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资金旱情已解 三年央票复出
2011-06-02 08:51:0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资金旱情已解 三年央票复出

资金旱情已解 三年央票复出

  ⊙上海证券报记者 丰和 ○编辑 杨刚

  三年央票又复出了。今天,央行将在公开市场发行230亿元三年期央行票据,由此预示自5月中旬以来出现的资金紧张局面已经得到缓解。

  上周,由于整个银行体系资金紧张,三年央票暂时性让路,未能出现在当周公开市场上。因此,虽然与前次发行相比,本周三年央票发行量减少了170亿元,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三年央票再度面市本身即意味着资金“旱情”已得到缓解,在未来数周内,紧绷的资金面将重返宽松局面。

  今天,同时发行的三月央票则已经告别地量,上升至150亿元。至此,本周公开市场央票发行量上升至410亿元,是上周的10倍。其中,周四公开市场发行量占了九成。

  周四公开市场放量发行与资金面的改善密切相关。其时,在周二公开市场操作时,资金面已露宽松迹象。虽然上午资金压力仍然较大,但是下午开市后,特别是临近尾市时,资金供给开始不断增加,抢手的短期资金如一天和七天回购一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昨天,在度过月末和财政性税款集中上缴的时点后,银行间回购市场彻底摆脱了短期因素的干扰,资金供应稳定,资金价格整体回落。除了七天回购因端午假期因素略上涨5个基点外,其余热门品种均告下行。其中,一天回购猛降71个基点,至3.1616%;14天回购下跌65个基点,至4.2428%。

  进入6月份后,由于前三周是公开市场资金解禁高峰,特别是第二和第三周合计解禁资金将达到3400亿元。因此,在暂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资金价格还将逐级下行。从紧绷到放松,银行体系的资金“旱情”化解无疑将有助于改善当前资本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资金供需天平趋于平衡

  ⊙南京银行 颜昕 ○编辑 杨刚

  昨日早盘资金面仍然偏紧,融出机构集中在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相比来自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联社等各类机构的大量融资需求,资金供给仍显不足。和前日情况类似,昨天下午的时候,资金面又开始有所好转,整体资金供需保持平衡。利率方面,因为早盘资金的宽裕,在完成跨月后,隔夜回购利率昨日大幅回落,和7天倒挂现象已经消除,中长期品种交投保持活跃。

  昨全天质押式回购成交总量3724.56亿,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早盘隔夜回购利率高开在4.0%,但很快就有2.0%的低价成交,将冲高的加权利率打压,最终加权利率收在3.16%附近,跳水72BP,盘中走势较为平稳,成交量依然不足三千亿,相比前期宽松的资金面,资金供给仍然偏少。前日因为隔夜品种跨月,导致隔夜回购利率和7天品种倒挂,昨日7天品种保持稳定,最终加权利率上行约5BP,报收在3.91%附近,成交量小幅回落至530亿左右。14天品种回购利率昨日也开始回落,和7天回购利率利差开始缩窄,加权利率回落65BP至4.24%,昨日成交量仍在百亿以上。1个月以上的长期品种成交活跃,仅一个月品种昨天成交量接近70亿,需求来自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跨季末资金需求以及一些联社,利率下行约10BP至4.32%。2个月品种交易量也在30亿左右,加权利率飙升至4.92%,上行近60BP。更长期限的,零星的3个月和6个月品种分别成交在4.85%和4.90%。

  SHIBOR报价方面,昨日一个月以内的品种除7天品种以外都大幅回落,长期品种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平稳。具体的,隔夜下行69.79BP报收在3.1454%。1周同时上行7BP至3.1454%,14天下行53.41BP,报收在4.2742%。一个月品种继续下行19.70BP,报收在4.4299%。长期品种的波幅在0.62BP范围以内, 3个月和6个月品种分别报收在4.6121%和4.7188%, 9个月和1年小幅持平在4.7921%和4.8916%。(上海证券报)





  5月新增贷款料回落 机构预测差距大
  ⊙上海证券报记者 周鹏峰 唐真龙

  5月刚过,市场对新增贷款的猜测又开始升温。

  记者综合机构的预测发现,机构对5月新增贷款的预计差距较大,最高预计值为7000亿,最低只有4500亿,但一致认为会低于4月的7396亿元。

  从去年的数据看,5月的新增量也低于4月。去年首度实行了“3322”季度投放节奏,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40亿元,5月新增6394亿元,环比下降17.39%。

  今年,尽管监管部门没有明确要求各机构按“3322”的节奏投放,但大部分金融机构都自觉按照这一要求放贷,因此,二季度新增额度将与一季度持平。一季度累计人民币新增贷款2.24万亿,如按照全年7.5万亿计算,占比正好30%。

  据此,交行金研中心得出,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在7000亿元左右,较4月略有回落。

