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灰太狼 |
发帖数:2107 |
回帖数:134 |
可用积分数:214949 |
注册日期:2010-03-01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主题:求解优质农产品市场“三问”
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本市积极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送上了消费者的餐桌。一方面,在更多大众化的消费终端,各种等级的农产品混杂销售,消费者难辨良莠,另一方面,处在农产品供应链条最前端的农户,却因多数优质产品没有实现优价而苦恼。纵观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依然有着诸多文件和规定破解不了的困惑,因此有关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三问”由此而来。
优质农产品怎样走出涨跌怪圈?
“玉米晒干了搓成粒儿一斤才卖七毛五。”宁河县板桥镇赵学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凤桐一脸凝重。这个只有65户人家的小村,种植鲜食玉米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收获的玉米在品种、外观、口感上都称得上是优质,安全检测更是没有问题。作为绿色食品,每亩地多投入300元,如此低价出售,王凤桐心有不甘。
为何优质玉米仍逃脱不了价格下跌的命运?王凤桐和乡亲们被“卡”在了增收道路的探索上。
与年逾七旬的王凤桐做着同样思考的,是一位有着近10年农产品营销经验的80后女孩——天津傲绿农副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君。作为市级农业龙头,傲绿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已在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拥有了350余个销售终端, 产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看着籽粒饱满、长势喜人的玉米,景君开出了六字药方——先变身,再入市。玉米搓成粒儿,论斤卖,卖的是粮食,而按穗卖,抽真空包装,开袋即食,卖的是生活方式和品质。一个月后,在赵学村的田间地头,一个玉米加工厂建成了,由傲绿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包订单,一穗玉米收购价0.45元,不少农民开始在心里算起了账。
王兆兴种了3亩玉米,一季收获10500穗,交到加工厂卖了4700多元,一年两季就是近万元。王兆兴没有想到,玉米搓成粒儿与按穗卖竟有这么大的差别,光卖玉米就多收入4000多元,农闲时,还可以到玉米加工厂打工,一个月还能有900元的收入。
今年,傲绿与农户签订的鲜食玉米订单已达到百万穗,不仅赵学村,周边乡镇的不少农户也开始加入进来。订单加工,成为傲绿与农户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像赵学村这样的地头工厂,傲绿已经建了4座,辐射带动农户1500户。进一步的采访得到的事实是,在此之前,在赵学村周边的很多农村,农产品都是以生鲜形式集中上市,没有订单、没有加工,因此长期没有摆脱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涨涨跌跌的怪圈。
记者在傲绿公司看到,一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工厂正进入收尾阶段,相对于地头工厂而言,这个工厂是一个“大胃王”,每小时3吨的蔬菜加工量,一天运转20个小时日产量是60吨。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开展团膳业务,为其提供优质蔬菜的半成品。今年8月底竣工投产后,可以解决更多农户的蔬菜销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