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中信银行:立足“未来”布局“现在”
自2007年上市以后,中信银行(601998 )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保持增长的态势。2009年,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137.42亿元,比2008年增加4.27亿元,增长了3.22%,超额实现了“保利润”目标。
“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缘于坚持培育风险理念,坚持独立的风险管理体制,坚持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总结说。2009年年末,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62.28%,提升13.2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0.90%,首次降至1%以下,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使得中信银行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都大幅提升。2009年,中信银行国际化战略取得历史性突破,顺利完成了收购中信国金70.32%的股权及股权交割工作,拥有了包括银行在内的多个牌照。外界普遍认为中信银行此举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完成了对一个合适对象的收购。”2009年年报,中信银行首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目前中信银行与中信国金的整合正在按部就班实施当中。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并购中信国金,中信银行可以直接吸纳国际化的管理体制,同时吸收大量国际化人才,并以香港为踏板,实现向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拓展。
从一家中小股份制银行,到公众关注的焦点,中信银行仅仅用了5年时间。
5年间,中信银行实现了“质”的飞跃。业绩呈现跳跃式增长态势,业务不断创新,在全球银行的排名位置上升显著。
这家总资产达1.67万亿的银行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奔跑、跨跃。并购中信国金后,中信银行的资本实力、盈利水平、风险管控能力再一次有了极大的提升。
根据中信银行(601998)4月28日同时公布的2009年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显示,2009年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137.42亿元,增长3.21%;拨备覆盖率达到162.28%,提升13.2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 "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0.90%,首次降至1%以下,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10年1季度,由于规模快速扩张。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0.84亿,同比增长26.5%。
打造持续增长的“价值银行”
虽然2009年全球大部分银行都面临全球金融海啸的压力和影响,然而对于中信银行而言, 2009年依然是个收获年。
自2007年上市以后,中信银行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2009年全行实现净利润137.42亿元,比2008年增加4.27亿元,增长了3.22%,超额实现了“保利润”目标。
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这使中信银行在中国甚至国际影响中形象和品牌都大幅提升。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金融时报》社共同举办的“2009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评选”活动中,中信银行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获评“最佳股份制银行”奖项的银行;在《华尔街日报》亚洲200家最受尊敬中国企业评选中,中信银行位居第6位;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银行市净率排行榜”中排名第2位……
荣誉不是空谈,一切都靠业绩说话,而且这种业绩是建立在严格控制风险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的。
围绕“保利润、控风险、促发展”的经营目标,中信银行适时调整经营管理政策,大力促进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确保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截止2009年末,中信银行实现利息收入342.39亿元,远远超出预期的水平。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2.1亿,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59亿,同比大增13.7%。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5月份以后,中信银行净息差开始企稳并逐步回升,全年达到了2.58%的平均水平。
“这样的水平在国内的中等或者是中小商业银行当中是位居第一位的。实现了非息收入37亿元。”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在发布会上总结说。
“保利润、控风险、促发展”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在中信银行看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全体中信银行员工去践行的铮铮誓言。
到2009年底,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到了1.67万亿,比2008年末增加4892亿元,增幅41%。各项贷款突破1万亿元大关,全年增加3360亿元,增长51%,增量相当于2008年增量的10倍。存款达到1.53万亿元,增加4823亿元,和2008年的增量相比,多增加3000亿元。这样经营规模的迅速增长对未来的发展和未来的赢利增长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滤掉风险的“信贷文化”
“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缘于坚持培育风险理念,坚持独立的风险管理体制,坚持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总结说。
根据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中信银行的不良资产继续实现"双降"的良性循环。不良贷款余额2008年是90.46亿元,2009年是90亿元,下降了4000万元。不良贷款率也从2008年的1.36%,下降到2009年末的0.9%。下降的幅度是0.4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2009年进一步提升,从2008年的150%,2009年末增加到162%,全年拨备数额是21亿元,拨备余额已经上升到146.2亿元。
听起来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受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爆发、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的压力,而且伴随着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措施强化,利差收窄、中间业务萎缩对盈利能力的挑战更为明显,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为了控风险,中信银行不断适时的调整信贷政策。首先,严格控制了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像钢铁、水泥、造船等等。其次重点投放交通、能源这样一些基础行业。