  一大行某地支行人士告诉记者,5月信贷投放总体感觉没有突出表现,且相对3、4月,5月上级对总量控制较为严格。目前,资金比较紧张,对大型客户的贷款利率也要上浮10%,甚至20%。

  不过,各机构对5月新增贷款规模的预计呈现较大差异。中金公司预计,5月贷款增量可能会大幅回落至4500亿元左右,M2同比增速也会相应回落至15%以下。

  兴业银行鲁政委此前预测,5月新增贷款可能在5500亿元-7000亿元之间,中值在6250亿元。

  国泰君安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伍永刚则认为,5月份新增信贷应该延续平稳态势,规模约为6080亿元。

  对于未来信贷增长的趋势,交行金研中心认为,受信贷管控持续较严、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以及存贷比日均考核实施的影响,未来信贷增长将继续呈平稳、可控的运行态势。

  5月份信贷数据公布前后被视为敏感时期,伍永刚认为不排除加息和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3年央票再启 市场预期端午加息概率大

  本周末即将迎来端午小长假,市场再燃加息预期。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一月一提准”和“隔月一加息”的节奏。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根据货币政策的整体节奏,还是基于5月份的CPI预期,央行将于端午节假期加息已然成为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作为重启后的第二次发行,本周3年期央票发行规模为230亿元,较前次减少逾四成。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仅表示央行运用数量调控方式回收流动性,而非货币政策的反转。

  小长假又见加息窗口

  “整体上,货币政策紧缩的趋势没有改变。”东方资产投资业务部主任王自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一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隔月加息一次的总体节奏不变,但具体时点无法判断。

  今年央行前两次宣布加息时点为2月8日和4月5日,分别是春节假期和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因此,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市场的加息预期渐浓。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则认为,6月份加息很早就在市场的预期之中,而且机构对于5月份的CPI预测都比较高。

  来自华泰联合证券的最新研报显示,预计5月CPI同比上涨5.5%,环比升0.1个百分点。光大证券表示,今年CPI通胀会在年中见顶。“因此,不排除端午节加息的可能性。”鄂永健称。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俊郁指出,PMI下滑的幅度小于预期,因此紧缩货币政策可能不会那么快放松。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PMI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并降至9个月新低,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5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前的6月上旬和中旬是政策敏感期。”他表示,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

  “6月份加息一次,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财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金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3年期央票缩量发行

  与此同时,作为重启后的第二次发行,本周3年期央票发行规模为230亿元,较前次减少逾四成。而央行同时公告发行的3月期央票发行量则较上周的10亿元大幅增加,为150亿元。

  央行于5月12日重启暂停近半年的3年期央票发行,重启后首次发行量为400亿元,中标利率3.80%。后因流动性紧张未再发行,直至本周一央行再次要求交易商上报3年期央票需求。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仅表示央行运用数量调控方式回收流动性,而非货币政策的反转。

  “央票发行的变化等,只是针对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所作的微调,货币政策并没有发生转向。”王自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数据显示,周三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未如预期骤然放松。短期利率风向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3.91%,较前收盘涨6个基点,隔夜品种则大跌72个基点至3.16%。

  市场交易员们表示,隔夜回购利率的大跌,是因月末因素消除,而7天回购利率小幅上涨,则是因周末端午小长假将至。“整体而言,月初的流动性没有想象中那么快就趋松。”上海一交易员称。

  对于未来的资金面,业内人士表示,尽管6月份到期资金超过6000亿元,预计新增外汇占款也将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因此短期内银行系统流动性仍将充足,但未来的货币政策仍有收紧空间,加之日均存贷比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均对其形成压制。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公开市场7月份到期资金在3000亿元以下,8月和9月两个月到期资金则仅在2000亿元左右,因此央行公开市场进行跨月及跨季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均较大。

  “预计6月份央行将主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同时由于通胀有望再创本轮新高,届时央行可能在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之间再做政策选择,其中加息可能性应高于再次‘提准’。”上述分析师指出,年内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有限,公开市场操作也将以净投放为主。(每日经济新闻)

  资金旱情趋缓 6月加息预期增强

  目前,银行间资金面基本上已度过最紧张阶段。分析人士表示,准备金缴款、月末考核与税收清缴因素淡化,与大量增加的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一道,有望逐步推动货币市场利率重新回落,6月中上旬资金面应有所改善。不过,严格监管与紧缩预期的存在,将限制资金价格的下行空间。期望资金价格中枢跌回5月之前的水平也不现实,就指标品种R007(7天回购利率)而言,预计其下行至3%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在通胀压力难以缓解的背景下,6月加息预期不断强化。

  多因素叠加酿成“钱荒”

  逐月“提准”引发的资金面波动在5月中下旬再度上演。然而这一次,因法储缴款造成的流动性暂时短缺局面,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阶段性的大面积“钱荒”。

