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19家药企被财政部顶格处罚!涉5家上市公司
2021-04-12 19:26: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63935
回帖数:2121
可用积分数:1558934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4-04-30
主题:19家药企被财政部顶格处罚!涉5家上市公司


2021年04月12日 17:11来源:经济参考网

《经济参考报》记者4月12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日前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四十号),对长白山制药、江苏恒瑞医药、山东步长制药、江苏豪森药业、深圳华润三九等19家医药企业作出依据现行会计法有关规定的顶格行政处罚。

  公告显示,部分医药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二是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三是账簿设置不规范等其他会计核算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等规定。


  例如,检查发现: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虚增人员工资722.25万元,以多报销售人员出差天数的方式虚增差旅费2162.43万元。列支全国23家医疗机构临床费用2660万元;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以非本公司发生的机票等报销专家讲课费、点评费、主持费,涉及金额108.8万元;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咨询费、市场推广费名义向医药推广公司支付资金,再由医药推广公司转付给该公司的代理商,涉及金额5122.39万元;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列支咨询评审费、广告宣传费,后附部分发票经查询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结果为“查无此票”或“不一致”,涉及金额1.29亿元;深圳华润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2018年列支视频拍摄项目制作费不实,涉及金额1323.7万元。公司本部及广东片区2018年列支会议费不实,涉及金额8848.12万元。

  公告显示,财政部依法对上述违法企业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检查发现的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将移交主管机关处理。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的联合检查,是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角度助力医药改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的一次行动,检查对医药企业违规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也释放出将加强财会监督的信号。此次处罚的金额为3万、5万不等,已经是现行会计法规定下的顶格处罚,目前会计法正在修订中,预计新会计法实施后,按照零容忍、严监管的原则,处罚标准将大幅提高。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21-04-12 19:27:0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63935
回帖数:2121
可用积分数:1558934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4-04-30
央视财经热评:违规药企吃罚单 社会吃下“定心丸”
2021年04月12日 17:20来源:央视财经
针对人民群众长期反映的药价虚高顽疾,财政部会同国家医保局从2019年起对国内77家医药企业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今天(4月12日)下午,财政部与国家医保局根据联合执法结果,对社会公告依据会计法对19家医药企业开出罚单并进行顶格处罚。处罚名单上既有外资企业,也有国有企业,5家是上市公司,一些企业名气响当当。

  针对人民群众长期反映的药价虚高顽疾,财政部会同国家医保局从2019年起对国内77家医药企业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今天(4月12日)下午,财政部与国家医保局根据联合执法结果,对社会公告依据会计法对19家医药企业开出罚单并进行顶格处罚。处罚名单上既有外资企业,也有国有企业,5家是上市公司,一些企业名气响当当。

  这次对国内医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聚焦社会反映突出的医药产品成本费用结构,坚持“强穿透、堵漏洞、用重典、正风气”,切实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重大改革政策的实施。让广大群众和患者吃下“定心丸”。


  从19家企业违法违规的事实看,突出的共性特点是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被用得最多的三大手段是:虚增差旅费、虚增学术活动费、虚增业务推广费。江苏万邦医药营销公司、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套取的相关资金甚至超过1亿元。如此虚增成本,毫无疑问存在主观偷税漏税嫌疑,有些资金甚至辗转流入个人账户。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在钻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空子,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长期以来,一些药企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占收入的60%。这些所谓的费用最终体现在高药价上,由消费者和患者买了单。围绕销售费用是否真实,本次执法帮着挤了挤水分、掂了掂分量,是对行业顽疾“带金销售”的一次集中整治,它保障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重大改革的顺利推进。

  伴随监管部门强化执法的威慑力与“后坐力”在医药行业的持续释放,相信医药产品的成本费用结构将更趋合理,行业生态将更加健康有序,社会大众期待的合理药价时代,将加速到来。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