据了解,中信银行早在1998年就在同业中最早启用“麦肯锡风险管理”,同时在国内商业银行中较早实行打分卡制度,对风险进行量化。2007年6月中信银行建设的公司业务信用评级系统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营,其技术水平居国内同业前列。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2009年中信银行还完成了该系统在信贷方面对于公司债项评级和违约风险的计量。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市场运作机制,在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控制上更加规范。
经营银行,天然的就是经营风险。银行本身就是一部风险机器,银行经营就是通过驾驭和管理风险来实现盈利。风险是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银行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出于对操作风险的高度重视,中信银行本着“内控优先”的原则构建和完善了一整套内控体系。据行长陈小宪介绍,内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内控管理体系达到阶段性建设目标。率先推行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在2009年全行范围内对操作风险点做了系统性梳理。
二是内控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在2009年6月份贷款高速增长时期中信银行同时开展了全行性的“百日风险大排查”活动,在活动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570多项,排查发现问题,整改率
达到96%以上;开展审计项目795项。
三是合规文化建设不断深化。中信银行已经构建了总行分行专职合规团队,以及涵盖总行、分行、以及各个部门兼职合规员在内的合规管理体系。2009年又一次实现了全年全行无案件的目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信银行内控的管理水平。
针对市场普遍关心的2010年信贷投放问题,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初,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中信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了适度收缩,力争做到贷款适度均衡投放。坚持信贷环保合规、建设绿色信贷银行的长期经营发展战略,推行“绿色信贷”。
同时,中信银行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追求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布局国际化发展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中信银行近年来布局的重中之重,中信银行在2009年顺利完成了收购中信国金70.32%的股权及股权交割工作。
中信国金公司于2008年11月5日成功私有化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除牌。目前的股东是中信银行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两者分别持有其70.32%和29.68%的已发行股份。
中信国金现持有香港本土银行——中信嘉华银行(现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的权益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27.5%的权益。中信嘉华银行在香港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并在2007年和2008年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利润的正增长。
中信银行收购中信国金这项工作从启动到全面完成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从各项操作环节上体现出专业和高效。
对于合适的时间,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的解释是,在金融危机及其冲击和影响正在趋向稳定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也逐渐稳定,中信银行更容易把握金融危机对所收购对象的影响程度。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启动为国内银行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新的商机。
对于合适价格,曹彤认为,“本次收购的对价为136亿港币,折合成市净率为1.43倍,这个数字相当于2008年中信集团将国金私有化的成本价,价格相当合理。此外,目前香港市场可供收购的资源已经相当有限,本次若非中信集团将中信国金私有化再转让这样一个机会,中信银行很难以这样低价收购中信国金。”
收购中信国金之后,中信银行的实力和规模又进一步得到增强,2009年末中信银行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1.78万亿,增长了980亿;各项贷款达到1.07万亿元,增加650亿元,客户的存款达到1.34万亿元,增加828万元;净利润达到143.2亿元,增加了5.78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往往成为内地银行国际化的第一站。通过并购香港的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吸纳国际化的管理体制,同时吸收大量国际化人才,并以香港为踏板,实现向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拓展。
此外,西班牙的BBVA银行在去年连续两次逆市增持中信银行股份,从5%-10%-15%。通过收购,中信银行进一步深化了与BBVA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推进了现金管理、国际业务、小企业金融、投资银行、资金资本市场、私人银行、汽车金融、培训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双方还签订了2009-2011年持续性关联交易框架协议,在合规前提下推动了双方业务合作的快速增长。这为中信银行今后全面的参与国际化竞争铺平了道路。
领先零售银行业务
布局国际,先要立足国内。目前,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争之地,是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对银行带来的效益比较稳定。但由于客户群体结构性复杂,对银行服务能力要求更高更多元化。
在2009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经营指标也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全行储蓄余额2097亿元,和2008年相比增加了392亿元,和08年增量相比多增加了160亿。
个人贷款余额达到1336亿元,增加458亿元,增幅是52%,增量也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零售管理资产的余额达到了3012亿元,增加630亿元,增幅是27%。
比如中信银行信用卡在同业的激励竞争中不断开创营销新思路,以全国性的品牌活动结合地区特色为持卡人带来卓越的用卡体验。据统计,2009年,全行信用卡发卡量已经接近1000万张,信用卡的利润突破3亿元,利润总额和前年相比增长了2.4倍。
