场彻底反转,需更多后续措施

  印花税在这个时候降这么大的幅度,可以看出管理层是保护投资者的。这对市场长期的稳定发展有益,但市场要彻底反转,还需要更多的后续措施。(理财周报施维)

  印花税调整会影响市场多久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3%。调整为1%。,为观察印花税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程度,我们比较了从1997年以来印花税调整前后的走势,如右表(表中涨幅以沪市综指为样本)。

  从1997年以来印花税调整前后的走势看,下调印花税短期内沪市综指表现都比较好,在2个星期内涨幅较大,到1个月左右也全部呈现正的涨跌幅,但是1到2个月以后,基本转回到原来的运行轨迹,1998年、2001年、2005年均在印花税调整后2个月内重新转入下跌,并跌穿调整前的低位;而上调印花税则表现不一,1997年上调时,牛市随即见顶,而2007年上调时,牛市在经历一个月的调整后,重新上涨,并在随后的半年内延续了大牛市行情并创出新高。

  除此以外,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在印花税调整后的6个月左右会见到一个阶段性底部或顶部,并在随后的3-6个月内回到印花税调整日的点位附近,如1998年6月12日印花税从5%。下调至4%。,股指在短期冲高后重新下跌,到1999年初股指基本到达阶段性底部,并在随后的“5·19”行情冲上了印花税调整前的高点;2005年1月由2%。调整为1%。,6月又达到一个重要的底部;2007年“5·30”后,在10月末达到一个重要的顶部,并在随后半年内连续下跌,重回“5·30”附近点位。从这个现象看,印花税对股市的长期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上海证券报 毛凯)

  A股将实现快牛到慢牛的转折

  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依然稳健,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较高,而恐慌性暴跌局面难以长期持续;预计随着市场的估值水平大幅降低以及政策和消息层面在未来逐渐转暖,投资者信心将有所恢复。因此尽管未来股市的长期趋势还要观察未来通胀等具体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但我们判断二季度市场在快速探底后将逐渐企稳,中期反弹行情有望产生(招商)。随着市场一次次探底,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和承受底线,静静地看着市场的发展,股价是不以投资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只是按着自身的规律发展运行,分析研判市场的时候,不能以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测,而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来分析问题(易方达)。我们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会持续存在,但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3%-5%的温和通胀现象可能持续。CPI下降时发改委将上调电价与成品油价格,下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没有出现新的物价上涨,CPI在8月后会明显回落,而压制许久的电价与成品油价格可能择机上调(大成)。目前市场已经具有了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但是短期来看,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显露,宏观经济增速减缓,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依的目标短期内难改,二级市场资金体系的持续性流出,将不断增加系统性风险(南方)。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全球一体化,中国股市估值体系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但如果现在就按全球估值体系对中国股票定价,也不是科学、客观的,因为它超越了中国市场的阶段实际,对实际投资是一种误导。毕竟中国股票发行仍在实施审批制,同时,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没有想象的高,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事实仍会在股市上有所反映(交银)。

  阶段性调整属正常

  在经历了2006和2007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A股市场的累计涨幅已经非常可观。从客观上讲,阶段性的调整也属于正常情况。(易方达)。人民币升值速度将加快。在抑制通货膨胀又不影响经济的政策选择中,加快升值速度无疑是一个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的选择,有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通货膨胀向中国的传导(大成)。以4月18日收盘价统计,A股市场2008年估值水平为18倍左右,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市场的下跌已经处于非理性状态,即使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的调控,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也已经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市场“最坏的时刻”也是投资者“最迷惘时刻”,往往也是“曙光乍现”为时不远的时刻(巨田)。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好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尤其是GDP增长达到10.6%,表明经济增长仍旧比较强劲。CPI也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短期内通货膨胀继续走高的压力有所减弱(国泰)。目前市场的跌幅已经较为充分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不论从调整的空间和时间来看,都已经足够,股市在二季度产生中级反弹的可能极大(长盛)。

  快牛到慢牛的转折

  中国经济增长积累的动力是挡不住的。目前经济层面矛盾很多,但增长是必然的,通胀也是必然的。只要社会体制不变,大的牛市周期就不变。2008年是快牛到慢牛的转折年,大幅震荡之后中国股市将会呈现出成熟股市的特点,投资者对问题的看法会更理性,比如会高度关注各项经济数据的变化(易方达)。预计近期难以有持续的热点或整体性的机会,但是市场风格会有所轮动,低估值大盘股票的表现将超越小市值高估值股票。短期内规避业绩风险较大的行业,如石化、电力等,但价格管制放开后可能蕴藏机会;房地产业深幅下跌释放风险并率先企稳,具备一定抗通胀能力,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并具有一定的释放业绩的动力(建信)。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物价上涨因素,市场对于2008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预期普遍出现担忧,我们认为:这种影响不容忽视,但是以目前市场50%左右的指数调整,显然对于这种影响又反应过度了,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按照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来计算,已经回到20倍以内的水平,凸显投资价值。随着一季度业绩报告的陆续披露,这一影响因素也将逐步明朗化,有助于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盈利形成更为理性的预期(国投瑞银)。我们认为大盘即使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空间有限,现在的点位即使不是最低的位置也是比较低的位置了,下一阶段市场有望走出逐步止跌并盘整的行情,个股走势将继续分化。在行业层面,我们仍然长期看好能够抵御通胀与经济周期、国家政策支持导向明确的行业(包括商业零售、生物医药、旅游酒店、食品饮料、替代能源、节能环保等)以及能够受益于价格上涨的煤炭、化工、农业等行业(天治)。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4-28 16:10:5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鬼
发帖数:98
回帖数:61
可用积分数:144939
注册日期:2008-03-25
最后登陆:2009-12-04
顶一下
2008-04-28 16:15: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一岁抄盘
发帖数:1292
回帖数:1822
可用积分数:20330083
注册日期:2008-03-24
最后登陆:2011-01-24
顶下
文章好长
2008-04-28 19:40:4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股票玩家
发帖数:298
回帖数:541
可用积分数:172813
注册日期:2008-03-07
最后登陆:2010-06-28
闹心啊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