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资源为王:煤炭产业中长期投资的大逻辑
2010-10-19 16:58: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资源为王:煤炭产业中长期投资的大逻辑

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导致整个三季度煤炭与新能源无论从走势还是成交量角度都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差异。对节能降耗会使得煤炭长期增速下降的担忧如影随形。我们在本报告中想说明的是,即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需求增速仍然可以维持有序增长,依靠的是清洁煤电技术,“传统煤炭产业向清洁煤产业转变”。煤炭中期投资价值凸现,部分具有技术领先的公司更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纵观世界各国,清洁煤产业的技术范围与路径选择殊途同归。技术范围主要分为选煤、型煤、燃烧和捕集四方面。技术路径主要集中在燃烧和捕集层面,包括水煤浆、循环流化床、加压循环流化床、煤气化(19.51,0.73,3.89%)联合循环发电、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烟道气脱流等。根据我国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物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以及十四项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10年世界领导趋势IGCC(煤炭燃气、蒸汽循环多联产发电)以及同期完成的CCS(二氧化碳捕集储存)过程。国外对IGCC发电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18座IGCC电厂,约420万千瓦机组在运行,如果包括在建机组,世界范围内共有近30座IGCC电厂。总体来看前者目前在国际上处于第二成熟期,即向商业化应用推广。我国目前建成两座,均处于试运行状态。就经济性而言,IGCC机组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初期投资成本较高(7000-8000元/千瓦时),但由于节能性和热效率高,所以实际运行成本与核电近似,较发电效率低的火电有优势。而CCS技术的推广目前尚处于试点期,我国只有神华集团开始展开可行性研究。清洁发展机制中(CDM)提出的碳权交易,正是针对CCS技术所做的最有力推动。

  理论上说,采取高效节能的IGCC多联产发电,再辅之以CCS二氧化碳终端流程捕集,将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样使得煤炭需求增长与节能减排不再矛盾。本文的立足点不在于技术而重在需求的可持续增长。从绝对数量比较,中国火力发电量已然超过美国,但人均850千瓦时与美国5700千瓦时的数字尚有巨大空间。保守测算,未来五年,下游火电需求仍可维持6.5%的增速,与2009年增速基本持平。

  我们论述清洁煤产业主要在于说明煤炭行业未来5年的潜在增长:随着下游产品的深化和广度,煤炭资源属性将超越周期性,作为资源品的估值将得到继续提升。两条投资主线:1、 推荐先行者与已经取得相关领域领先地位的中国神华(29.14,1.05,3.74%)、兖州煤业(28.52,2.07,7.83%)、潞安环能(51.99,2.48,5.01%)、伊泰B。2、按照每股资源静态角度,资源属性强的个股:露天煤业(25.74,0.89,3.58%)、潞安环能、兰花科创(42.05,1.32,3.24%)、西山煤电(27.15,1.10,4.22%)、国阳新能(28.16,2.56,10.00%)、国投新集(16.40,1.49,9.99%)、上海能源(31.59,2.87,9.99%)、中国神华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