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0867 |
回帖数:2174 |
可用积分数:17650681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7-11 |
|
主题:这种悬浮在轨道上的材料 我国又有新突破!
华声在线 我国超导研究又有新突破。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第三类在常压下实现超导的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世纪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该成果北京时间1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超导是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电阻为零并且具备完全抗磁性的物理现象,在众多高技术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陈卓昱:高温超导体,它在这个磁的轨道上有一个相互排斥力,所以它可以一直这么运动下去。
一般来说,很多材料要在零下250摄氏度以下才能实现超导。而能够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实现超导状态就算是高温超导了。自1911年超导现象被发现以来,找到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成为无数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镍氧化物是高温超导体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此次南方科技大学团队的科研发现,让镍基材料在日常压力环境中,并且在零下233摄氏度以上就能实现。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陈卓昱:原本镍基高温超导只能在非常高的压力下去实现,高达十几万个大气压,基本上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压力。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这种本来在高压下才能稳定的这种原子结构,把它移植到常压下面来,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在常压下也可以实现镍基材料的高温超导。
那么团队是如何能把高压下才能稳定的原子结构移植到常压下来呢?三年来,由薛其坤院士和陈卓昱副教授带领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研究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出一种在极强的氧化环境下能实现在纳米尺度上“搭原子积木”的技术,制备出这种常压下实现超导的镍氧化物薄膜。专家介绍,此次在常压下获得的第三类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非常重大的创新意义,是高温超导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我们用到的仪器全是基于国产设备,而且实现了超强氧化能力的一种原子尺度上的薄膜生长技术。是在我们国家自主发展实验技术的一个重大创新。我们进一步用我们发展的独特的实验技术,继续探索不同的材料体系,争取在常压下让它的温度也能高于液氮。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