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2022-05-10 09:17: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6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5
主题:《“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四大重点领域: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更高层次的新期待。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方式更可持续的新期待。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物安全更好保障的新期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22-05-10 10:03:4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1652
回帖数:2178
可用积分数:17826081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9-15
发改委: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0日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和要素有序流动,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生物产业体系完备、科研基础扎实、医疗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2022-05-11 08:53: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6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5
优先发展四大领域,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

《规划》明确,将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及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具体来看:

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将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检验检测及生物康养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

对于生物农业领域,将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建立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体系,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产业体系。

对于生物质替代应用领域,将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

对于生物安全领域,将重点围绕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规划》还提出,将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优化区位布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在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方面,《规划》明确,将加快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

其中,《规划》提出,将优化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

一方面,建设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发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专项提升行动,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极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提升生物产业集群竞争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有减有增控制发展规模,促进重点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

《规划》还提出,将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推进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互联网诊疗等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生物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对外合作生物产业园。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开展先进生物治疗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支持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提高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一是加快前沿技术发展。把握全球生物技术加速迭代的新趋势,加强前沿和原始创新领域布局,推动一批新药、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开放式创新发展,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生物医药制造业现代化创新生态体系。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推动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医药企业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的有序衔接和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强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各类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支持发展可提供高水平合同研究机构和医疗器械领域专业化服务机构,做实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四是提升医药企业竞争力。实施医药领航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培育产业发展新兴力量,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资本等层面加强合作,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

《规划》提出,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行业监管、市场应用等领域改革,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投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有利于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完善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将进一步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政策,全面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和审查制度。

在扩大市场应用空间方面,将完善基本医保用药管理制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将新药和医疗器械相关费用纳入保险责任范围,推动医保支付、医疗服务价格、质量监督、供应保障等政策协同。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推动落实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运营服务,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推动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助力培育高价值专利。

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方面,将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统筹利用各级各类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生物经济发展,加大对生物相关科技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建立健全生物质能财政补贴政策。

在强化金融支撑服务方面,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作用,大力支持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集聚,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所需资金。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银行研发更多与生物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