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海南椰岛守着金山找饭吃
近日,市场传闻泸州老窖看中了海南椰岛(600238)的保健酒业务,有意在二级市场上举牌。 虽然海南椰岛和泸州老窖对此都予以了否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海南椰岛的保健酒业务还是挺吸引人的。可惜的是,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保健酒这只会下金蛋的“鸡”,似乎被晾在了一边。公司先是开拓贸易业务,在意识到该业务的瓶颈后一度想转回主业。但不知何故,公司今年的工作重点,却转到了包括食用油、木薯甚至燃料乙醇的资源型农产品深加工业务。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保健酒市场上,海南椰岛旗下椰岛鹿龟酒在海南椰岛1999年登陆A股市场后迅速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海南椰岛1999年上市后几年的年报数据显示,旗下酒类产品(基本为椰岛鹿龟酒)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较1999年的1.11亿元增长89%,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 2001年的椰岛鹿龟酒成为当时保健酒市场上最响亮的品牌,所谓“北有虎骨酒,南有鹿龟酒”的谚语也再次得到印证。当时与椰岛鹿龟酒有得一比的是湖北劲牌公司生产的劲酒,2001年劲酒的销售收入也不过3亿元。 按理说,海南椰岛应该乘胜追击,继续做强做大旗下的保健酒业务。然而,2002年,海南椰岛在开始介入贸易业务以后,旗下保健酒不论在市场推广还是在系列产品开发上都出现了裹足不前的现象。 从海南椰岛的销售情况来看,2002年,实现酒类销售收入4.0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2003年,实现酒类销售收入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9%;2004年,酒类业务销售收入回升到3.25亿元;2005年为3.64亿元;2006年为4.23亿元;2007年为4.51亿元。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劲酒单品的销售收入却突飞猛进,各项财务指标年均增长率超过30%,销售收入更是从2000年的3亿元提高到2007年18亿元,整整提高了6倍。 扩产项目恐被搁浅 之所以说海南椰岛裹足不前,还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海南椰岛自2000年至2007年净利润起伏很小,每年都在3000万至4000万元上下波动(图一),而且8年来净利润主要贡献业务一直都是保健酒(图二)。 2006年开始,海南椰岛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贸易业务带来的问题,开始想办法压缩贸易业务,并且再次准备进行保健酒的扩产和技改。2007年1月,海南椰岛提出定向增发8000万股股份的计划,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保健酒异地扩产和技改项目。 不过,项目进展可能并非海南椰岛管理层设想的那般顺利。直至目前,海南椰岛的定向增发方案还未上报监管层。更重要的是,从海南椰岛董事会制定的2008年财务预算报告来看,今年该公司的工作重点是资源型农产品深加工业务,主要包括食用油的加工和木薯的加工,甚至还包括燃料乙醇的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海南椰岛进行了多项投资决策,但与保健酒业务的发展都没有太大关系。2007年10月,该公司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签订协议,拟投资2500万美元在老挝进行木薯种植与木薯加工开发项目;同年还宣布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参与湖北ST天颐的重组,以期获得ST天颐的食用油生产线;更有消息人士透露,海南椰岛已准备上马20万吨乙醇项目。 此次海南椰岛在收紧贸易业务后,又将向新的业务扩展。按照海南椰岛现有的财务状况,如果不能借助资本市场融资的话,要重点完成资源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保健酒异地扩产及技改项目就可能会暂时被搁浅。 与此同时,海南椰岛董事会表示,由于公司规模扩大及发展需要,今年该公司总体融资额将比去年增加2亿元左右,而融资利率均为基准利率上调10%,预计全年财务费用将增加70%以上。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