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东风汽车:3次方使命
5月28日,中国最大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有限)的总裁,中村公泰带着自己雄心勃勃的未来5年事业计划,在北京高调亮相。 这是这位履新不足两个月的总裁第二次公开面对媒体,上一次亮相是在一个多月前的北京国际车展上。 中村看起来十分重视这次亮相,他的穿着说明了这一点:系鞋带的皮鞋,鞋面比东风有限任何一名同事都要亮,西服裤脚也很绅士地卷了起来,玄灰色的西服内红底蓝纹的领带显得很打眼。 在发布会上,他带来了一个似曾相识,但又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 他的前任中村克己——一个同样叫中村的日本人——在2003年组建完东风有限后不久,提出了实现三个“2”的“23计划”,即销量收入“2”倍增长,利润率实现“2”位数以及日产和东风这“2”个合作伙伴实现互相学习。 4年过去了,中村克己交出合格答卷,东风有限汽车销量从2003年的30万跃升至去年的61万。 站在中村克己的肩膀上,5月28日中村公泰提出了东风有限未来5年的“13计划”。同样是用立方来表述,原来的3个“2”被3个数字更小的“1”取代,但这3个更小的数字却承载着宣称“我不能输给中村克己”的雄心壮志。 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中村公泰交出的答卷应该是这样的: 年汽车销量达到“1”百万,这个数量已经超过目前东风有限的产能; 以“1”流水准确保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个混合了产品质量、营销、服务质量和成本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中村公泰期望通过在郑州建设一个郑州日产第二工厂,网罗更多的经销商; 成为“1”个备受信赖的公司,按中村公泰的话说,由中日两家汽车公司各出资50%成立的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融合,但成为“备受信赖”的公司不仅仅是两家公司文化的整合,还在于东风有限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中村公泰说,这是他最难实现的一个“1”。 在53岁生日那天当上东风有限总裁的中村公泰,并未因此交上好运,相反,一上任他便面临棘手问题,中国国内汽车原材料成本的急剧上升成为他最头疼的问题,汶川的地震则可能震掉他的西南商业版图。 但他却顽强地不肯放弃今年实现68万台汽车销量的目标。短期内,由于对中国即将出台的排放标准的担心,市场变得异常活跃,这个利好超乎他的想象;而从长期来看,他相信未来5年东风有限计划中将推出的10余款新车会帮助他实现目标。 《财富时报》:中国有句古话,新官上任三把火,您上任东风有限总裁已经一个多月了,您觉得您的三把火烧起来了吗? 中村公泰:我是4月份来到东风有限任职的,到现在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吧,我觉得到现在也没点起什么火来。但是我们这次发布的“13计划”,是我们今后的重头戏,这三部分构成我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算不算是三把火呢? 我曾经和员工们说过,我的上任刚好碰上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借用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我勉励我们的员工也同样能够做到“更高、更快、更强”。 《财富时报》:您带来的“13计划”,实际是由三项工作目标组成的,您觉得这三个“1”里面,哪个“1”最难实现? 中村公泰:说实话,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都不简单。但如果说哪个最难,我想,“成为‘1’个备受信赖的公司”这个“1”应该是最难的,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最终给我们评价的是一切的利益相关者,这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 为此,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像我们已经提出的,要建设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能避免交通事故的产品,生产出来的汽车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所有这些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 要通过这些努力,最终得到用户、供应商、股东、社会各方面利益体的满意,如果大家最终能给东风有限说“我们信任你”,如果5年后我的下任接任时,大家对他说,“东风有限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公司”,那我就算成功了。 事实上,“13计划”在公司内部经过很多次讨论,有人说,1无论是几次方不都是1吗?但反过来讲,有一个点不能成为1的话,整体的1就不成立。这三个1都要实现,这是我的使命。 《财富时报》:您怎么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 中村公泰:在中国的业余时间吗?这可是秘密!当然了,偶尔我会去打打高尔夫,但我的空闲时间太少了。 英凯师:期待2009年 英凯师博士(Dr.Klaus Engel)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中国了,因为这些年来,日渐繁忙的中国业务让他每年都要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端坐在北京饭店6层的总统套房中接受专访,这位1956年生于德国杜伊斯堡的德国化学家侃侃而谈,他身材高大,满头银发,言谈举止中带有一种科学家特有的稳重与严谨。 化学家只是英凯师博士的身份之一,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德国赢创工业集团(Evonik)的董事。这家总部位于德国鲁尔的创新型工业集团,主要致力于发展三个高效益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领域:化工、能源和房地产,既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也专长于利用煤炭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还是德国最大的私人住宅房地产公司。 《财富时报》:在中国,我们对赢创工业集团的了解并不是特别多,赢创集团是如何创立的?主要的业务涉及哪些领域? 英凯师:赢创集团本身是一个新集团,去年9月份才刚刚成立,它实际上是一个新的多元化工业集团。赢创的前身德固赛(Degussa)在德国从事采矿业,但是因为采矿业已经是夕阳工业了,所以我们把这块业务分拨出去,然后LAG基金,也就是赢创的所有人收购了德固赛,成为新的工业化集团。目前,德固赛作为我们赢创工业集团的特种化工生产部门,不论是员工数量还是收入,都占到集团整体的70%左右,能源业务占20%,房地产占到10%。 《财富时报》:赢创集团在10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中国市场在这个序列当中占什么样的位置?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英凯师:赢创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是源远流长的。早在75年前,我们便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办事处。当然,我们业务真正的起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为止,我们在中国已经拥有18家公司,在10个城市里有我们的生产设施,在中国的雇员人数达到了4000名,数额超过了北美。 在过去几年当中,赢创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倍,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充满活力。2009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目标要达到销售10亿欧元的水平。 《财富时报》:绿色能源现在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广泛关注,而您在这个领域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如果中国将来要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话,您能给一些建议吗? 英凯师: 就赢创而言,我们的能源部门,比如说在电厂用无烟煤进行发电的过程当中,会通过特别的技术使得它的热转换效率达到50%的水平,而传统的热电厂热转换效率只有35%左右。如果能在全球推广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煤或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另一方面,虽然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被广泛应用,但我们也可能遇到没有风的日子或是阴天没有太阳的情况,这个时候,赢创集团的先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把风能和太阳能通过电池进行有效存储。同时,我们在高性能的锂电池方面也具有先进的技术,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德国的汽车行业,用于生产能够帮助城市环保事业发展的混合动力汽车。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锂电池当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