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伊利股份:乳业许可证重审,回调中逐渐配置
2011-04-10 13:19:2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伊利股份:乳业许可证重审,回调中逐渐配置

事件:乳业生产许可证重审力度超预期。根据质检总局披露,截止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45家),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占55%;107家企业停产整改,占9%;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占36%。
预计关停企业腾出市场份额约4-7%,将增厚伊利年收入约4-7%。10年1-11月乳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28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共实现收入1723亿元,按全年1900亿计算,关停乳企市场份额约76-133亿元,按伊利现有市场份额15.8%计算(算法是伊利10年销售收入300亿/1900亿=15.8%),重审许可证将增厚伊利收入约12-21亿元,占伊利年销售收入约4-7%。
本次审核将进一步提升伊利等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我国乳业有望重复美国等国家乳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故事。美国60年代出台联邦鲜乳行销法案(FederalMilkMarketingOrders)整顿全国乳业价格体系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以奶酪生产为例,1970年到2003年,奶酪生产厂家从963家下降到403家,下降58.4%。每家平均产量从229万磅上升到2214万磅,年均增长率10.4%。
本次审核将显著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乳制品再出现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降低。目前政策规定,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已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
液态乳生产企业所用生鲜乳100%使用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等。
本次审核将减少乳企间争抢奶源的现象,今年原奶价格上升趋势有望减缓。过去,伊利等大型企业在采购原奶会遇到地方小乳企的恶意竞争,哄抬价格。今后这种现象会有所减少。事实上,今年二月初起,农业部10省市原奶价格就维持在3.2元左右,结束了自10年初以来持续上涨的趋势。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北方奶牛产奶量上升,加上收奶乳企数量锐减,我们认为原奶价格上升趋势有望减缓。另外,伊利今年还推出了迪士尼包装的大果粒酸奶和儿童优酪酸牛奶等高毛利新品,成本压力进一步缓解。
伊利自三聚氰胺后加快产能全国化布局,已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夯实基础。2009年以来,伊利先后在内蒙、华北、东北、山东、宁夏、广东等地投资近27.8亿元用于扩产。上述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液态奶110万吨、酸奶60万吨、冷饮4.2万吨和奶粉9万吨的生产能力。
略微上调11、12年盈利预测,我们目前预计伊利10-13年EPS分别为0.893、1.333和1.427元,增长10.2%、49.3%和7.1%,其中主业贡献EPS分别为0.893、1.098和1.427元,增长10%、23%和30%。预计伊利一季度主业贡献的EPS有望增长20%以上(奶粉收入增长25%左右),考虑0.23元投资收益后,整体一季报预计增长165%。目前动态市销率仅0.76,加上尚未行权预期,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建议逐渐“买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