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8 |
|
主题: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双赛道驱动,营收、净利继续高增长
8月20日晚间,蓝思科技一如既往地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半年报成绩单。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1 亿元,同比增长3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20.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03亿元,同比增长29.99%;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半年报指出,公司大力推动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精准研发、精益生产、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并继续战略完善整机组装、新材料等产业战略布局,重点推进以工厂责任制为代表的多项内部管理措施,整体生产成本持续得到有效控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除了靓丽的半年报,蓝思科技上半年可谓利好频频:总面积67万平方米的湘潭新园区开园,已为小米提供手机整机组装;预计年产量可达3719万件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稳步推进;继续入选华为系列Mate50面板供应商;150亿定增解禁平稳落地。
展望下半年,蓝思科技的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各项主营业务将进入年度生产与交付旺季,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增长可期。
截至8月20日收盘,蓝思科技收于25.14元,收涨3.37%。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双赛道驱动
多方消息表明,苹果将在9月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最大的主角,是市场期待一年的iPhone13系列。
有消息称,蓝思科技在成为iPhone 13 Pro原有的核心面板供应商外,还新成为了金属中框供应商。
从苹果初代iPhone开始,蓝思科技就切入其盖板供应领域,经过多年,不仅成为核心供应商,并逐步从盖板玻璃,扩展至蓝宝石、陶瓷、金属、触控、贴合等领域。有券商分析数据显示,公司作为苹果玻璃盖板的核心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的供货份额稳步提升,2020年上半年的供货份额已达75%左右,市场领先地位明显。
而蓝思科技的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车载设备、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凭借高效的产能运营以及领先的技术创新,其客户堪称全明星阵容——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亚马逊、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
在耀眼的“苹果供应商”光环之外,蓝思科技近年更是已经成功从消费电子延伸至汽车电子赛道,完成了在智能汽车业务方面的深度布局,积极探索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技术水平、核心汽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行业领先地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旺盛的需求,也成为蓝思科技业绩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半年报称,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各项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一站式汽车电子服务及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7月底,蓝思科技150亿元定增平稳解禁,截至当前,股价总体稳中有升。在这150亿定增中,公司投建了“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 建成后将实现年产车载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万件,将有效提升公司在该赛道上的产品竞争力。半年报显示,该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更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向世界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交通体系的电动化趋势或将加速,新能源汽车也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巨头,都已经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蓝思科技,恰恰是这些巨头们深度绑定的长期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在获取其车载玻璃订单方面,将享有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5G网络的推进,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及高端智能汽车等市场将出现一轮巨大的升级换代需求,消费电子行业、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着高景气度。
拉长时间轴线来看,从2003年,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接到摩托罗拉的电话为其生产玻璃手机防护屏,到如今,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设备外观结构(非金属)及功能模块方案提供商之一,18年里,创新和引领的基因贯穿蓝思科技发展的始末——它是首次将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首次将陶瓷、蓝宝石材料应用到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首次将3D玻璃应用到智能手机的企业。
过去18年的战绩已充分证明,蓝思科技在快速抢占细分赛道方面的强劲实力。紧跟各大客户对上游技术需求的发展动态,抢先开发和率先投入,持续向产业链纵深延伸是蓝思科技的制胜法宝。如今,蓝思科技的业务已经扩展至多个细分领域,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规模,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远期利益。
组装业务增长可期
今年2月8日,蓝思科技宣布由子公司蓝思科技(湘潭)有限公司投资实施“智能终端设备智造一期”项目,项目初步预计总投资3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加工组装智能终端产品1亿台。
这是蓝思科技继完成收购可胜科技、可利科技各100%股权的交割工作后,在组装业务拓展上的又一关键进展,引起了市场轰动。
而且,该项目不仅仅针对智能手机组装,还包括智能穿戴、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家电、智能医疗设备等各类智能终端,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半年报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已开始为部分客户进行智能手机的整机组装,并同步落地更多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及平板电脑产品客户的组装业务,新能源汽车、医疗电子等产品业务也在有序推进当中。
今年3月,蓝思科技湘潭园区举行开园仪式,蓝思代工的小米第一台手机下线,小米集团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亲临现场参加了启动仪式。
8月4日,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进一步介绍,公司湘潭园区自今年一季度起已为小米提供手机整机组装,双方在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等方面持续深化战略合作。
据Canalys发布的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小米的市场份额达到17%,同比增长83%,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在不久前的2021雷军年度演讲、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更是宣布了“三年拿下手机市场全球第一”的宏大目标。
下游客户订单增加,使得蓝思科技长期保持订单饱满。而随着组装产能提升,以及各类智能终端的持续景气,蓝思科技的订单消化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从更深入的逻辑来看,组装业务增长的背后,亦是蓝思科技产业链布局的深谋远虑。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垂直整合战略,以自研和对外投资等方式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蓝思科技已涵盖了智能终端整机组装通常所涉及的大部分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展整机组装业务,将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
光大证券研报曾指出,未来十年是成品组装代工去中国台湾化时代,成品组装是消费电子龙头未来成长的核心主轴。苹果供应链龙头企业向下游代工延伸的趋势明显,AirPods、Apple Watch、iPhone、iPad、安卓TWS、VRAR和loT等产品的成品组装业务将驱动消费电子龙头企业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
蓝思科技再度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果断入局组装业务,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随着组装业务加速拓展,公司有望大幅提升产品实力和市场竞争地位,释放客户潜力,在收获明显业绩增量的同时,巩固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优势。
展望下半年,蓝思科技将加速终端组装业务新客户的资源导入,推进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垂直整合,一个高效、高质量的平台型发展模式可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