  以5月25日回购利率整体突破5%为标志,无论是资金利率的上行幅度,还是流动性紧张的时间跨度,此轮资金脉冲运动与今年3、4月份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与去年底、今年初的情形颇有几分神似。去年12月、今年1月“提准”前后,R001(隔夜回购利率)也曾经涨到过5%以上的水平。当时,除去准备金缴款影响之外,年底指标考核与节日资金备付被认为是导致资金紧张的重要因素。而这一次资金紧张局面的产生,同样体现了众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其中,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导火索,而财政存款缴款、月末考核以及到期资金下降等因素更使资金面雪上加霜。

  据测算,5月份“提准”冻结资金规模在3700亿元左右。对于银行资金面而言,无论是持续提准的累积效应,还是超储逼近临界情况下缴款的边际冲击,都是显而易见的。不过,R001在缴款日前始终保持稳定,以及R007在缴款日当天明显回调,表明资金面虽然较为紧张,但是实际紧张程度相对有限。缴款日过后,资金更加“吃紧”,显然还存在别的干扰因素。

  这之中,财政存款与月末考核带来的季节性扰动尤其突出。按照规定,单季结束后的15日内,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申报上一季度的营业税;年度结束后的五个月内,则需要报送年度终审报表,并清缴上年度所得税。这笔税款主要体现在央行报表的“财政性存款”子科目下。这就造成了每年新增财政存款往往会在1月、4月、5月、7月和10月出现季节性的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4100亿元,为近23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加之去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创出新高,5月份(特别是5月下旬)企业所得税清缴集中出现,对企业存款造成了极大的挤占,同时与月末银行存贷比监管因素相叠加,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了显著的紧缩效应。

  除此以外,法储缴款当周及后一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均不足千亿元,也使得央行可用于平抑资金利率波动的资源非常有限,最终造成了春节之后资金紧张局面的出现。

  资金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持续紧绷的市场资金面,在上周后半段逐步出现松动。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各项缴款与月末考核影响的淡化,货币市场资金面已经度过最为紧张的阶段。由于到期资金将明显增加,6月中上旬资金环境应该会得到改善,不过严格监管与紧缩预期的存在,预计将限制资金价格的下行空间。

  5月31日,银行间回购利率整体已处于5%下方。未来资金利率可能有所反复,但逐步回落应是大概率事件。首先,准备金缴款冲击基本结束,月末考核也已临近尾声;其次,从2001-2010年历史数据来看,6月份新增财政存款基本处在较低水平,个别时候甚至为负,因此财政存款增长带来的行政性回笼影响在6月将暂时不会再出现;最后,今后三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将明显回升,考虑到银行月末考核与端午假期备付需求,预计央行暂时还会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维持净投放格局。预计度过月末时点后,资金利率将存在回调的可能。

  不过,期望资金价格中枢跌回5月份之前的水平也不现实。就指标品种R007而言,市场人士预计其明显回落至3%下方的可能性不大、持续性不强。

  一方面,持续的“提准”与潜在的日均存贷比考核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提高备付与存款竞争等行为对资金价格具有向上推动力。有市场传言称,银监会要求从6月份起银行的存贷比考核将由季末和月末达标变为日均存贷比监管。对于存贷比接近75%红线的中小银行而言,这无疑意味着用存款冲时点的策略将会无效,而必须保证每天的存贷比都符合监管要求。存款竞争程度的升级,将迫使银行接受更高的资金成本。另外,存款的平均规模提高,意味着继续“提准”需要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也会增多,这一考核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加大“提准”对资金面的冲击力度。

  另一方面,在高物价形势下,资金面过于宽松也不会为从紧政策预期所容忍。由于食品价格反季节上行,加上电荒、干旱等扰动因素,市场普遍预计5月份CPI将维持高位,且存在创出阶段新高的可能,而年中物价见顶回落预期则存在很大的修正风险。在高物价长期化的形势下,6月份加息观点正成为市场共识。如果加息预期兑现,那么基准利率上行本身就意味着银行资金成本面临重估。与此同时,中金公司认为,在引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控指标后,市场利率的变化已成为数量调控的重要参照因素,每一次回购利率的大幅回落都可能导致相应的政策反制。虽然未来监管部门在数量工具的选择上可能出现变数,但无论是继续倚重准备金率还是重用公开市场工具,对于资金面而言只涉及影响程度的问题,而绝不会成为正面因素。

  总的来看,央行的操作倾向似乎透露出,既不希望流动性过于宽松,也并不愿看到流动性过于紧张。有分析人士表示,7天回购利率维持在3%上方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状态,因为今年历次提准都是在7天回购利率降至3%以下宣布的,而一旦R007与3%偏离太多,央行就会展开相应的“灭火”行动。另外,在2007-2008年紧缩周期,R007的波动中枢也大致在3%一线。(中证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