私人银行是零售银行业务的制高点,这一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在品牌形象、产品开发、投资管理、个性化财富规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钻石卡客户量达到5200人,增加1.5倍,营业净收入增加3000万元,增长1.7倍。
陈小宪行长曾经提出要坚持走中信银行特色的道路,深楔理财市场前沿,可谓一着要棋,特色俨然。
多年来,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形成了多样化和种类齐全的“理财产
品超市”,包括“稳健理财计划2号”、“理财超快车”、滚动发售的“理财快车”系列、“优债”系列和“假日赢”系列产品产品以多样化的资金投向、稳健投资策略以及灵活期限配置,获得了投资者青睐。
中信的理财产品,无论是创新性、给投资者回报收益还是发行规模都堪称业内楷模。毋庸质疑,在理财市场的优异表现,如同“楔子”一般,使中信银行的品牌形象迅速楔入百姓心目。
依托中信控股这个平台,中信银行旗下有银行、保险、信托、证券、资金资本、基金还有期货,这七个领域共同组成一个专家团队,产品不断创新,引领整个市场的发展,无论是新股申购类的产品还是结构性的产品,包括高风险高回报PE类的产品,都走在了前面,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夯实对公业务实力
金融危机以来,为全面提升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监管部门大幅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目前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仍满足最新的监管要求。
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表示,中信银行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制定了未来三年的中期资本规划,以确保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部门要求。2009年末,中信银行已对外公布其250亿次级债融资计划以补充资本。目前次级债发行正按计划向前推进。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未尽,但是,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国有资产重组,推进城镇化进程,支持新能源、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为中信银行在许多新的领域提供了创新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难得机遇。
为了拉动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响应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和工程项目承包、鼓励企业由外贸向内贸转型等融资需求,中信银行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不断提供动力,为企业在艰难的融资环境下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比如2009年底,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和香港振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组成银团以备用信用证方式,为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亿美元知识产权融资,协助北汽控股收购瑞典萨博汽车部分知识产权。该笔贷款完全用于购买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同时中信银行还派出一支跨境融资和汽车金融方面的专业服务团队,全程参与该项目的收购、融资安排。该项收购是2009年以来国内汽车企业收购国外先进整车成套技术和动力总成技术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帮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据统计,中信银行的对公存款在2009年已经达到1.05万亿元,总的存款量是2766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2倍。对公贷款是8669亿元,增加了2902亿元,增幅超过了50%,较上年多增加了2124亿元。
在小企业贷款方面,中信银行多年以来坚持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内的优质小企业为客户定位,以专业化经营为方向,以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为重点,以营销平台搭建为手段,加快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截至2009年末,中信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余额为3283.05亿元,比上年增加857.15亿元,增长35.3%。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7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7%。
不仅如此,中信银行在小企业融资方面,还积极探索和搭建政府、担保机构、行业协会等外部合作平台;参与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以及在结算、网银、理财、财务顾问等方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共举
中信银行董事长孔丹表示,中信银行秉承“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以坚持差异化发展为目标,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自身的经营发展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紧紧联系在一起,沉着应变,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回馈社会各界的支持。
继2008年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之后,中信银行《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也随年报同期发布。该报告内容涵盖了2009年中信银行在塑造价值银行、品牌银行、诚信银行、绿色银行、人文银行、爱心银行等方面的责任之举。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份社会责任报告是中信银行首次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和上交所指引的具体要求编制,并首次引入外部审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允性进行了独立鉴证。
作为2009年国内银行业年报发布的收官单位,中信银行持续稳定的业绩表现为银行业2009年业绩发布画上圆满句号。
展望2010年,中信银行表示,将继续坚持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遵循“调结构、强管理、促发展”的经营思路,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业务模式,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加强与中信国金的整合,发挥与附属子公司的协同效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中信银行事业的更大发展,不断迈向中外商业银行竞争的前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