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一重工缓解大非忧虑
2008-06-20 15:33: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 三一重工缓解大非忧虑

在大盘收出连续10根阴线、股民自嘲“九阴白骨爪,沾衣十八跌”的时候,指数突然出现仿佛已经久违的长阳,本周三上证指数的劲升正在重塑市场信心。这根长阳应该归功于号称“全流通第一股”的三一重工的一个公告:“三一集团郑重承诺,其6月17日解禁的51812.62万股三一重工股份,自愿继续锁定两年。 同时承诺,前两年已解禁的股份在未来两年内将以不低于每股55.76元减持。”

  
   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所持公司51813万股限售股解禁,占公司股本52%,也就是所谓的“大非”,此后公司不再有限售股。作为两市股改的第一家,三一重工此举意味着A股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序幕将就此拉开,市场将进入全流通时代。而恰恰当前市场所忧虑的就是“进入全流通时代”之后的大非解禁压力。从有关数据来看,2009年和2010年大小非解禁数量大约有1万亿股,是之前3年的4倍,主要由大非组成,因此市场对解禁谈虎色变是不难理解的。

  
   三一重工延迟解禁的原因及产生影响,可以这样来理解:

  
   从原因方面来说,首先大股东肯定认为当前价格是被低估的,并对公司前景持乐观态度;其次,不少高管和职工是持有股权激励带来的公司股份,因此股价下跌对其并无好处;另外,如果该部分股票真的通过二级市场解禁,意味着可能危及大股东的控股地位,正常来看,以目前的估值水平以及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性,大股东解禁意愿必然不会很强烈。

  
   三一重工此举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市场所担忧的解禁压力可能不会很大。当前市场有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和三一重工存在类似的情况,并且不少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只有30%左右的相对控股比例,何况不少公司是国有企业,尤其关注国家控股这一因素。如果更乐观一些,两年以后,该部分股权在二级市场上卖出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笔者认为三一重工的延迟解禁是有普遍意义的,换句话说,指数目前位置下跌空间有限。当然,还有不少机构尚在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还不敢很乐观。

  
   与其恐慌,不如略带欣喜,这一愿景,正在临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